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认知语言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认知语言学研究

  • 作者:王寅 王正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3740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230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运思巧妙,将概念整合理论娴熟地运用于语言诸方面的分析之中,从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去探讨形式和意义,包括:分析某些汉语复杂表达形式的意义成因机理,诗歌中的整合性思维,文学翻译中的概念整合理沦运用,隐喻的意义本质及其新创结构和新创意义。 更为值得欣喜的是:王正元教授视野更为开阔,尝试把概念整合理论与其他学界结合起来,如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探索了信息传输、图像绘制等计算机技术的概念整合机理。
    文章节选
    **章 绪论:我们生活的概念世界
    1.3 概念的可变性
    概念是变化的。概念有四种变化:性质及维度变化,性质和关系变化,特点评估中的变化,理论变化引发概念变化。范畴的典型性取决于范畴成员的共有属性,客观世界中的象似性(similarity)构成了概念范畴化的基本层面(Rosch,Simpson,Miller,1976),事物的生物性、特性、本质、象似等特性象似性都是概念范畴。但是范畴和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维度下的概念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概念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概念的意义反映了历史的阶段性。如过去有哪位中国女性把头发染成了黄色,给人的可能是“崇洋”、“不正经”的概念,可是今天染发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是“美”的概念。当一张印刷精美的写了被邀请人的名字的请柬放在办公桌上始终没发出去,这时的“请柬”已不具备实质的“请柬”概念意义,只有把它送到被邀请人的手里,这时的请柬才真正具备了“请柬”概念意义。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丰富多彩概念的变化,概念是分劈、合成、传输、压缩、消退的结果。概念的意义是心智外部客观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内敛性和外延性(Frege 1952)。心理学家通常都从图式(Schema)、范畴、心理方法到文字意义的途径去研究概念。他们认为概念是图式,通过人的直接行为和体验、新的体验同化或者图式情景导致相应图式调节,所以概念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同样的事物对于知识不足的孩童和知识丰富的成年人是不同程度的概念。有“饥荒”经历和没有“饥荒”经历的人饥荒的概念就不一样。“原型模型”认为概念是原型及范畴的大部分共同属性所表征的,强调同一范畴的象似性(Rosch & Mervis,1975),而“经典模型”认为概念是由单一必要和联合的充分属性交叉点所定位的,这些都说明属性、范畴、象似性的心理认知维度不同都可以引起概念的变化。概念成员是由属性网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成员的属性是象似性而非全部成员都具有**的共同属性,所以概念结构并不具有**的非此即彼的边界,概念结构以范畴为基础,概念存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联中。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绪论:我们生活的概念世界
    1.1 概念的体验性
    1.2 概念的范畴
    1.3 概念的可变性
    1.4 概念的可整合性
    第二章 概念整合要素、形式、机理
    2.1 空间、网络
    2.2 框架与心智空间
    2.3 表征、映射、投射
    2.3.1 表征
    2.3.2 映射
    2.3.3 投射
    2.4 类推、非类推、象似性
    2.5 压缩与关系
    2.5.1 变化与压缩
    2.5.2 因果关系
    2.5.3 时间、空间关系
    2.5.4 身份关系
    2.5.5 部分与整体关系
    2.5.6 特征、范畴、意图关系
    2.6 概念整合的基本形式
    2.6.1 非组合性概念整合
    2.6.2 糅合型整合
    2.6.3 截搭型整合
    2.7 意义成因的整合机理
    2.8 比喻的实质意义成因
    第三章 新创结构与新创意义
    3.1 意义的来源
    3.2 新创结构与新创意义
    3.3 新创结构的生成
    3.4 词语与新创意义
    3.5 隐喻与新创结构
    3.6 对语言不完备性的救助
    第四章 隐喻与概念整合
    4.1 对隐喻的传统认识
    4.2 对应连通与整合
    4.3 类推连通与概念整合
    4.4 部分与整体连通的概念整合
    4.5 普通与具体连通的概念整合
    4.6 相关性与概念整合
    4.6.1 相关性与概念压缩
    4.6.2 相关性的几个问题
    4.7 隐喻映射机理与概念整合
    4.7.1 域图式、域范畴
    4.7.2 隐喻关系映射和属性映射
    4.7.3 关系映射、属性映射的局限性
    4.7.4 映射的不对称
    4.7.5 映射与新创意义
    4.8 新奇隐喻、不透明隐喻的整合
    4.8.1 空间维度
    4.8.2 整合机理
    4.8.3 意义成因与映射连通激活
    4.9 概念隐喻争议问题
    4.9.1 语义真值分析的局限性
    4.9.2 隐喻象似性
    4.9.3 属性范畴
    4.9.4 隐喻比较
    4.9.5 映射与理解
    4.9.6 自动利用关联映射
    第五章 形式整合与意义
    5.1 形式和意义
    5.2 语言文字形式和意义
    5.3 字面形式、非字面形式和意义
    5.4 短语结构
    5.4.1 定心结构词语
    5.4.2 向心复合词语
    5.4.3 杂交词
    5.5 《说文解字》的构词理念
    5.6 双动词句
    5.7 语法、新刨、形式
    第六章 诗歌的整合思维
    6.1 诗歌的意象性
    6.2 诗歌整合形式
    6.2.1 图式整合
    6.2.2 映像整合
    6.2.3 拟象整合
    6.3 视觉空间和艺术空间的意义
    6.4 隐喻图像连通
    6.5 形式和意义的映像整合
    6.6 虚空维度与图式化视域
    第七章 文学翻译与整合
    7.1 文字符号意义、原文文本
    7.2 概念整合与译文文本
    7.3 默认值与整合
    7.4 认知参照点与整合
    第八章 概念整合理论的探讨与发展
    8.1 空间维度问题:六空间论
    8.2 整合层序问题
    8.2.1 首序整合
    8.2.2 二序整合
    8.2.3 三序整合
    8.3 有形支点问题
    8.4 心智空间、概念域、多空间模型问题
    8.5 语义域与概念整合问题
    8.6 分解问题
    8.7 人的尺度、分劈、槽孔值问题
    8.8 概念整合控制问题
    8.8.1 约束机制
    8.8.2 “合并”不是“整合”
    8.9 非真实运动和虚像变化问题
    8.10 背景、感情、文化问题
    第九章 概念整合:超越了语言学
    9.1 概念整合给我们的科学启示
    9.2 概念整合和计算机图像传输
    9.3 本体共享知识域的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术语对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