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
QQ咨询:
有路璐璐:

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

  • 作者:译者:(英国)韦恩·莫里森著 刘仁文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49820
  •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英国伦敦大学韦恩·莫里森教授的《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法律出版社)是继其《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之后第二本被翻译为中文的作品。
    该书叙述了犯罪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理论发展轨迹,作者开篇叙述时代情绪———迷惑、自我怀疑和矛盾,展现了本书写作的背景,之后用现代性兴起和高涨的**主题来叙述犯罪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古典犯罪学到实证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力图将犯罪学理论置于一个不同的社会、政治构架之内和叙述之中。
    犯罪学理论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变得十分复杂,产生了各种理论,如差异交往论、社会控制论、标签论、心理分析论、存在主义理论、左派理想主义等等,每种理论结构上都保持了逻辑上的一致,因此,融合这些理论并建立一个独立的一般性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些理论都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作者广泛涉猎了哲学、社会学、法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犯罪学理论,博采众家之长,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犯罪学理论,即在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去寻找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中涉及的犯罪发生过程。作者坦言,自己的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构成现代性的时间限制和界限到底在何处?
    目录
    中译本序
    致谢
    前言
    **章 叙述时代情绪——迷惑、自我怀疑、矛盾���
    寻找地点,寻找时间,寻找始端……
    旅程,片断……现代化
    现代世界的问题
    反向性及世界可知性原则
    犯罪学的研究内容生来就是有争议的
    犯罪学是如何表述的?犯罪学文本是怎样组织的?
    古典学派
    19世纪的实证主义
    在实证主义发展的初期,犯罪被看作与疾病一样,是可以治愈的自然问题
    冲突的主要领域在于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20世纪60、70年代犯罪学的语境化阶段
    共同意见或功能论模式
    多元论模式
    冲突模式
    犯罪学核心概念的内涵随着科学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当代犯罪学在核心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和将语言游戏作为社会生活的现实予以认可
    在多重视角中,生活和生活的意义是后现代状况的问题
    但如果没有自然犯罪,犯罪学怎么会有可以研究的基本现象呢?
    由于我们深陷社会进程的圈子中,也并没有把犯罪学贬为盲目无知的相对主义,因而也不能把犯罪学等同于使现代性让位于回归基本原理伪装下的前现代势力
    目前的观点:原因怀疑论和保守反应
    *的的观点:自我和自我控制的概念作为建立一种一般犯罪理论的基石
    作为一般理论主题的相互作用论
    关于现代性的犯罪学的可能性
    第二章 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的概念
    现代性与控制
    现代性与文明
    现代性是转变的产物
    现代社会生活作为规范工程
    现代性的孪生阶段
    现代性枯竭了吗?它的力量丧失了吗?
    后现代性,或意识到实现现代性的不可能性?
    包含于解放话语中的现代性压力
    对个人及团体社会政治地位的现实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
    解放和真实话语影响现代自我
    犯罪学与现代性的社会结构
    现代性构成中自由主义的角色
    第三章 现代性的理论家:马克斯、韦伯、卡尔·马克思、埃米尔·迪尔凯姆和弗里德里奇·尼采简介
    ……
    第四章 古典犯罪学问题:用法律消除混乱,或如何实现法治并隐藏早期现代性的混乱
    第五章 解读古典犯罪学文本:超越单纯的命令而进入系统的合法性
    第六章 实证犯罪学之一:寻找犯罪者或称为鸭子问题
    第七章 实证犯罪学之二:心理学和精神的实证化
    第八章 实证犯罪学之三:统计,量化社会道德健康水以及估算自然法则
    第九章 实证主义和有组织现代性的梦想
    第十章 伦理、常态和现代性:日常生活中道德的强度
    第十一章 地点和犯罪学:从希腊的城邦到后现代城市
    第十二章 犯罪学与现代性文化
    第十三章 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化和犯罪
    第十四章 标签论与戴维·马茨阿(David Matza)的著作
    第十五章 犯罪和存在主义者的尴尬
    第十六章 现代性、性别与犯罪:从生物学实例到女权主义诠释
    第十七章 当代社会的**划分与下层**的发展
    第十八章 在后现代主义中建构犯罪学理论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语
    书评
    本书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传统的犯罪学教材一经写成,往往成为非常枯燥的书,由一套形形色色的假定组成。由于犯罪学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变得更为复杂和更反射性,所以这些假客观存在又遭到了质疑,这门学科也丢失掉了它连贯统一的外表,分裂为一系列不同的视角。
    本书可以看作是对该文的长篇回应。自我控制确实是个核心问题,但这其中的情况比戈特弗雷 德森和赫希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为说明此点,本书接受了他们尚不成熟的前提条件,即任何关关于犯罪的理论必定是关于社会秩序的理论。这便是本书的第二层。本书将犯罪学理论置入现代性不断变换的主题和社会结构的叙述中,对于现代性不断变换的形式,犯罪学理论既反映其诸多特征,也试图理解这些特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