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茶具流变图鉴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茶具流变图鉴

  • 作者:郭丹英 王建荣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1972944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158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茶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是饮茶**之器;又富艺术之美,可供人们欣赏把玩。从古至今,茶具都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本书以茶具的流变为顺序,结合历代的饮茶方式,对茶具种类、材质、造型、功用等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对茶文化爱好者认识、鉴赏、收藏茶具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文章节选
    **章 茶具的起源和历史
    茶与茶具的渊源
    茶树起源于中国,在地球上生长已有几十万年的时间。茶早期又被称为“荼”、“茗”、“茆”等。关于茶的发现,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将它归功于神农氏。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根据这一记载,可知中国茶的源头在神农氏那里。神农氏是上古传说中的一位圣人,他发明了耒耜,教人农耕,据《周易.系辞下》中记载:“包牺氏(即伏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神农氏还遍尝百草,挑选出适合人们种植的植物,在尝百草的同时还发现了茶这种可以**的神奇植物。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此可知,茶叶的**功能是由神农氏尝遍百草后发现的。
    早期人们对茶叶的认识仅停留在**价值,多将茶作为中药服用,所以也没有专门的茶具。早期的陶罐、陶钵以及商周时期用来盛放物品的青铜器皿等,均可被当成茶具。
    关于饮茶的起源,影响较大的是秦汉时始于巴蜀一说。巴蜀产茶历史悠久,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顾炎武也在他的《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这里指出各地饮茶是在秦国灭掉蜀国以后逐渐盛行起来的。古代巴蜀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根据西汉时期的史料及同时期文人作品可知,西汉时期,成都及其附近一带是我国茶叶的消费**,很可能已是*早的茶叶集散地。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巴蜀仍然是我国茶叶牛产和加工的**。
    ……
    目录
    **章 茶具的起源和历史
    茶与茶具的渊源
    从混用到专用茶具
    早期的青瓷茶具
    第二章 唐代完备的组合茶具
    《茶经》与系列茶具
    宫廷特色茶具
    名窑茶具
    唐人诗画中的茶具
    第三章 从穷极精巧走向朴实的宋元茶具
    宋元茶事与茶具
    宋代典型茶具与《茶具图赞》
    宋元名窑与茶具
    宋代诗画中的茶具
    元代壁画中的茶具
    第四章 丰富多彩的明清茶具
    明人茶事与茶具
    清代宫廷茶具
    清代民间茶具
    特色茶具
    景德镇瓷茶具
    紫砂陶茶具
    其他材质的茶具
    第五章 异彩纷呈的近现代茶具
    近现代茶具种类
    近现代茶具的器型
    经典的紫砂茶具和景德镇陶瓷
    近现代名画中的茶具
    编辑推荐语
    一本实用的茶具识别、鉴赏、收藏指南。
    涵盖了茶具的起源、发展、种类、鉴赏、收藏等内容。
    以图赏器,以文识具,图文并茂,简明易懂。
    240幅精美图片,以图说方式,帮您识别、鉴赏、收藏茶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