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 作者:戴燕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6418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167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9066418
    • 作者
    • 页数
      167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01日
    • 定价
      ¥1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2008年秋天起,作者在复旦大学用了一个学期,给中文系的研究生开一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专题的课。本书就是这门课的讲义汇编。通过阅读近代以来的这些重要的学术著作,可以帮助同学比较快地接触到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它的历史以及与这种历史形成有关的思想文化背景、它曾经关注过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用的方法,等等。
    文章节选
    1 引言
    在我们目前的文学史学科里面,按照时代划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自成一段。
    这种利用政治上的王朝更迭,来作为文学史单元的切割标准的所谓断代方法,在倡导文学独立,相信文学具有普遍性质,应当能够超越任何国族与政治界限的现代人的眼里,究竟是不是合理,先不去管它。
    在历来的实际研究当中,由于公认能够代表曹魏时代文学成就的一些重要作家,大多仅只活到汉献帝的建安之年,讲这一段的文学史,因而通常总要习惯性地上溯到东汉末期,也就是曹丕尚未登基建立魏国之前,这一点,先也不去说它。
    还有,苏轼表彰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话,把韩愈生活的唐代中期,看成一个文学的分水岭,按照苏轼的意思,就是说,至少也要延长到初唐时期,才能够比较清楚地看见这一阶段文学史的完整脉络,就是这一条,也要先把它放下。
    暂时放下这些疑问,并不是说,牵涉到文学史断代,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史性质的判断、源流的探查、成就的评价,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已经统统被解决掉了,而是说,“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在我们熟悉的学科环境里面,既是权宜的,也是约定俗成的一个专业科目、一个研究领域。总之,是一种通行的称呼,替代它的,大概只有“中古”、“中世”甚或“六朝”这几个名目。
    这是在进入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之前,需要了解的**点。还有需要了解的以下第二点。
    现代人研究古代文学,讲究的是科学。所谓科学,在很多人看来,首先,就是要能够将自己与古代文学区分开来,好像法官办案,时时刻刻跟犯罪嫌疑人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主观介入,防止感情用事,以此来确保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所以,现代一些做文学史的人,特别好讲真伪、讲实事求是,作家的生卒年,要考清楚,作品是不是经过了伪造和篡改,要弄明白,这是进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步。经由可靠的文献与考古资料,还原古代文学的历史真相,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是现代人的追求。
    可是另一方面,通过可靠文献及考古资料还原文学史的真相,也并不就是要将古代文学的面貌,依样画葫芦般地原封不动呈现出来。因为古代跟我们相隔,还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距离,有时候我们说,八世纪的唐诗、十二世纪的宋词并不一定就比十五世纪的明诗、十八世纪的清词离现代的读者更远。当我们面对古代,遥想当初,事实上很难做到无动于衷、铁面无私,毕竟那些逝去的岁月,以及与之相伴的多姿多彩的文学,跟我们有着血缘的关系,我们是它的后裔、它的亲族,因为有它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我们与古代之间,就存在有这样的基因遗传性,这决定了我们和古代的距离,始终也只能是一种在心理上和主观上努力保持的距离,而现代人的研究古代文学,也往往会像子孙后代追忆自己的祖先那样,无可避免地要在叙述当中,渗透感情,表达认同。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现代学术史上之被关注、被研究、被描述,多多少少就是同现代人从这一时期的文学中间,体会到某种关联,寻找到某种寄托,密不可分的。
    2 “选学”的复兴与传统的终结
    近代以来,首开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著述风气的,公推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这部以魏、晋、宋、齐、梁、陈六朝文学为叙述主线的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生前*后一年——1918年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编写的。
    刘师培早年热衷于对满清封建政府的革命,后来改变政治立场,变得保守起来,学术上却日益精进。当他1917年到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虽然已经有陈独秀、胡适这一批人,在《新青年》上号召“文学改良”或“文学革命”,锋芒毕现,然而代表着古文传统的“桐城派”的文学势力,也并没有完全退出当时的文坛及大学。刘师培是隶属扬州府的仪征人。时常惦念着“绍述先业、昌洋扬州学派”(尹炎武《刘师培外传》),以为自己的使命,因而他在课堂上讲授中古文学,首先针对的就是这桐城文派。
    刘师培是希望重新发掘由梁昭明太子萧统提出的“事出干沉思,义归乎翰藻”(《文选序》)这样一个文学思想,同时借由弘扬中古文学的这一传统,来作一个历史的大回转,好跟以“从质舍文”为标榜的桐城派相抗衡。所以,在这部讲义的第二课,他就承接过扬州的前辈学者阮元所提出“文笔之辨”的话题,专门讨论起中古时代“文”“笔”概念的问题。
    他像阮元一样,一面详加梳理和辨析中古时期有关“文”“笔”的众多资料,指出在当时的语境之中,只有“偶语韵词”,方才可以称“文”,但凡“非偶语韵词”,都只能叫做“笔”;而另一面,他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崇尚“偶语韵词”的这种中古文学观念的偏好,同时坚持认为“言无藻韵,弗得名文”,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看法。他还批评桐城派一味尊奉韩愈古文的做法,是误把“笔”,当成了“文”,而以韩愈的古文为文章正宗,恰恰就是“文”“笔”混淆、文学堕落的一个现象。他有一段相当严厉的批评说:
    合前列各证观之,知散行之体,概与文殊。唐、宋以降,此谊弗明,散体之作,亦入文集。若从孔子“正名”之谊,则言无藻韵,弗得名文;以笔冒文,误孰甚焉。又文苑列传,前史佥同。唐、宋以降,文学陵迟,仅工散体,恒立专传。名实弗昭,万民丧察,因并辨之。(第二课《文学辨体》)
    如果我们说,刘师培的这一立场,表现出他仍然还是把自己限定在传统文章学的范围,他对桐城派的意见,也仍然是中唐以后、宋明以来的所谓“骈散之争”的延续,那么,他在讲义的**课《概论》里面,开门见山所谈的:
    物成而丽,交错发形;分动而明,刚柔判象:在物佥 然,文亦犹之。惟是捈欲通情,纮埏实同;偶类齐音,中邦臻极。何则?准声署字,修短揆均,字必单音,所施斯适。远国异人,书违颉、诵,翰藻弗殊,侔均斯逊。是则音泮轾轩,象昭明两,比物丑类,泯踌从齐,切响浮声,引同协异,乃禹域所独然,殊方所未有也。
    此一则明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
    这样一种对有别于“远国异人”的汉语言文字,它的“字必单音”即一字一音的声形特征的认识,特别是对充分利用汉字特点书写的俪文律诗的期待,即所谓“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实际上便反映出,他在20世纪之初讲授中古文学,与历来文章家的骈散之争,事实上又有着根本的区别,这就牵扯到他对民族**之存亡,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其实有着相当深刻的关怀和思考。
    在刘师培这一派“国粹”学家看来,中国当时面临的,不仅仅有“亡国”、“亡种”,也有“亡学”,亦即传统文化迅速坠落以至于彻底消失的危机,在西方文化大潮扑面而来的冲击之下,保存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存学”,于是变成了跟“保种”、“爱国”同等重要的大事情。国学亡,种族与**随之以亡;国学存,种族与**赖之以存。
    那么,什么是国学呢?自然是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承载媒介的汉字,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许多人都意识到,汉字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和西方的文字不同,一直保留着图像的特点,是象形的,而没有变成欧洲的那种拼音字母的形式。用汉字写出的文学作品,因此可以同时诉诸眼睛和耳朵,能够带来视觉的与听觉的双重美感。在刘师培看来,这样的单音节的汉字以及基于汉字特点写成的韵文律诗,理所当然地,是“禹域所独然,殊方所未有的一种中国文化传统。而以汉字书写的“俪文律诗”,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既超越了具体时代、也超越了个别流派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价值的中国文学,能够当得上真正“国学”的名义,代表中国,去与“外域文学”较一短长。
    从这样一个思路和推论中,就能够看到,刘师培之所以刻意标举中古文学,原来还有着超乎与桐城文派相抗衡之上的更深邃的意涵,也可以说,这是他在西潮澎湃的大背景下,刻意选择的一个立场、一种姿态。主张汉字的保存、表彰利用汉字的声韵和形态特点书写出来的中古文学,是由于他相信,只有这样****的文学,才具备与“外域文学竞长”的资格,才有实力让中国文学永远地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而这一点,也正符合“文学史”这一近代学科本身所树立的宗旨和目标,就是利用文学史的书写,来寻求民族**的认同,来凝聚民族精神。
    ……
    目录
    1 引言
    2 “选学”的复兴与传统的终结
    3 平民文学的倡导与乐府研究的兴盛
    4 对外来文化影响的重视与佛教文学研究
    5 对本土宗教的认识与道教文学研究
    6 从替玄学平反到魏晋风度论
    7 附录
    基本阅读书目
    参考论著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