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儿童文学》淘·乐·酷丛书之杨老黑少年侦探系列--地器之谜
QQ咨询:
有路璐璐:

《儿童文学》淘·乐·酷丛书之杨老黑少年侦探系列--地器之谜

  • 作者:杨老黑
  •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ISBN:9787500792482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21
  • 定价:¥1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奶奶和地丁婆婆
    奶奶说:“咱北地凹子里住着一个地丁婆婆。”
    “地丁婆婆是谁呀?”
    奶奶一张口,小白就打断了奶奶的话,着急地问这问那。这是小白五岁时候的事。
    小白的老家在乡下牛屎凹,每年暑期,他都会到乡下老家住几天.小白喜欢听奶奶讲故事。
    奶奶说:“地丁婆婆好大好大,地丁婆婆好小好小;地丁婆婆一会儿是鸡,一会儿是狗,一会儿是风满处走;地丁婆婆勤劳,地丁婆婆善良,地丁婆婆唠唠叨叨;地丁婆婆厉害,喜怒无常,地丁婆婆还有许多法宝……”
    “地丁婆婆都有哪些法宝啊?”小白又打断了奶奶的话。
    奶奶说:“地丁婆婆有一把剪子,一把锥子,一个小顶针,一根绣花针,这些都是地丁婆婆的法宝。”
    “这是你的法宝吗?”
    奶奶正在做针线活儿,小白拿起奶奶针线筐里的小剪子、小锥子、小顶针、小小的绣花针问奶奶。
    “奶奶是凡人,哪能与地丁婆婆相比,地丁婆婆是神,本事大着呢,地丁婆婆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般变化,地丁婆婆是咱这地方的地器。”
    “地器!”小白穷追不合地问,“地器是什么东西呀?”
    “地器,地器就是土地爷、老天爷、武二叔、云姑姑,是保佑咱这一方的神灵,是……”
    奶奶也说不清楚。
    从此“地器”这个字眼在小白小小的脑瓜里生了根,每年他都向爸爸妈妈提出要求回老家,听奶奶讲地器的故事,听爷爷讲地器的故事,听邻居老爷爷老奶奶讲地器的故事。关于地器的故事,说法不同,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听得他如痴如醉。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才知道这些故事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属于民��传说。等他上了中学,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才发现这些民间传说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完全虚空的,而是有实物为证,这些实物就是老家出土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也被老家人称为地器。历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遥远的信息保留在文物上,以民谣和民间故事的形式向外挥发。
    从此小白更加关注历史,关注老家那片沃土。他每年回老家都注意收集地器的故事,记了十几个笔记本。他又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惊奇地发现——牛屎凹竟然是一个古国的都城,这个古国十分神秘,历史典籍对其记录语焉不详,但是,它的地下却埋藏着无数的珍宝,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令人费解,也令人神往。
    小白为家乡而自豪,经常在同学们面前炫耀,给同学们讲家乡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热情好客的乡亲,还学着奶奶的口气,绘声绘色地讲地丁婆婆的故事:
    夜晚,地丁婆婆化为一团黑影,扑噜扑噜吸着薄荷烟,吱溜吱溜坐着萤火虫拉的车,挨村挨户贴着各家的窗户听动静。等听到刚出生娃娃的呱呱坠地声,就赶忙拿出剪刀来,咔嚓剪断娃娃的脐带,用锥子在小肚上锥个肚脐眼,又给他套上小顶针,娃娃就不会再跑了,然后她就放心地回家去。
    白日,地丁婆婆又变成乞讨的老婆婆,拄着拐棍,背着箩筐,挨家挨户去探看,查访秧秧们是否听话。如遇到了不听话的小秧秧,就捉住装在箩筐里,背回大北地,罚他给她挠庠。这痒可不是好挠的,轻点儿要使钉耙,**儿要使弓犁,一阵痒挠下来,少不了耕得二亩地,无不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痛的。如果秧秧都听话,就拍拍色掌,揉揉腰儿,挂起月亮当灯笼,端坐在亮光下,拿出崭新的绣花针,巧巧地绣一床绵软的花锦褥。
    地丁婆婆绣呀绣呀,绣出一片葱心绿;地丁婆婆绣呀绣呀,绣出一片杏花红。她整整绣了一个春天,直把大地绣得五彩缤纷,满目灿烂:有鹅黄的柳枝,嫩绿的禾苗,洁白的梨花,鲜黄的油菜;有紫的芋秧,蓝的马棵,红的大丽,粉的芍药,还有那么多星星点点——叫不出名的小花,一块块,一条条,一片片,花花绿绿,斑斑斓斓的多像一床大锦褥。于是鸟儿飞来了,啾啾溜溜地鸣;牛羊跑来了,咩咩哞哞地唤;人们出村了,欢歌笑语满田间。就连那*懒*懒的小秧秧也一涌儿飞出来了,手持风筝放长线,卧倒滚在河坡上,嬉逐打闹地去抢那花锦褥。这时,地丁婆婆就咯咯地笑着说:“别抢,别抢,这都是你们的啊!”
    夏天来了,老天脾气变得暴躁又古怪,说不准啥时候就要找人的麻烦。因此,地丁婆婆也再没有空闲了,她手里拎着一个又黑又亮的铁棍,时刻警惕地望着老天,严防大山压下来。
    可天空中,哪有大山呢?你若不信就朝南天看,看那一堆堆的云儿吧。
    它们像匆匆急行的人群,像辘辘而行的牛车,像群群奔腾的大象,像蹦蹦跳跳的牛羊。还有那鳞次栉比的庙宇,草木葱郁的御花园,花园内,还有无数身披轻纱、手托彩带的玉女,正轻盈地摇曳着婀娜的身姿,翩跹婆娑地起舞呢。可她们跳啊跳啊,倏地变幻起来,飞快地聚在一起,成了一座草木茂盛的青山,晃晃悠悠地就要从南天上坠下来。
    但,还没等青山落下来,地丁婆婆早已霍地站起,挥舞着手中的赶山鞭,在喊了:
    阿啾——
    阿啾——
    青山走走
    青山走走
    地上有我的村庄
    地丁婆婆声如洪钟,响彻万里,直把青山吓坏了,哆哆嗦嗦地散作翻腾的海浪,奔驰不休的黄河,海浪在狂吼,黄河在咆哮,不一会儿,又突地聚成一座荒山,摇摇摆摆地要从西天坠下来。
    但,地丁婆婆仍不放过。
    阿啾——
    阿啾——
    荒山走走
    荒山走走
    地上有我的牛羊
    地丁婆婆声若大鼎,气冲九霄,直把荒山吓傻了,屁滚尿流地逃散到遥远的天边去游荡。可山神到底不服气,流浪得浑身腰酸腿疼了,于是一下恼羞成怒,一个个变成脸色铁青的黑大汉,骑上奔腾的战马,跨上辚辚的战车,霎时变做一座黑山,不顾一切地向大地冲下来。
    这下,地丁婆婆真的恼火了,只见她声若雷霆地暴吼着:
    阿啾——
    阿啾——
    黑山快走
    黑山快走
    地上有我的秧秧
    这时她又甩起大鞭,轰隆,咔嚓,黑山被打得粉碎,哇啦哇啦放声大哭,瓢泼大雨下起来。
    山神这一哭就没有再停,因此雨也整整下了一个夏天,下满了沟,下满了河,下满了塘,下满了湖。地丁婆婆的锅碗瓢勺洗脸盆都满了。
    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对小白的家乡充满好奇,也对小白的话提出了疑问:
    “你的家乡真的那么神奇吗?”
    小白为了证明他说的都是实话,放暑假的**天就邀请同学们去了省博物馆,省博物馆里就珍藏有来自他家乡的文物。在参观博物馆之前,小白还请爸爸给博物馆的顾爷爷打了电话,请他接待同学们:小白的老爸是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有名的大侦探,业余爱好十分广泛,尤其爱好考古,这一爱好与他的家乡有很大关系。他出生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小镇,耳濡目染,见多识广'自幼对青铜器具有浓厚兴趣。由于经常与博物馆打交道,有很多熟人,顾爷爷就是小白老爸的忘年交。顾爷爷名叫顾真希,博物馆研究员,青铜器专家,多年来致力于牛屎凹出土文物的研究,对牛屎凹的历史*有发言权。
    顾爷爷把同学们**到一个专门的展厅,这个展厅陈列的文物全部来自牛屎凹。博物馆专门为一个小镇开设展厅,可见这个小镇出土文物之丰富,意义之重大。顾爷爷指着橱窗里的文物一一介绍,包括它们的出土时间、生产年代、用途、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等。
    经顾爷爷的介绍,同学们才知道小白的家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竟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以前,人类的祖先就踏上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在这里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用当地粘性很大的黄土泥烧制房屋,建立了功能齐全、规模庞大的村庄——原始**村,以后虽然屡经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和战火的洗礼,仍顽强地延续下来。尤其在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此地为纵横东西,连贯南北的通衢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烽火不断,战争频仍,留下众多的古代遗址和历史遗迹。
    顾爷爷说:“尽管这个小镇在历史上被忽略了,正史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但它辉煌的过去并没有完全湮灭,而是以特殊的形式,即丰富的地下文物和民间故事保留了下来。尽管文物不会说话,民间故事缥缈不定,但如果我们将这些支离破碎的故事串联起来,与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相互印证,基本能勾画出它大致的脉络。”
    顾爷爷在一个展柜前停下来,给同学们**介绍展柜里的一件文物。
    ……
    目录
    奶奶和地丁婆婆
    奶奶来了
    快乐胡二叔
    灵山
    古城•古音•古礼
    爷爷一家
    贵贵爷爷
    哑子和涡涡
    刀先生和玉爷
    考古队进驻牛屎凹
    神秘的墓群
    地器之谜
    保护方案
    文物小贩
    神秘的盗洞
    老黑探长的困惑
    快乐的旅行
    哑子的秘密
    地宫奇观
    大盗秘影
    风雨欲来
    地丁婆婆的生日
    神秘的盯梢者
    特别游戏
    半夜幽灵
    跟踪追击
    阎王爷的毒计
    一个圈套
    真相大白
    地丁婆婆的惩罚
    瓮中捉贼
    *后的谜底
    还有一个谜
    编辑推荐语
    我们在杨老黑的作品看到了神奇,看到了惊险,同时也看到了生活,看到了希望和真诚。 ——张之路 杨老黑,虽然名字叫老黑,人生却洁白无瑕。我惊叹他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推理能力,我读他的书, 一拿起来就忘了吃饭,也忘了睡觉,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他如果去开个侦探公司,一定生意兴隆。 ——沈石溪 这套“少年侦探系列小说”可是**不能错过的大餐,你“品尝”一下,嘿嘿嘿,那叫一个过瘾啊——什么古城、古墓、地宫、暗道、暗器、民间艺人、洛阳大盗……准保能把你看得一愣一愣的。 ——杨鹏 我在火车上听老黑讲过鬼故事,那叫一个吓人,灯都熄了,围着听他讲故事的人惊叫不断却迟迟不愿离去。他这次专门给少年朋友讲的侦探故事,一定更精彩! ——萧袤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