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咒语演变的历史进程角度看,命令鬼神的咒语应产生于鬼神信仰产生的初期,是前宗教时代向后宗教时代过渡时期的产物。在人格化、偶像化的神灵崇拜产生的初期,巫师相信自己的法力是凌驾于一切鬼神之上的,不管大神小神、大鬼小鬼,他一律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予以驱使、调遣,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上古人们驱逐旱魃所用的咒语:“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日:‘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随着神灵崇拜的逐渐盛行,普通民众在遇到靠人力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越来越多地崇奉和求助于神灵,相对而言敬奉和利用巫师、巫术的时候逐渐减少,于是巫师也不得不适应这种变化,逐步调整自己的位置、姿态和口气。巫师将鬼神系统区分为神与鬼,他对人们普遍敬奉的地位高、神通大的神也持敬重并借用的态度,而对地位不高、本领低微的鬼则持驱遣、驱逐的态度。但在这个阶段,祭祀和召唤神灵还只是巫师的法术仪式的引子或背景,在施术过程中还是靠巫师的法术,神灵在其法术中不占引人注目的位置,而咒语里一般也不出现借助神灵的内容。这种情况,不汉在自然宗教兴盛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限常见,而且在神灵崇拜占主导地位的叉族民间宗教中也存在,但比较少见。在现实中,驱鬼咒与其他形态的咒语并存千民间宗教仪式中。 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