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针灸经典处方释义
QQ咨询:
有路璐璐:

针灸经典处方释义

  • 作者:王富春 王富春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2673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535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针灸经典**,顾名思义,是指古代医家们的临证针灸**,这些经典针灸**也代表着各个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经验。《针灸经典**释义》以病证为目的,分述每一个病证的历代医家针灸**,每一针灸**主要介绍其组成、功用、主治、操作与方义,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古代医家选穴配伍规律方面,《针灸经典**释义》又进一步进行总结,为针灸**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为针灸**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路。
    文章节选
    璇玑平刺0.3~0.5寸。气海直刺1~1.5寸。天突操作时先直刺O.2~O.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人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膻中平刺0.3~0.5寸。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加灸**更好。10~14次为1疗程。
    上述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
    [方义]列缺属手太阴肺经,为肺经的络穴,具有宣肺理气,**平喘的作用。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肺的背俞穴,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或中属足少阴肾经,天突属任脉属局部选穴,具有宣肺降气平喘的作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除湿化痰的作用。上述诸穴合用,共奏健脾化痰,理气平喘之功效。
    璇玑属任脉,为局部选穴,具有宽胸理气平喘的作用。气海属任脉,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天突属任脉,有降气平喘的作用。膻中属任脉,为心包经的募穴,八会穴的气会,具有降气**平喘的作用。上述诸穴合用,共奏降气平喘之功效。 针灸是我国古代先民所创造的古代文明之一,其形成经���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首先是针灸方法的起源,即“砭石”与“灸炳”在人体部位施术,以解除病痛;而后随着**实践的不断总结,古人发现了经络与腧穴,并逐渐上升为指导临床的科学理论。可以说到了《黄帝内经》时期,针灸的理、法、方、穴、术就已经基本形成,使针灸学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完整、**手段独特、临床应用广泛的学科体系,体现了古代医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针灸经典**,顾名思义,是指古代医家们的临证针灸**,这些经典针灸**也代表着各个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经验。因此,我们本着对古代医家们的崇敬之心,对他们临证经验整理的细心和继承发扬的决心,编著了《针灸经典**释义》一书。全书以病证为目的,分述每一个病证的历代医家针灸**,每一针灸**主要介绍其组成、功用、主治、操作与方义,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古代医家选穴配伍规律方面,我们又进一步进行总结,为针灸**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为针灸**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路。
    目录
    **章 内科
    **节 中风
    1.强腰健膝方(《备急千金要方》)
    2.通络_除痹方(《备急千金要方》)
    3.强足利行方(《备急千金要方》)
    4.祛风治偏方(《备急千金要方》)
    5.中风不语方(《备急千金要方》)
    6.舒筋通络方(《续名医类案》)
    7.益气通经方(《针灸大全》)
    8.理气**方(《针灸大全》)
    9.行气荣筋方(《针灸大全》)
    10.开窍利言方(《针灸大全》)
    11.泻热启闭方(《针灸大全》)
    12.行气**方(《针灸大全》)
    13.调气醒神方(《针灸大全》)
    14.疏经促行方(《针灸大全》)
    15.疏经开窍方(《针灸大全》)
    16.祛风扶正方(《针灸大成》)
    17.醒脑开窍方(《针灸大成》)
    18.祛风利行方(《针灸大成》)
    19.温寒化瘀方(《针灸大成》)
    20.清热通经方(《针灸大成》)
    21.牵正治偏方(《针灸资生经》)
    22.通络利言方(《针灸资生经》)
    23.渗湿活络方(《证治准绳》)
    24.行气开闭方(《证治准绳》)
    25.回阳固脱方(《圣济总录》)
    26.调气开窍方(《针经摘英集》)
    27.协调阴阳方(《针灸全生》)
    28.通络开窍方(《针灸全生》)
    29.豁痰开窍方(《针灸逢源》)
    3O.通脉调气方(《针灸逢源》)
    31.熄风开窍方(《针灸逢源》)
    32.祛邪开窍方(《针灸逢源》)
    33.安神熄风方(《针灸逢源》)
    34.通窍疏风方(《针灸聚英》)
    35.舒筋活络方(《医学纲目》)
    36.通脉调血方(《普济方》)
    37.行气通经方(《普济方》)
    38.祛风醒神方(《普济方》)
    39.祛风止泣方(《普济方》)
    40.醒神救急方(《普济方》>
    41.活络治偏方(《普济方》)
    42.行血开瘀方(《普济方》)
    43.通络祛痰方(《普济方》)
    44.养阴清心方(《针灸神书》)
    45.滋阴利言方(《针灸神书》)
    46.启闭开窍方(《寿世保元》)
    47.养阴益气方(《针灸指南》)
    48.除邪开窍方(《杨敬斋针灸全书》)
    第二节 面瘫
    1.活络治缓方(《备急千金要方》)
    2.**祛风方(《针灸大成》)
    3.r疏经通络方(《针灸资生经》)
    4.疏经牵正方(《针灸资生经》)
    5.补中牵正方(《针灸资生经》)
    6.祛邪牵正方(《针灸资生经》)
    7.祛风通络方(《针灸资生经》)
    8.理气**方(《证治准绳》)
    9.祛风散邪方(《针灸甲乙经》)
    10.祛风散寒方(《名医类案》)
    第三节 痿证
    1.通经活络方(《备急千金要方》
    2.祛风除湿方(《备急千金要方》)
    3.活络通脉方(《备急千金要方》)
    4.养阴清热方(《针灸大成》)
    5.通经治痿方-(《针灸资生经》)
    6.舒筋通络方(《针灸逢源》)
    7.益气补虚方(《针灸聚英》)
    8.清热强筋方(《医学纲目》)
    第四节 痹证
    1.祛风散寒方(《备急千金要方》)
    2.温经散寒方(《续名医类案》)
    3.一通络止痛方(《针灸大全》
    4.祛邪扶正方(《针灸大成》)
    5.温经止痛方(《针灸大成》)
    6.祛风通络方(《针灸大成》)
    7.治风除痹方(《针灸大成》)
    8.祛风化湿方(《针灸资生经)
    9.疏风抬臂方(《针灸资生经》)
    10.温络**方(《针灸资生经》)
    11.宣痹除湿方(《针灸甲乙经》)
    12.疏风止痛方(《针灸全生:》)
    13.活络止痛方(《针灸全生》)
    14.通脉行血方(《针灸全生》)
    15.疏风清热方(《针灸逢源》)
    16.一**理气方(《针灸逢源》)
    17.舒筋活络方(《神灸经纶》)
    18.清热祛湿方(《神灸经纶》)
    19.扶正通络方(《针灸集成》)
    20.一祛风利足方(《针灸集成》)
    21.温通宣痹方(《医学纲目》)
    22.通经止痛方(《医学纲目》)
    23.消肿止痛方(《医学纲目》)
    24.祛风温膝方(《医学纲目》)
    25.胜湿止痛方(《医学纲目》)
    26.除寒利湿方(《医学纲目》)
    27.除风活络方(《医学纲目》)
    28.化湿止痛方(《医学纲目》)
    29.温经益肾方(《针灸神书》)
    第五节 头痛
    1.通铬止痛方(《针灸大全》)
    2.补虚泻实方(《针灸资生经》)
    3.益气养血方(《针灸资生经》)
    4.和解少阳方(《采艾编翼》)
    5.祛风行气方(《采艾编翼》)
    6.清泄阳明方(《采艾编翼》)
    7.疏风止痛方(《针灸逢源》)
    8.祛风活络方(《医学纲目》)
    9.清热泻火方(《普济方》)
    10.理中化痰方(《针灸神书》)
    11.补肾清头方(《杨敬斋针灸全书》)
    ……
    第二章 妇儿科疾病
    第三章 皮外科
    第四章 五官科疾病
    第五章 急症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