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

  • 作者:檀传宝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3939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64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应当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等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大陆地区的师德现状?如何解决师德建设中的制度、规范、评价问题?如何理解和处理媒体中教师道德形象及其影响等师德建设*突出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紧密结合的方式。
    文章节选
    第二篇 调查报告
    前言 关于师德现状与师德建设调查的说明
    二、相关概念的深度解释——道德、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处于**位置的是“道德”一词,“道德,,依附的对象是教师职业。做这种语词分析的目的在于表明师德这一简称指代教师职业的道德,而非教师的道德。弄清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谈论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但却无时无刻不是在拿“教师道德”说事,不仅造成师德建设力不从心,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也使得很多教师谈“德’’色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立场和内容产生困惑乃至抵触情绪,损害了教师对职业的基本判断和信心。因此,有必要对师德的一些相关概念做一个区分和说明。
    在人们的认识中,道德通常指的是个人按照一定的规矩和规范长期身体力行后在内心有所得的东西,认为“发明本心”、“致其良知”就是道德。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并不仅仅指向内心,其产生、使用和发展始终遵循着两条路线:一条��调道德成为社会的意识形式和行为规范,如传统社会的“三纲五常”;一条强调道德旨在提升个人的品性修为。这就是说道德除了诉求指向自身的“反身内省”,还谋求指向社会的“道德立法”。与西方的道德内涵相比较,这两条路线让中国社会的“道德”一词兼顾了西方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虽然中国自古也有“伦理”一说,但基本限于书面语的使用之中。西方社会中的“道德是指个体品性,是个人的主观修养与探索,是主观法;伦理是指客观的伦理关系,是客观法”。概而言之,西方的伦理是从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伦理的根源产生于社会利益冲突;道德是从个体的角度身体力行,行伦理规范而后有所得,道德的根源在于人心。如此不难看出,中国的道德≈西方的伦理+道德。也正因为此,我们常常在各种场合使用“道德”,而很少提到“伦理”一词。
    ……
    目录
    **篇 专题研究
    **章 教育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
    一、前言
    二、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三、教师伦理与道德的专业特性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讨论的实际意义
    五、结语
    第二章 正确理解当代中国师德
    一、前言
    二、相关概念的深度解释——道德、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三、师德发展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环境中
    四、关于师德崇高性与底线师德的争论
    五、结语
    第三章 师德制度建设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一、前言
    二、师德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师德制度建设的实践路径
    四、师德制度建设的局限与超越
    五、结语
    第四章 师德规范及其建设中的问题与出路探寻
    一、前言
    二、师德规范及其域限
    三、中国大陆师德规范建设中的问题:以师德规范文本为例分析
    四、中国大陆师德规范建设的出路探寻
    五、结语
    第五章 从更高的视野审视师德评价——师德评价元研究
    一、前言
    二、师德评价的结构系统探析
    三、师德评价元研究对师德评价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第六章 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一、前言
    二、媒体中的教师道德形象及其影响
    三、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成因分析
    四、当代媒体文化中的教师道德建设思路
    五、结语
    第七章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视角
    一、前言
    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道德建设的视角之一
    三、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对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教师专业道德建
    第二篇 调查报告
    前言 关于师德现状与师德建设调查的说明
    第八章 师德现状
    第九章 师德建设现状
    第十章 师德现状和师德建设调查的主要结论和研究发现
    附1 学生调查问卷
    附2 教师调查问卷
    附3 家长调查问卷
    附4 访谈提纲
    编辑推荐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干涉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而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等问题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教师伦理等研究领域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