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普洱茶文化大观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普洱茶文化大观

  • 作者:徐亚和
  • 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806958254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277
  • 定价:¥16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茶园经济模式、园相特征、栽培方法”为依据,**次将云南茶园划分为结构上的四个代级,并详细剖析了各代级茶园的不同特点,使纷繁复杂的云南茶园种植现状清晰地展现出来,为深入认识云南茶园现状理清了脉络和思路。
    本书在系统介绍云南得天独厚的宜茶生态的基础上,**次采用生态经济理论,诠释了不同生态环境下普洱茶的品质特点,为揭秘普洱茶优异品质提供了全面、翔实的理论支持。
    本书**次将云南茶叶“语焉不详”的史料与中国茶脉的演变进行了比照,以更为辩证的思维,大角度、宽视野地揭秘了云南茶史。
    本书详述普洱茶加工过程,以及普洱茶优质化原理,**次提出晒青毛茶干燥中的“光化学反应”理论;**次明确提出普洱茶精制加工中不同级别茶叶筛网的配置规格和长度限制;**次揭秘各种成品普洱茶的拼配比例。
    文章节选
    物态篇 上篇
    第二章 云南茶国代级结构及特点
    第二节 云南**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云南茶树的驯化利用,*初表现为明显的自然经济的痕迹。茶树并未有目的地连片种植成园,而以“茶林混生”的“单点式群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看不出多少有意识的自觉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茶的认识的加深,以几株、几十株种植在房前屋后,或以庭院、耕地围篱的形式种植,孑遗至今。*典型的,当数滇红茶乡凤庆县香竹箐古茶树及其后裔,有着500~600年树龄的茶树被当地茶农用做围篱植物使用。此种现象,在云南主要产茶区里都能看到,茶树虽未成“园”,却已有驯化利用的目的性,茶叶的商品性不是很强,种植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家庭消费,只有少数人家才会用富裕的茶叶进行古老的集��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老茶区的人文经济特点和茶叶种植发展的历史。再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饮茶风气渐盛,以茶交易、以茶交换货币变为可能,科茶有了商品生产的动机,出现了更大面积的种植,几亩、几十亩连成一片,茶树间距五市尺(1.67m)见方,挖穴单株种植,或与其他一些林木混种,同时长成,保留至今,成为云南*古老的茶园结构模式和古老的栽培方法,成为真正孕育云南茶叶种植历史的**代级茶园,面积不足全省总面积的2%,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
    目录
    物态篇 上篇
    **章 茶的起源
    **节 茶树起源
    一、地球陆地与茶树起源
    三、“三江并流”区是茶树的趙**
    三、茶树起源距今不超过1.2~1.85亿年
    四、“同源茶树,隔离分居”现象
    第二节 茶的自然传播
    第三节 茶的发现及利用
    一、“神农”说不可信
    二、茶的生吃时代
    三、茶的熟吃时代
    四、茶的**时代
    五、茶的饮用时代
    第二章 云南茶国代级结构及特点
    **节 云南茶树资源及古茶树
    第二节 云南**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一、两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二、普洱市**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三、临沧市**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四、保山市**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第三节 云南第二代级茶园及其特点
    一、云南第二代级茶园出现的时代背景
    二、云南第三代级茶园的特点
    第四节 云南第三代级茶园及特点
    一、等高条植茶园
    二、矮化密植速成
    第五节 云南第四代级茶园及特点
    第三章 云南生态资源与普洱茶品质
    **节 云南光照资源与普洱茶品质
    一、不同光质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二、光照强度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三、光照时间长短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云南热量资源与普洱茶品质
    一、气温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二、地温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第三节 云南水资源与普洱茶品质
    一、降雨量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二、空气湿度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云南土壤类型与普洱茶品质
    一、高产茶园的土壤特征
    二、云南茶园土壤类型与普洱茶品质
    三、高优生态茶园
    第五节 云南地形地貌与普洱茶品质
    ……
    第四章 中国茶脉与普洱茶
    第五章 普洱茶优质原理与技术
    情态篇 下篇
    第六章 普洱茶品饮·鉴别·欣赏
    第七章 普洱茶箬包瓮贮的意蕴情结
    第八章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
    第九章 中国茶文化与普洱茶道
    第十章 茶马古道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