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儒商互济的家园(昌溪)/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儒商互济的家园(昌溪)/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

  • 作者:吴兆民
  •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33209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141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人类历史的发展充满着辩证法。一方面,总是有新事物的出现冲击着既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推动历史的进步;同时,这种推进的过程又并非回荡着温情脉脉的旋律,常常伴随的是生命的杀戮、善良的破碎和美好的毁灭;但是,以善和美的牺牲为代价换来的又是更高层次上真善美的统一。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总的来说,它以其超稳定的结构形态缓慢前行,但在某些阶段、某些方面,它又经受着或剧烈的争夺、或反复的跌宕、或死水微澜般的波动。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有限的变动,其外在和内在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民族的争斗;二是统治者自身的分裂;三是来自底层百姓的反抗。这三大因素的冲击时大时小、时急时缓、连绵不已。诚然,那些充满着血与火的呐喊呼号,*终湮灭在冰寂的历史长河中,即使是改朝换代带来的刹那社会外在结构的巨大错动,迅速地也因汉民族传统文化强大的内敛力同化而回归了正轨,没能带来中国历史的焕然一新;但是,细观那一次次社会结构的风云激荡,其对社会某一**、或对个体命运的**扭曲和扼杀,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心灵世界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激发的心灵蜕变,充实和丰富着历史的内涵;并且,由这种心灵蜕变而爆发出的对生命
    文章节选
    书摘
    辉煌灿烂的古徽州有一个县叫歙县,它建县于秦代。这里历史悠久,人
    文荟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歙县南乡有一个古村叫昌溪,它建村
    于唐代。这里山川秀丽,文风拂郁,名人辈出,风俗淳朴,被世人称为“古
    歙南乡**村”。这一古村落地理条件优越,它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
    县县城30公里,离**的山水画廊——新安江7公里,可谓神奇灿烂之乡,
    钟灵毓秀之地。
    将进昌溪村时,一株古树、一轮水碓和一条河川首先映入眼帘,古村一
    下子就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
    据说这一古村落的形态有些特别,它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匍匐在奇异的山
    水之间,因而叫蝶形村。这恰与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牛形村——宏村,
    形成对应和比较,这更激起人们对这一古村落的好奇之心。只可惜,要站到
    山坡高处才能领略此番景象,有急切登高望蝶之心的人还得忍耐一番。
    昌溪村原名沧溪。根据文物考古发现,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了人类活动,
    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唐代时,有姚、叶、朱、方、王五大姓在这里生息
    。南宋淳熙年间,吴姓迁入后改称沧溪为昌溪,吴姓便成了这里的主姓。整
    个村落建在依山傍水的小盆地中,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和
    人口繁衍发展。昌溪河历史上曾通航,清代中叶曾开有一条官道,这都给昌
    溪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村庄被蜿蜒连绵的群山环抱,树高林密,在军事
    上利于屯兵。正因如此,历史上朱元璋、太平天国军队曾到此屯兵休整;20
    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新四军皖浙支队的重要驻地之一。
    昌溪古村落沿昌源河西岸呈南北方向条状分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位
    于北部福金山南侧的是沧山源,又称燕窝山庄,是经学大师吴承仕的出生地
    。位于村落核心区的是昌溪,它被划分为红旗、红心两个行政村,这里主要
    是吴氏家族聚居之地。南端是昌溪下村周邦头,以周姓为主。
    坐北朝南,村前以70多米宽清澈见底的昌溪河为屏,后以层峦叠翠的来
    龙山为障。自明代始,这里就构筑了西自西静庵、东至“务本堂”的长达3
    公里的古建筑群体,包括水口、石拱桥、亭阁、书院、学堂、古庙、宗祠和
    民宅等,并形成了前街后路的南北大道。村中纵横交错着200多条巷弄。初
    到此地的人,深入其中会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还有大塘坑、小塘坑两股溪
    水穿街过巷,在庙坦汇合,形成优美的“s”形,注入昌溪河。村中有
    ……
    目录
    一、山环水绕蝶形村
    二、太湖祖祠高又深
    三、周氏辅翼兴昌溪
    四、书香之乡才人出
    五、环保消防两相和
    六、燕窝山庄飞凤凰
    ……
    编辑推荐语
    一本书,一座村落,一个徽州文化的侧面。在千年的峥嵘岁月中,村落是徽州文明得以灿烂演示的平台,而这一座座平台的原貌正消失在我们的视野。本书图文并茂,带领我们进入沉睡的村落--昌溪,在残存的遗物中触摸徽州祖先的脉动,梳理徽州文化的脉络,领略儒商互济的家园风采。 书评
    在本书脱稿时,还有一些话要说。
    接受写这本书的任务十分偶然,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可是,过了不久就真的与出版社签定协议了。这就不免感到有些紧张。因为写这类书首先就需要拥有大量的资料,可我却没有半点资料可言。
    其实,我的冲动来自于对家族的一种情结,因为我这个“吴”就是“昌溪吴”,而我又不曾去祖居地瞻仰过,自己便有些所谓“不肖子孙”的感觉。而现在刚好有这样一个机会,如果能把事情做成的话,也算是为祖宗做了一件事吧。
    为了解决资料问题,也为了在写作时找些感觉,便**踏上了昌溪的土地。好在我中学时期的校长吴观焰先生就是昌溪人,他担任着昌溪乡古村落保护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一职,正在热心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见面后,他不但专门陪同我游览古村,向我介绍有关情况,而且把他所有有关昌溪的文字资料和照片都给了我。特别是第二次到昌溪,他不顾70高龄,亲自陪同前往沧山源吴承仕故居参观。这一切令我非常感动。
    从接受任务到完稿,历时将近10个月。期间由于课务在身,加上其他杂事,写作在断断续续中进行,只是到了暑期才有专门的时间坐下来。虽然占有了一些资料,但还是经常被资料所困,写时难免捉襟见肘。虽然如此,现在也终于画上句号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