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奸臣的末路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奸臣的末路

  • 作者:李金河 李金川
  • 出版社: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07615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286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纵观几千年来的历朝历代奸臣,多不得善终,也许这是给我们*好的历史教育。回眸历史,在这悠久的两千多年的文明流淌中,他们虽然很不协调,却也够成了历史中的某些弦音,观摩历史的真实演绎,聆听其中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以史为鉴。
    翻开历史,诸多君主往往被奸臣所包围,社会动荡之时窃权弄国,安定之日便导君为虐,党同伐异。然而历史上许多的奸臣却*初以勤于政务、忠于**的面貌出现,其办事能力之强又绝非等闲之辈。如何对之有一个相当全面的观照评价?
    本书对历史上的奸臣的作了一个尝试性的收录,其选列主要包括一下几个类型:其一,篡权自立,所作所为又丧尽民心,其结局大多喋血宫廷,这一类*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王莽。其二,心怀**,为私利起兵叛乱,使人民陷于兵战之中,其结果多是兵败被戮。其代表主要是安禄山、史思明。其三,独揽朝纲,为了私利清除作对的骨鲠,骄横跋扈,其结局往往毙命于统治**的内部斗争,象东汉末年的“跋扈将军”粱冀、凉州军阀董卓便是如此。其四,嫉贤妒能、口蜜腹剑,嗜权乱政,其结果大多是不得善终。例如唐代的李义府、李林甫等。其五,祸国殃民,残害忠良,民怨鼎沸,其结局却能寿终
    文章节选
    **章 僭号称尊无善果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我们随手拈来,便不难找到五个大字:“王冠与代价。”获得王冠与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沉重的,这种血与火的历史用文字是难以表述的。古诗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将尚且如此,何况是君王呢!
    王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削者所赋予它的权力实在是太多太多。而且,随着历史镜头的不断推进,统治者还在不断强化他手中的权力,春生秋杀无所不可。拥有了它,就可以主宰天下苍生,就可以任意驱使别人的行动,控制别人的一生;拥有了它,就掌握了天下的土地、财宝和美女;拥有了它,就拥有了威势和尊严,死后照样可以住进宏大的陵墓。为了接近这顶王冠,许多人绞尽脑汁,耍尽阴谋,不择手段,铤而走险。为了这顶王冠,引来了父子兄弟相残;为了这顶王冠,可以出卖灵魂、认贼作父,可以让后人唾骂、遗臭万年。
    本章所收录的七位历史人物都是篡位者,都是大奸臣。关于奸臣这一定论,并不是因为他们夺了别姓的王冠戴到自己头上,我们视之为奸臣者是因为他们不是那些顺应了历史的脚步,去推翻昏君、暴君,解人民于水火的义勇之士,他们为的是满足个人或本家族的野心和贪欲,去实现目标的手段太卑鄙,不但未给**、民族和人民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激化了矛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陷入无穷的灾难。所以,他们必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他们的结局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
    1.王莽:在喝彩中称帝,在唾骂中丧命
    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其子成帝继位后,尊母为皇太后,以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从此,凭借王政君的特殊地位,王氏八兄弟相继担任大司马、大将军,在元帝、成帝两朝中,王氏家中共有九人封侯,五大司马。成帝朝**同封五位舅父为侯,世称之“五侯”。王家子弟也因此坐高车、乘肥马,生活在锦衣玉食的**之中。
    王莽之父王曼与王政君同父异母,在王氏八子中排二,只因王曼早死,没有赶上封侯的时光。同王家堂兄弟的奢靡放荡作风不同,王莽因早孤而家财不丰,兄又早死,全家重担由他担起。王氏家族中只有王莽家生活比较艰苦。王莽孝敬老母,尊敬寡嫂,善待侄儿。他勤奋读书,生活俭朴,待人谦恭,衣着言行如普通儒生一般,在王家众兄弟子侄中,王莽显得与众不同。
    靠着谦恭和心计,三十八岁的王莽后来居上,当上了大司马。
    对于官高爵显的众伯父、叔父,王莽更是恭顺知礼,十分听话。伯父大司马王凤生病,王莽日夜守候榻前,亲奉汤药,数月不解衣带服侍,数月下来,蓬首垢面,面容憔悴,比王凤的亲生儿子还孝顺。王凤和皇太后是一母所生,太后前往大将军府探病,王凤病中将王莽托付给太后及成帝,请他们重用这个难得的侄儿。王政君也念及兄弟早死,王莽身世可怜,人也谦虚谨慎,孝顺听话,是王家子侄中难得的贤人。王凤死后,太后让王莽做了黄门郎,不久又升任射声校尉,逐渐成为王氏权贵集团的重要成员。
    王莽的谦恭好学,朴素知礼感动了更多的人。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朝廷,愿将自己的封邑分出一部分给王莽。王莽又以十分好学谦恭的态度结交天下名士。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闵、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等当世名士,都上书称赞保荐王莽。汉成帝由此开始另相看待这位表兄。永始元年(前16年),王莽受封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卫,成为皇帝身边的宿卫近臣。
    王莽封侯升官,其谦恭俭朴、慷慨好施的作风一如既往,家中没有多少财产,行为谨慎,办事小心。同时在讲话时又敢讲真话,不惧后果,受到人们的尊敬。
    王莽兄早死,侄儿王光被王莽送往博士门下就学,王莽恭敬认真地沐浴更衣,坐车去拜谢王光的老师,向老师奉上羊酒礼品,对王光的同学也每人送一份礼物致谢。人们见到如此谦恭知礼没有骄横之气的高官显贵,不禁心生敬意。王光比王莽的儿子年龄小一些,王莽给他们兄弟同**娶亲,宾客满堂,王莽热情招待。正忙乱中,忽有家人禀报老太太不舒服,王莽忙前去侍奉母亲,殷勤备至,众人感叹。
    王莽不好声色犬马,生活俭朴。一次王莽悄悄买了一名侍婢,堂兄弟们闻知此事后颇感诧异。王莽却解释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人讲这个女人能生儿子,所以特地买来送给朱子元。”当天就将此女送进朱家。
    王莽叔父王根此时继任大司马,这是继王凤、王商、王音之后第四位担当此职的成帝舅父,王家的显赫已超过本朝任何一个家族。太后姐姐之子淳于长以才能名列九卿,资历比王莽老,很得太后及成帝信任,大有代替大司马之势。偏偏王根又卧病在床,一旦王根去世,一直由王家人掌握的大司马要职极有可能落人淳于长手中,这对王家,对王莽都极不利。为了扳倒淳于长,王莽抓住他这位表兄与许皇后的通奸把柄,借王根之手,向太后告状。结果淳于长被革除一切官职,王根在病床上**王莽代替自己,辅佐朝政。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王莽从重病中的王根手里接过了大司马印,成为王家第五位大司马,这一年王莽三十八岁。
    王莽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为了巩固已经攫取的权力,就更加克己修行,在别人看来,继叔父而辅政的王莽谦恭待人、俭朴好礼的作风依然未变,处处更小心,对自己约束更严。王莽之母有病,公卿列侯夫人们前去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众夫人,她“衣不曳地,布蔽膝”,众夫人以为是王家的婢女使妇,一问方知是大司马新都侯夫人,众人大惊,感慨大司马夫妇的难得的品德操行。
    王莽荣升大司马主持朝政刚过一年,上下左右的权力网还没有构筑完善,成帝死,哀帝继位,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哀帝与太皇太后王政君没有血缘关系,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母亲定陶丁太后为首的新外戚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新外戚集团咄咄逼人的气势,王政君很识时务,在自己蛰伏不动潜待时机的同时,下诏让王莽等人辞职避让。哀帝赏王莽黄金五百、安车驷马,假意挽留一番后,同意他辞官家居。王氏一家长期掌权,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王莽回到家里隐居,哀帝遣人“十日一赐餐”,以示恩宠。
    王莽丢掉了大司马,但他坚信,虽然姑姑王政君这个太皇太后退避长信宫,不再过问朝廷大事,但只要她还在,王氏家族总会有重见天日的时机,为了东山再起,他继续矫情自饰,博取名誉。他的二儿子王获,因故杀死一个家奴,这在当时的达官**中本是件区区小事,可他担心有损自己的名声,竟逼儿子王获自杀偿命。普通的百姓听说后,无不为他那大义灭亲的高风亮节而歌功颂德。
    经历了一番小小的波折,王葬趁哀帝逝世之机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重新掌握了朝政大权。
    王莽下野三年,每年都有官员上书为他鸣不平,请求召他回朝任职。
    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发生了日食,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拥护王莽的人却借机大作文章,说这是贤良被逐上天对皇帝的警告,许多大臣上书为王莽颂扬功德,哀帝迫于舆论压力,下诏让王莽回京城长安居住,以侍奉姑母太皇太后,但仍不恢复官职。
    元寿二年(前1年),专宠男色年仅二十六岁的哀帝刘欣一命呜呼。
    这时,哀帝的祖母傅太后、生母丁太后已经去世了。那位年过七十一岁、平日不理政事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再次显示了过人的胆略,在哀帝驾崩的当天乘车赶往未央宫,在别人还没回过神的时候,抢先一步把象征权力的玉玺收在怀中,然后飞马召王莽,下诏所有官员及发兵符印、禁卫军一律由王莽统管。王莽刚一掌权便迫不及待地弹劾董贤,“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合众心,收印绶”。董贤本无德无才,只因长得英俊漂亮,成为哀帝的宠儿,越级提拔,授之大权。董贤见靠山已去,知末日来临,当即自杀。董贤早让朝野上下鄙视怨怒不已,董贤之死,人们又归功于王莽,称赞王莽为**除去小人佞臣。
    经众臣推举,王莽重新被任命为大司马、兼领尚书事,重新攫取了总理朝政的大权。合该汉朝气数当尽,成帝没有儿子,哀帝又没有儿子,王莽与姑姑王政君选定与汉成帝血缘*近的一个侄子中山王刘衍继承皇帝位,即汉平帝。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孩子怎么能处理好国事,自然由太后王政君临朝,政事委诸王莽。王莽奏保大司徒孔光女婿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以讨好孔光。孔光是当世大儒,太后十分敬重。
    出于在哀帝时被赶出京城的报复,王莽将矛头首先对准了汉哀帝朝外戚或大臣中素与他有矛盾的人,想方设法罗织罪名,将奏章令甄邯送到孔光手里,孔光一向做事小心,不敢不把这些奏章送给太后。这样王莽借孔光的名望,将那些政敌和与自己有怨的人全整垮了。连自己的叔父,太后**还活着的弟弟红都侯王立,也不放过。王莽担心王立向太后说对自己不利的话,便授意别人上书,抓住王立与淳于长勾结的老底不放。在王莽的一再坚持下,太后方同意让王立离开京师,到封邑之地居住,实际上是变相的流放。
    于是,凡是顺从王莽的人都得到重用提升,凡是与他作对的均被诛灭。王莽如今有望有威,很快就结成一个利益一致的权力集团。地位巩固后,便着手进行更大的动作,干一件大事。
    王莽自幼学儒家典籍,熟知尧舜禅让的事情。现在,他要利用当时学者和百姓对汉帝的失望,盼望有新气象的心理,为自己罩上救世主、新朝圣主的光环,开始了他逼汉帝退位、自己夺取政权的计划。
    在逼迫汉帝退位之前,王莽做了大量精心细致的铺垫工作,一步一步地走近皇帝宝座。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在王莽的操纵下,益州塞外的夷族,自称越赏氏,向汉朝献白雉一,黑雉一。群臣奏言当年周公摄政,风调雨顺,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尚书大传》中有记载。这证明大司马王莽如当年周公~样功劳很大,应当顺应天意,予以表彰。于是太后将群臣所讲的“功盖霍光,行比萧相国”的大司马王莽封为安汉公,增其食户,以应古制。王莽再三谦辞,太后与众臣一再劝说,王莽*终接受安汉公称号,但增加的爵邑却不肯接受,他说只有天下百姓家家生活富裕了,他才能安心接受赏赐。王莽翅膀硬了,总觉得上头有一位太皇太后指手划脚很不耐烦,但又不能轻易动摇姑母的地位,为了获得更大的职权,便指使爪牙上书,称太皇太后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不宜亲理小事,国事当委诣安汉公处理,太后静心养体,照顾年幼的小皇帝就行了。于是,自此朝廷事务全由王莽一人决定,权力如同君主一样。
    王莽为了收买人心,声称哀帝丁、傅两外戚家骄奢浮华,不问百姓疾苦。他上书太后,愿献出钱百万,田三十顷,由**分给贫民。于是公卿们皆起而仿效,争献钱财和土地。百姓感谢王莽慷慨,到处有人歌颂王莽的德政。王莽为表示与民共甘苦,每当发生水旱灾荒,他都不食肉,只吃素食。太后闻报后十分感动,派使者劝其为国为民要保重身体。
    为了制造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的景象,王莽重金送于匈奴单于,单于上书朝廷,言其仰慕圣制,愿把自己的名字改得和中国人一样,并派王昭君女入朝。凡此种种,王莽在制造自己的神话,以便谋夺更大的实惠。
    小皇帝慢慢大了,王莽想让女儿当皇后,上奏太后请为皇帝选美。太后认为此事甚妥,让下面去选拔。自然王莽之女在候选者之列,王莽担心其他人和自己的女儿争夺,便上言自己无德,女儿没有突出德行,不应当列入名单之中。王政君以为这是王莽谦让本意,下诏说王氏女乃自己娘家人,不宜入选。然而太后诏令一下,众人以为不平,庶民百姓、诸生员、郎吏以及下层群众数千人上书反对,公卿大夫们更是不同意,大家一致主张应由王莽之女做新皇后。王莽故做姿态,派人说服制止众人,可上书希望王莽女为后者反而更多。结果,王莽女儿如愿以偿成了皇后。
    立皇后之事已定,按规矩皇帝聘皇后应当给皇后娘家一笔聘礼。聘礼数额自然巨大,黄金二万斤,钱二万万。王莽再三辞让,*后只接受了四千万钱的聘礼,并拿出三千三百万送与十一媵家。朝廷又加了二千三百万,王莽又将其中一千万钱分给贫苦亲戚本族之人。
    元始四年,王莽之女立为皇后。太保王舜称颂王莽功德,请求封王莽以更大的名位,有八千余人上书附和。于是,太后顺众人之心意,赐王莽以“宰衡”称号,并增加封邑。王莽接受了封号,却辞让了封邑。
    为了取得读书人支持,王莽在京师修建了辟雍、灵台和明堂等学习场所,修建了可容纳一万人住的读书人宿舍,扩大太学名额,征召天下通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及天文、历算、兵法、文字、方术、本草等学问的读书人数千人到京师。这样的做法,获得了广大读书人的支持,有四十八万多人上书王政君,请求重赏王莽。为了缩小对立面,王莽并封汉初以来功臣子孙、汉宗室以及在朝高官为王、侯、关内侯,这样一来,其亲信数百人亦受到封爵。这样做又获得了上层社会人士及汉宗室的支持拥护。于是,太后策命安汉公王莽享九锡,即象征地位的绿韨、衮冕、鸾路、龙旃等尊贵之物。
    王莽的势力和声望如日中天,他距离皇帝之位就越来越近了。汉宗室泉陵侯刘庆上书说:“《尚书》里,周成王因年幼自称‘孺子’,由周公代行天子之事。如今天子年幼,安汉公应当像周公当年一样,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汉宗室如此提议,群臣一致附合赞成。
    此时平帝已十四岁,他对王莽阻止他母子相见、陷害舅舅一家很不满。一个未成熟的孩子,心事往往挂在脸上,王莽对此深感不安,遂即下了除掉平帝的决心。这年十二月腊日到了,平帝依例应饮腊八节进贡的椒酒,王莽在酒中放了毒药,平帝饮后就病倒了。王莽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学《尚书》里所记周公为成王祈祷平安时那样,作祝策,指天划地发誓,愿以自己代替平帝得病,其实心里却盼着平帝速死。
    ……
    目录
    主编絮语
    绪论:历史的悲鸣与惩罚
    **章 僭号称尊无善果
    1.王莽:在喝彩中称帝,在唾骂中丧命
    2.朱温:命丧骨肉之手的大染皇帝
    3.张邦昌:犡缢身亡的傀儡皇帝
    4.袁世凯:窃国大盗的八十三天皇帝梦
    第二章 心怀**终伏诛
    1.王敦:怀**之心遭戮尸之祸
    2.安禄山、史思明:双双死于逆子手中的逆臣
    3.吴三桂:青史难以谅解的罪人
    第三章 奸臣误国必授首
    1.屠岸贾:残害忠良 阖家被诛
    2.梁冀:不可一世的跋扈将军
    3.董卓:乱世魔王 梦断郿坞
    4.杨国忠:命丧马嵬的天宝罪臣
    5.韦昌辉:被剁成碎块的天朝罪臣
    第四章 奸臣污名秽青简
    1.李义府:笑里藏刀 死于贬所
    2.李林甫:口密腹剑的“肉腰刀”
    3.蔡京:谴死道边的变色龙
    4.秦桧:至今遗臭江皋间
    第五章 嬖幸贪脏劫难逃
    1.伯嚭:贪财祸国,自吞苦果
    2.贾似道:喋血木棉庵的“蟋蟀宰相”
    3.阿合马:聚财剑物 脑碎身亡
    4.严嵩:贪钱丧财丧家
    5.和珅:魂赴泉台的清朝头号贪官
    第六章 阉奇恶盈伏天诛
    1.赵高:指鹿为马的刀下阉人
    2.李辅国:宦官首为相 暴死于完尸
    3.刘瑾:被千万万剐的明朝酷宦
    4.魏忠贤:吊死在客栈中的“九千岁”
    编辑推荐语
    当我们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前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阅读“大结局”,犹如欣赏一出出精彩的人生悲喜剧,帷幕徐徐落下后,你在增广见闻的同时或许能够有所领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