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闽台民间信仰源流(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闽台民间信仰源流(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

  • 作者:林国平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43712
  •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01日
  • 页数:514
  • 定价:¥26.4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闽台民间信仰源流》是一本研究福建、台湾两地民间信仰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作用的书。全书共分12章,分别研究了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与社会基础,闽台两地的自然崇拜,闽台祖先与行业祖先崇拜,闽台医药神与瘟神崇拜等。
    一个多世纪来,台湾无论沦入日本的殖民统治,还是处在两岸对峙的政治纠葛之中,都是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存在着,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压力下,都不能把它和祖国分开。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同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会和祖国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建构和发展的。共同的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维系台湾与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纽带。这一切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国人的纽带,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先、*直接的就体现为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这是由地理和人文关系决定的。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中原移民南徙入闽,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则是
    文章节选
    **章 闽台民问信仰的由来与社会基础
    自古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特别发达,林立的宫庙、成百上千的神灵、频繁的宗教活动、众多的信徒构成闽台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闽台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在深受中华文化传统影响的同时,与闽台地区的自然、社会、历史等密切相关。闽越族的“好巫尚鬼”的传统,与陆续从中原传来的巫术相结合,相沿成习,为闽台地区民间信仰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旱灾、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和瘟疫等传染病,以及战争、盗匪、械斗等等社会矛盾,促使闽台民间信仰的形成;随着汉代之后中原汉人大批迁徙福建,和明末清初闽人大批移民台湾,民间信仰得到迅速传播;而南宋经济**的南移,又有力地推动了福建民间信仰的发展。
    **节“好巫尚鬼”的传统与民问信仰的滋生
    秦汉之前,中国大陆东南为百越族的聚居地,《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①居住在福建境内的原住民称“闽越”。同一时期居住在台湾的土著民族族属问题十分复杂,他们是不同时期,从不同地方迁徙人台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支是从福建迁徙入台的闽越族,这从其后裔高山族的文化特征如文身、断发、缺齿及蛇图腾崇拜等与闽越族相同。 台湾问题是萦系在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子孙心上的一个*牵动民族感情的问题。一个多世纪来,台湾无论沦入日本的殖民统治,还是处在两岸对峙的政治纠葛之中,都是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存在着,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压力下,都不能把它和祖国分开。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同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会和祖国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建构和发展的。共同的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维系台湾与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纽带。这一切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国人的纽带,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先、*直接的就体现为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这是由地理和人文关系决定的。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中原移民南徙入闽,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其文化也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度播入台湾。因此,闽台社会都先后经历过一个共同的内地化、文治化,实质也就是中原化的过程。
    目录
    **章 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与社会基础
    **节 “好巫尚鬼”的传统与民间信仰的滋生
    第二节 自然灾害、社会矛盾与民间信仰的形成
    第三节 移民与民间信仰的传播
    第四节 经济**的南移与民间信仰的发展

    第二章 自然崇拜
    **节 动物崇拜
    第二节 植物崇拜
    第三节 风、雨崇拜
    第四节 天、地崇拜
    第五节 石头崇拜
    第六节 生殖崇拜

    第三章 祖先与行业祖师崇拜
    **节 祖先崇拜
    一 家祭
    二 墓祭
    三 祠祭
    第二节 行业祖师崇拜

    第四章 医神七瘟神崇拜
    **节 医药神崇拜
    一 生育神崇拜
    二 医神崇拜
    第二节 瘟神崇拜

    第五章 海神与功臣圣赁崇拜
    **节 海神崇拜
    一 天上圣母崇拜
    二 玄天上帝崇拜
    第二节 功臣圣贤崇拜
    一 开基祖崇拜
    二 忠臣名将崇拜
    三 乡贤崇拜

    第六章 道教与佛教俗神崇拜
    **节 道教俗神崇拜
    一 城隍崇拜
    二 张法主公崇拜
    三 财神崇拜
    四 三官大帝崇拜
    第二节 佛教俗神崇拜
    一 观音崇拜
    二 清水祖师崇拜
    三 定光古佛崇拜
    四 泗州佛崇拜

    第七章 斋教普度、迎神赛会与庙际网络
    **节 斋教普度
    一 斋醮
    二 普度
    第二节 迎神赛会
    第三节 庙际网络
    一 分灵
    二 进香
    三 绕境巡游
    四 分灵、进香和巡游的文化意义

    第八章 符咒与民俗疗法
    **节 画符念咒
    一 符箓
    二 咒语
    第二节 驱邪治病
    一 偶像治病
    二 抬神寻药
    三 扶鸾问药
    四 跳神觅药
    五 落地府
    六 脱身
    七 补运
    八 乞符策香灰
    九 巫觋驱邪治病的奥秘
    第三节 药签

    第九章 扶乩、跳神与灵签
    **节 扶乩
    第二节 跳神
    第三节 灵签

    第十章 风水术与民间禁忌
    **节 风水术
    一 风水术在福建的传播
    二 福建风水术的流派
    三 福建风水术在台湾的传播
    第二节 民间禁忌
    一 民间禁忌的类型
    二 民间禁忌的禳解
    三 民间禁忌的主要特征和社会作用

    第十一章 神明传说与宫庙壁画、媚神歌舞、酬神戏剧
    **节 神明传说
    一 神明传说的主要类型
    二 民间信仰与神明传说的互动
    三 神明传说与社会教化功能
    第二节 宫庙壁画
    一 福建官庙壁画
    二 台湾宫庙壁画源流
    三 闽台宫庙壁画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媚神歌舞
    第四节 酬神戏剧

    第十二章 闽台民间信仰的特征与社会历史作用
    **节 闽台民间信仰的特征
    一 功能性与实用功利性
    二 放任性与融合性
    三 区域性与辐射性
    四 宗族性与群体性
    五 本土化与正统性
    第二节 闽台民间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
    一 提供精神支柱,拓展生活空间
    二 整合乡族力量,维系社区秩序
    三 传承文化传统,丰富民众生活
    四 参与社会教化,凝聚民族精神
    五 形成庙会集市,活跃乡村经济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