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景教遗珍——洛阳新出唐代景教经幢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景教遗珍——洛阳新出唐代景教经幢研究

  • 作者:葛承雍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ISBN:9787501026982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173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1026982
    • 作者
    • 页数
      173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01日
    • 定价
      ¥5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2006年洛阳新出唐代《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及经幢题记,不仅是千年以前东方基督教人华后的文物证据,而且是见证洛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珍贵的遗产之一。幢记作为一个特殊历史年代的真实记录,为一座古代都城、一种宗教信仰、一个教团活动、一群家族亲友及其墓地守护者都留下了真切地文化信息。它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思索,远比历史故事本身更丰富深远。
    本书汇集了介绍这件景教遣珍价值和学者全方位研究的首批成果,是**本保证**性、原创性和权威性的著作,也是中国学者向没有国界的人类文明所捧上的学术新贡献。
    文章节选
    洛阳新出土大秦景教经幢文初释及翻译
    2006年5月在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经幢是17世纪长安附近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来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经幢的碑文不仅又一次见证了景教在唐代的存在,而且也为其传播的方式和地理范围以及教会的宗教生活和礼仪提供了新的信息。
    自经幢发现以来,中国国内学者张乃翥、罗照、林悟殊(与殷小平合着)、葛承雍等先后发表了他们对它所做的初步考释o。本文正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经幢碑文进行注释和翻译。其目的为抛砖引玉,唤起学术界更多学者对该经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根据张乃翥和罗照对洛阳景教经幢的原始描述以及拓片照片的显示,碑文刻在一个八棱石柱上。柱子底部残缺,棱柱残高为60~80厘米,每面宽为14~16厘米不等。在棱柱的1、2、3、5、6、7面上方刻有圣像。第2、6面各刻有典型的景教十字架,四头宽,中间细。十字架四周用花边衬托。
    ……
    目录
    前言
    跋洛阳新出土的一件唐代景教石刻
    洛阳新出土《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及幢记》石幢的几个问题
    《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全经的现世及其它
    经幢版《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考释——唐代洛阳景教经幢研究之
    幢记若干问题考释——唐代洛阳景教经幢研究之二
    经幢版“三位一体”考释——唐代洛阳景教经幢研究之三
    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洛阳新出土大秦景教经幢文初释及翻译
    洛阳新出大秦景教石经幢校勘
    洛阳景教石经幢出土地的调查
    编后记
    编辑推荐语
    **中外关系史和宗教史专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蔡鸿生:
    作为唐代景教遗珍,洛阳新出的《宣元至本经》及幢记究竟“新”在哪里?如果着眼于时、地、人,似乎可以形成这样的印象:**,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到“会昌法难”前的景教状况,为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续新篇;第二,洛阳的景教是在佛教文化的强势之下生存的,其教阶和礼仪散发出浓烈的佛味,经刻于幢,就是“景”与“佛”的矛盾性结合;第三,景士和信众来自胡姓(米、康、安),其人物称谓和人际关系,隐约表露出洛阳景教还是以华化胡裔为社会基础的。
    近两百年来,唐代景教一直是西洋汉学、东洋汉学和俄国汉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新出的洛阳景教文物,必将促进中外学者的探讨,阐幽发微,使经幢记传递的历史信息充分展现于人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