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性别化的人生 传播 性别与文化(第6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性别化的人生 传播 性别与文化(第6版)

  • 作者:(美)朱丽亚·T.伍德 徐俊
  •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796101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290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探讨了传播和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性别定位的。全书理论与鲜活的个案相结合,由浅入深,寓理论论述于生动活泼的案例旁证之中。原书在美国出版后好评如潮,迅速畅销全美。书中探讨了性别化的家庭动态、家庭暴力中的性别问题、性别化的学校教育等多个热点问题,展示了大量有关性别传播理论和*新研究资料,并对日常生活中的性别传播作出了独到的分析。
    本书既拓展了传播研究领域,也开拓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研究视野,是高校传播学、社会学及相关专业师生、研究者和关注自身社会价值的广大读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文章节选
    书摘
    文化
    文化由结构和行为组成,通过证明某种价值观、期望、意义和行为模式
    的正当性,反映并维护某种社会秩序。由于性别是文化生活的核心,因此,
    某一特定社会的性别观念从一系列社会结构和行为中得到体现和推动。
    构成社会的主要行为之一是传播(Weedon,1987)。我们人人都身处传播
    之中,交流传递性别观念,并努力说服我们这就是男性和女性正当、合理的
    行为。翻开一本杂志,我们看到一个美貌、性感的女郎陪伴在成功男人的身
    边;打开电视机,我们看到黄金时段的节目中,丈夫在谈论重大商业事务,
    而妻子则忙于准备晚餐;从电视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中,我们看到女人在清
    洁马桶和厨房地板,而男人正享受和朋友打完一场篮球赛后的乐趣;出去用
    餐,服务员会把账单递给男人;一群男女共同参加志愿者活动,领导权会落
    到其中一个男人手中;职业妇女享有产假,而她们的丈夫则无产假可言。以
    上种种,都传递了���们的社会特有的性别观念。
    想一想还有其他维护西方世界性别观念的文化习俗。女性婚后放弃父姓
    、采用夫姓这一习俗虽然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但还仍然长盛不衰。这传递着
    一种信息,即社会不是根据女性的个人身份,而是根据她与男性的关系来定
    义女性的。在家庭中同样有许多习俗强化着性别观念。父母一般会给儿子更
    多的宽容和行动自由,这样实际上就鼓励了男性的独立性和女性的依赖性;
    女儿经常被教育要操持家务和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这样就强化了女性关心
    家人、照顾家庭的观念。这些以及其他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习俗,都符合当
    前社会的性别观念,并指导着我们如何去做一个男人或女人。
    社会认可的意义也可以通过社会公共机构得到传播。这些社会公共机构
    具有宣传、反映、维护性别文化观念的作用。例如,学校经常强化已经建立
    的性别规范。研究表明,有些老师倾向于鼓励女学生依赖、静默、顺从,而
    对她们强烈的自信表示不赞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老师一般会因为男学生
    的独立、自信和活跃而奖励他们(Krupnick,1985;Sadker&Sadker,1984)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老师更倾向于鼓励男学生修读数学课程(Caplan &
    Caplan,1997:Catsambis,1999;Sandler,2004)。而且,老师和咨询顾
    问都倾向于培养男学生的事业心,但不太鼓励女学生如此(Sandier & Hall
    ,1986;Wood & Lenze,1991a)。

    ……
    目录
    序言/1
    **部分 概念基础
    第1章 性别、文化与传播研究/1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性别、文化与传播研究/2
    性别在转型期的意义/3
    性别、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5
    ……
    编辑推荐语
    本书所涉及的研究为性别、文化与传播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性别怎样影响个人的传播活动以及传播活动怎样影响关于女人和男人的文化观念。其研究主题既拓展了传播学研究领域,也开拓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研究视野,是高校传播学、社会学及相关专业师生、研究者和关注自身社会价值的广大读者值得一读的好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