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万俊人学术作品集—寻求普世伦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万俊人学术作品集—寻求普世伦理

  • 作者:万俊人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0047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373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万俊人教授这部《寻求普世伦理》是应新加坡东西文化发展**所约撰写的学术性很强的专著。在我读了这部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到万俊人教授用一种开阔的眼光审视当前伦理学中的重要问题。这部书表现了万俊人教授对中外伦理学深厚的功力,他的论证和结论是建立在可信的史料和
    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了他的**性。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这部书的作者在某些地方对一些学者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或批评,作者采取的是平等讨论的态度,这无疑给本书增加了学术价值。我不是专门研究伦理学的,只是对中国哲学有点研究,因此对中国伦理问题也有些兴趣。万俊人教授要我为他的书写序,我只能就我很有限的关于当前文化讨论和伦理问题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其实,我讨论到的问题在万俊人教授的书中都已涉及,而且更深入,更系统,这点读者在读这本书时一定会得到重要的收获。
    文章节选
    **章 道德文化的多元视景
    引言 道德谱系与伦理学类型分析
    §1.全景与视点
    普世伦理正吸引着当代越来越多的伦理学家的思想视线,成为了一个具有跨世纪跨文化意义的理论课题。但是,比确认这一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展开这一课题研究所采取的学理方式。毫无疑问,普世伦理所承诺的全球性人类道德问题本身,要求人们必须首先找到一种具有普遍合理性的理论方法,在此意义上,普世伦理的寻求首先是一种普遍性学术立场的寻求。显然,这一学术立场不可能是某种文化特殊主义或地域主义的,它必须具有全球性或世界性的理论视景,也就是说,它必须先建立一种世界多元文化和多种道德���统的全景式视阈。
    确立一种世界性的理论视景并不意味着取消某种基本的道德观点,恰恰相反,它需要某种确定的道德观点作为展开其理论视野的“视点”。道德观点是每一位真正的伦理学家乃至每一个人所形成的观察世界、观察社会和人生、判断行为好坏、进而作出恰当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立场。因此,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或社会、每一个民族和**都有其特殊的道德观点,其间的差异甚至对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同任何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一样,人们的道德观点也是可以分享的,分享的基本条件是基本价值立场的一致或接近。当人们形成一种人类存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时,就有可能和必要达成全球性价值立场的相对一致,从而形成某种程度上共享的人类全体道德观。这种人类全体的道德观点正是我们确立一种普世伦理的世界性视景的基础。
    ……
    目录
    再版序:普世伦理的中国语境唐文明

    导论 普世伦理及其承诺
    一 背景与问题
    §1.引言:从《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谈起
    §2.当代道德问题及其追问:一种倒错的道德意识结构
    §3.普世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概念
    二 多元文化对话中的普世伦理
    §1.寻求道德共识
    §2.普世伦理的基本维度
    三 普世伦理的承诺
    §1.开放的普遍化底线
    §2.差异的跨越性公度
    §3.新世纪的道德话语
    **章 道德文化的多元视景
    引言 道德谱系与伦理学类型分析
    §1.全景与视点
    §2.谱系·类型·整合
    **节 信念伦理
    §1.宗教作为一种道德资源
    §2.信仰·爱·希望(基督教伦理)
    §3.慈悲与涅槃(佛教伦理)
    §4.真信与真义(伊斯兰教伦理)
    第二节 规范伦理
    §1.道德的本性
    §2.规范伦理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地位
    §3.两种进路:目的论与道义论
    §4.社会契约论与“现代性”道德
    第三节 美德伦理
    §1.儒家的美德伦理精神
    §2.古希腊伦理精神
    §3.几点初步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作为一种普世伦理资源
    引言 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之内在脉络
    **节 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构成
    §1.仁·义·礼·智·信
    §2.亲亲·孝慈
    §3.义利(理欲)
    §4.中庸之道:知性·尽心·至诚
    第二节 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
    §1.立场与理解
    §2.层次与意义(Ⅰ)
    §3.层次与意义(Ⅱ)
    §4.层次与意义(Ⅲ)
    第三节 儒家伦理作为一种普世伦理资源
    §1.资源意义
    §2.“地域性”与“普世性”
    第四节 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启示
    §1.一种必要的普世伦理资源
    §2.“道法自然”:道家生态伦理
    §3.人与自然:“现代性”道德的价值观盲点
    第三章 融合视野内的普世伦理
    引言 方法问题
    **节 文明立场与文化判断:方法(一)
    §1.弗雷斯恰克尔的“文化平行比较”模式
    §2.关于亨廷顿的“文明’中突”论
    ……
    第四章 基本理论(上):道德人权
    第五章 基本理念(中):伦理正义
    第六章 基本理念(下 ):自由·平等·宽容
    第七章 道德秩序与道德教育
    结语 “致中和”:文化对话与文化互镜
    后记
    参考文献
    再版跋
    编辑推荐语
    如果每个民族(**)都能针对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问题,从自身文化的伦理思想中寻找有益于解决这些共同问题的资源,那么经过大家的努力,建立一套寻求普世伦理的理论总会获得成功。
    ——汤一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