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枢神经修复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枢神经修复学

  • 作者:黄红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3089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488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243089
    • 作者
    • 页数
      488
    •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部**神经修复学学术专著,书中就当前**神经修复学的关注热点、研究难点、争议焦点、*新成果和研究前景做了论述。本书全面收集了国内外关于**神经系统神经修复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上下两篇,包括神经修复学学科体系、**神经系统损害应答、**神经修复策略、脊髓损伤、外伤性脑损伤、脑卒中、脑性瘫痪、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病、舞蹈病、多发性硬化、共济失调等。本书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观点,反映了当前**神经修复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
    本书主要供神经科学临床工作者和基础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为罹患相关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指导。
    文章节选
    **章 概述
    一、概念和定义
    神经修复学(neurorestoratology)是一门研究神经再生、神经结构修补或替代、神经重塑、神经调控的神经科学亚学科,目的是促使各类神经退变疾病和损害的神经功能重建与恢复。神经修复学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周围神经修复学和**神经修复学,按照研究领域分为基础神经修复学和临床神经修复学。
    二、学科形成过程及与相关交叉学科的关系
    神经修复的探索研究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神经科学飞速发展,在神经科学各基础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康复科、儿科、理疗科、神经移植科、高压氧科、眼科、泌尿外科、疼痛科、中医学、精神科等学科内,有大量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师从事神经修复研究,使这一领域研究不断创新并取得突破性成果,逐步形成神经修复自身特有的研究领域和崭新的知识体系,从概念上发展成为神经修复学这一重要独立学科(黄红云和陈琳,2008)。随着这一学科的发展,它的概念、定义、内涵和外延将会更趋完善。在神经修复学成为独立��科前,由于缺乏平台,与之交叉各学科中从事神经修复的研究者大多在本学科内交流,不同交叉学科的学者之间很难对神经修复相关问题进行大规模的直接交流;神经修复学成为独立学科后,能与上述交叉学科形成更直接、更广泛的联系,也将为这些交叉学科搭建平台,成为它们之间进行神经修复学学术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从而能进一步推动神经修复学研究和**更快地发展。
    ……
    目录
    上篇 总论
    **章 概述
    一、概念和定义
    二、学科形成过程及与相关交叉学科的关系
    三、学科命名和内涵
    四、学科研究范围和方法
    五、学科理论体系
    六、学科理想和现实
    七、前景展望与未来工作**
    第二章 **神经系统损害应答
    **节 **神经损害基本分类与细胞死亡
    一、分类
    二、细胞死亡
    第二节 轴突对损害的反应
    一、**神经系统神经纤维分类
    二、**神经系统纤维损害后轴突反应
    三、**神经系统纤维受损后轴突的损害机制
    四、弥漫性轴突损害
    五、**神经系统内无髓鞘轴突损害后变化
    第三节 神经元对轴突切断的反应
    一、轴突切断后神经元反应
    二、影响轴突切断后神经元反应的因素
    三、CNS和PNS内神经元轴突切断后反应差异
    第四节 胶质细胞对损害的反应
    一、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瘢痕
    二、少突胶质细胞和髓鞘
    三、CNS损害后炎症作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作用
    四、胶质细胞反应能否被改善以促进神经再生
    第五节 神经干细胞反应
    一、神经干细胞简介
    二、神经干细胞对**神经系统损害的反应
    三、**神经系统损害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机制
    四、小结
    第三章 **神经修复策略
    **节 进化论与**神经修复
    一、背景
    二、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三、蛋白质进化
    四、**神经系统进化和修复
    五、神经可塑性
    第二节 **及因子
    一、**
    二、因子
    三、中医药
    第三节 生物和组织工程
    一、概述
    二、生物工程
    三、组织工程
    第四节 细胞移植
    一、概述
    二、细胞种类和特点
    三、细胞移植途径
    四、影响移植**的因素
    第五节 电磁场刺激和神经调控
    一、电刺激(电场)
    二、磁刺激(磁场)
    三、神经调控
    第六节 其他
    一、针刺
    二、神经康复训练
    三、激光照射
    四、微电子嵌入
    五、肌基膜管移植
    六、周围神经移植
    七、大网膜移植
    八、毫米波
    九、高压氧**
    十、小结
    下篇 疾病各论
    第四章脊髓损伤
    **节 概述
    一、流行病学
    ……
    第五章 外伤性脑损伤
    第六章 脑卒中
    第七章 脑性瘫痪
    第八章 痴呆
    第九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
    第十章 帕金森病
    第十一章 舞蹈病
    第十二章 多发性硬化
    第十三章 共济失调
    彩图
    编辑推荐语
    本书特点:
    •**部**神经修复学的学术专著;
    •提出了神经修复学理论体系,对神经修复科、神经修复单元、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等新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有得重要意义的临床实践总结;
    •涵盖了**神经修复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的重要成果;
    •揭示了**神经修复学发展历程;
    •反映了**神经修复学研究和**的国际前沿水平。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