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保护生物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保护生物学研究

  • 作者:孟秀祥 冯金朝 周宜君 孟秀祥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568999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244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保护生物学研究》是**民族大学“211工程”项目研究成果。《保护生物学研究》与国内外已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更加注重了保护生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更加强调保护生物学在应对物种濒危等生态危机的可操作性。全书共十六章,**间较详细地介绍了保护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研究热点等方面,后十五章主要是保护生物学原理及研究方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涉及国内*近关于保护生物学研究的进避孕药,含外来物种入侵、物质种多样性保护,**动物及圈养濒危动物行为生态研究和野生动物管理等。《保护生物学研究》可作为高等学校生态、生物、环境科学、林学等专业的本专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科技人员的科研和科技开发参考书。
    文章节选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条件下,必须保护足够的生境来维持普氏原羚*小可存活种群。高密度狼可能影响着普氏原羚的生存(Boyd etal.,1994;Nevill et al,1997;Jiang et al,2000)。为了预防狼捕食对普氏原羚种群造成威胁,有必要控制狼密度的增长。另外,也可以考虑异地保护和在当地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
    2.食物资源、普氏原羚的生长发育和普氏原羚保护
    青海湖地区优良牧草多,营养价值高,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保证,但是草场产量低。根据草场季节不平衡的特点,掌���牧草生长规律,适当调整牲畜比例结构,发展季节畜牧业,充分利用夏季牧场,将可以维持较高的草场载畜能力。
    由于青海湖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冬季漫长,草场匮乏,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长期的粗放经营,形成超载过牧,引起草场退化,啮齿动物激增,啮齿动物采食大量牧草,减少了家畜的可利用牧草。过牧是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鼠害又加剧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虫鼠害猖獗,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次生裸地,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沙化的影响,草场退化加速。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限制人口和家畜数量的持续增长和控制草原虫鼠害。
    在普氏原羚的产仔期,划分禁牧区,减少对普氏原羚的人为干扰。在产仔哺乳期,适当补饲,利于普氏原羚母体营养和幼体存活。控制狼密度,提高普氏原羚幼体存活率。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分类学、生态学及遗传学等结合而产生的综合学科,与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状况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直接影响社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及自然保护意识,也决定了计划、实施自然保护的能力。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大熊猫、扭角羚、珙桐等区域特有种极多;中国地貌景观多样,巍峨高山、起伏高原、广袤沙漠等,中国无不具备;此外,我国的古老文明孕育了深沉的文化底蕴。上述因素均决定了我国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久以来,我国学者为保护我国的生物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濒危动植物的保护领域。诸多学者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多重视角出发,研究了大熊猫、小熊猫、林麝等濒危动物的栖息地保护、衰微种群重建及圈养种群野外放归等,竭力为这些动物的野生种群恢复寻找可行途径。此外,在**植物保护、外来物种入侵、圈养动物保护等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作为刚毕业的年轻学子,在导师的带领下,有幸步入保护生物学这伟大而辛苦的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保护研究,把一些经验、教训及心得总结出来,呈现在广大对自然保护感兴趣的读者面前。
    目录
    前言
    **章 保护生物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麝类动物保护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三章 普氏原羚的保护
    第四章 青海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第五章 四川西南紫茎泽兰入侵生境因子分析
    第六章 四川局部农耕区鸟类物种物样性研究
    第七章 圈养马麝夏秋冬活动格局的比较
    第八章 圈养马麝繁殖后斯日活动格局
    第九章 中国麝类动物保护现状
    第十章 马麝繁殖同步化定时
    第十一章 圈养马麝繁殖时间格局
    第十二章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第十三章 中国青海湖狼的食物营养组成分析
    第十四章 中国青海湖东地区普氏原羚种群特征研究
    第十五章 普氏原羚和羊的营养重叠分析
    第十六章 川西北高原藏狐夏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