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 作者:张伯伟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29352
  •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01日
  • 页数:635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乃作者10余年潜心研究之成果。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探讨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内在精神,归纳为3种*能体现的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并以此为支柱,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独特结构。外篇探讨古代文学批评的外在形式,选择了6种*具民族特色的批评形式加以探讨。
    总之,本书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整体把握与研究,一方面将其隐而未彰的体系重显出来,另一方面也将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呈现出来,并在重显与呈现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
    目录
    导言
    内篇
    **章 以意逆志论
    **节 从儒家人性伦看孟子“以意逆志”的提出
    第二节 汉儒以美刺说诗的新检讨
    第三节 得意忘言与义疏之学——魏晋至唐代的古典解释
    第四节 宋代的儒学复兴与“以意逆志”法的发展
    第五节 集成期的清代
    第六节 “以意逆志”法的现代意义
    第二章 推源溯流论
    **节 “推源溯流”法释名
    第二节 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形成——论“推源溯流”法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古代文学史上的摹拟之风——论“推源溯流”法的文学背景
    第四节 “推源溯流”法的成立
    第五节 “推源溯流”法的类型
    第六节 “推源溯流”法的类型
    第七节 “推源溯流”法的评价
    第三章 意象批评论
    **节 “意象批评”法释名
    第二节 “意象批评”法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意象批评”法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四节 “意象批评”法的评价
    外篇
    **章 选本论
    **节 选本的形成
    第二节 选本的发展
    第三节 选本的影响
    第二章 摘句论
    **节 摘句的渊源
    第二节 “摘句褒贬”的形成
    第三节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的分析
    第四节 摘句的独立与渗透
    第五节 摘句的评价
    第三章 诗格论
    **节 “诗格”一词的范围、涵义及缘起
    第二节 从《文镜秘府论》看初、盛唐的诗格
    第四节 晚唐至宋初的诗格及其特色
    第五节 宋代以后的诗格概观
    第四章 论诗诗论
    第五章 诗话论
    第六章 评点论
    后记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