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外朝化、边缘化与平民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外朝化、边缘化与平民化

  • 作者:史云贵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4773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87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树立了高度的问题意识,按照跨学科的研究路径,把制度王国与思想王国有机结合,以郎官为研究主体,揭示了帝制中国“近官”在由内外和由高及低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程度上重复着外朝化、边缘化、平民化的演变规律、过程与路径。
    文章节选
    **章帝制中国的“公"、“忠”观念与“近官”制度的变迁
    “研究制度,必须明白在此制度之背后实有一套思想与一套理论之存在”①,这就是说“制度王国”背后往往都有着一个隐性的“观念王国”之存在。帝制中国在历史的承袭与变异中形成了两种矛盾与冲突的“公”、“忠”观念:一种是以对君主的个人意志与利益的**服从为公或忠的标准;另一种是以是否对“天”、“道”、“民”以及比较抽象意义上的“天下”、“社稷”、“国”等政治共同体的意志与利益的**服从为公(忠)与私(奸)的分野。这两种不同公、忠观的矛盾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帝制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生成、设计与变迁。②帝制中国处于支配地位上的政治主体力图通过君主专制制度来整合这两种不同的公、忠观,即试图把这两种矛盾与冲突的公、忠观念纳入到君主专制的制度体系中去巩固君主的政治合法性,以维护“一家”、“一姓”之天下的长治久安。君主以“家天下”为基本特征的“私欲”与基于“社稷”、“**”、“天下”等观念上的“公”、“忠”观而形成的传统公共理性之间有着天然的
    矛盾与冲突,帝制中国以宦官、翰林学士、郎官、刺史、博士等“近官”的形成与演变就是帝制中国两种不同的公、忠观念在历史的承袭与变异中矛盾与冲突的表现及其在制度设计、制度变迁等层面上的具体反映。
    ……
    目录

    序二
    绪言
    **章 帝制中国的“公”、“忠”观念与“近官”制度的变迁
    **节 帝制中国公、私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帝制中国“公忠”与“私忠”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帝制中国的“公”、“忠”观念与近官之嬗变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帝制中国的“省官”制度与皇权政治
    **节 “省”的来源及其“省官”
    第二节 “省官”制度与皇权政治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帝制中国翰林学士的嬗变
    **节 天子“私臣”,目为“内相”的唐代翰林学士
    第二节 外朝化与**化:宋代的翰林学士
    第三节 外朝化与再“近官化”:明清的翰林学士
    第四章 秦汉魏晋郎官之嬗变——帝制中国近官外朝化的典型个案
    **节 秦汉郎官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外朝化与边缘化:帝制中国光禄勋的嬗变——以秦汉魏晋为研究主体
    本章结语
    第五章 从宫省到地方:帝制中国近官的地方化
    **节 汉代刺史之地方官化
    第二节 外朝化与地方化:汉晋中郎将的嬗变研究
    第三节 使职差遣化:“近官”外朝化、地方化的制度机理——以中郎将的使职差遣化为研究主体
    第四节 宋代的财政问题与“监司总一路州县”之制——以转运使为考察主体
    第五节 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的地方化
    第六章 帝制中国的幕府近官制度
    **节 帝制中国的幕府近官
    第二节 汉晋从事中郎的嬗变
    第三节 帝制中国的督邮——以汉代为研究主体
    第七章 帝制中国近官的社会化与平民化——以郎官为研究主体
    **节 **“官郎”的外朝化与初始社会化
    第二节 由“官郎”到“尊称”
    第三节 郎官社会化、平民化的分类考述
    第四节 郎中、员外郎之社会化、平民化
    第五节 郎官边缘化、平民化的社会学思考和管理学分析
    本书结论:外朝化、边缘化与平民化:帝制中国“近官”嬗变述论——以郎官系统为研究个案
    余言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