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翦伯赞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翦伯赞传

  • 作者:张传玺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030653
  •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01日
  • 页数:601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传是较详细地介绍翦伯赞一生的一本传记,许多史事过去鲜为人知,极富传奇色彩。
    翦伯赞,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是一位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无产**革命战士,**的马克思主义哈尔滨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远祖世居今新疆地区,元朝内迁,明太祖赐姓翦氏,定居湖南。翦伯赞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参加北伐,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前、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在上海、南京重庆、香港等地从事统战和理论宣传工作,并为新史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传史料翔实,观点鲜明,文字流畅,对史学界、文化界、大中学校师生及社会人士等都都有阅读价值。
    目录
    周一良《翦伯赞同志学术纪念会开幕词》(代序)
    邓广铭《在翦伯赞同志学术纪念会上的讲话》(代序)
    自序
    **章 民族、家庭,学生时代(1898以前-1920年)
    1、溯族源,西州畏兀儿
    2、赐翦姓,武陵桃花源
    3、纳贤妻,武昌学高商
    4、逢季世,毕业即失业
    第二章 丧妻、留美,归国、愤时(1921-1926年)
    5、悲弃养,李守箴西归
    6、托抚育,戴淑婉填房
    7、求深造,留美复归国
    8、"三一八",怀怒奔广州
    第三章 投身北伐,参加反蒋(1926-1931年)
    9、为策反,晋绥入虎穴
    10、逆叛逆,退出国民党
    第四章 反帝反封,寻找革命(1928-1937年)
    11、辩社会,北平参"论战"
    12、编《丰台》,天津陷囹圄
    13、搞统战,南京依覃振
    14、促和谈,国共会金陵
    15、批胡适,加入共产党
    16、抗日寇,衔命回长沙
    第五章 回归湖南,发动会战(1937-1940年)
    17、创两会,动员齐抗战
    18、卫红旗,坚持编《中苏》
    19、迁沅陵,斗争求团结
    20、赴国难,关怀并激励
    21、讲唯物,撰《历史哲学》
    22、补"代序",遭焚书之火
    23、战涂浦,盛夏逐托派
    24、脱虎口,寒夜觅孤舟
    第六章 转移重庆,艰苦战斗(1940-1945年)
    25、红岩村,有路再请缨
    26、歇马场,无畏又试笔
    27、剖"实验",二批胡适之
    28、讲国史,下塌冯玉祥
    29、壮士气,论学天官府
    30、悼挚友,遥祭董维键
    31、战恶浪,同舟结硕果
    32、会群贤,争鸣赖家桥
    33、运雄笔,溽暑著《史纲》
    34、表壮心,决定"自己路"
    35、《桃花扇》,南明比国府
    36、粤汉路,"胡马渡衡山"
    37、育英才,两临古圣寺
    38、添情趣,再赠美国烟
    39、传郭诗,白薇访翦老
    40、讲复旦,当局扣宏文
    41、争时间,增广讲演稿
    42、蔑王法,且掷《史料学》
    第七章 反对内战,争取民主(1945-1946年)
    43、宴覃家,两陪毛主席
    44、证子婚,喜请冯将军
    45、开政协,民盟聘顾问
    46、明是非,著论辩"正统"
    47、迁半山,陶圣办大学
    48、《泌园春》,郭老探病人
    第八章 再回上海,扩大战争(1946-1947年)
    49、困黄浦,传媒惊故旧
    50、放悲声,抱病殓陶子
    51、怀旧事,著文抒衷曲
    52、送亡友,扶枢归晓庄
    53、继陶业,大孚犹"大呼"
    54、寿朱德,革命再革命
    55、抗暴行,怒斥美国佬
    56、反复古,三批胡适之
    57、送催妆,初老嫁义女
    58、晋五十,田汉赠勉诗
    59、赞学潮,坚决反内战
    60、讲大夏,国特紧跟踪
    第九章 转战香港,革命到底(1947-1948年)
    61、走香港,另开新阵地
    62、访亚子,趣说做诗
    63、寿初老,闻鸡共起舞
    64、聘达德,课堂论古今
    65、探古迹,扬帆舶寮岛
    66、编《史地》,受聘《文汇报》
    67、述国情,寄书冯玉祥
    68、申壮志,赠画翦伯赞
    69、惊噩耗,电唁李德全
    70、忆往事,追怀冯将军
    71、告老蒋,别想"南北朝"
    72、伤末帝,只有"四条脚"
    73、流动多,《史纲》三辍笔
    74、故国好,辽东转胶东
    第十章 胜利归来,筹开政协(1948-1949年)
    75、李家庄,初沐新雨露
    76、北平城,再会老战友
    77、乐教育,应聘燕京大
    78、争和平,出使布拉格
    79、编《丛刊》,勿忘百年耻
    80、筹政协,共建新**
    第十一章 改旧史学,创新史学(1949-1956年)
    81、大一统,会《各族传记》
    82、便学界,撰《历史年表》
    83、进北大,戮力建新系
    84、结同心,共树好学风
    85、变立场,明观点方法
    86、评古人,看历史条件
    87、释"毛著",闻用"让步"说
    88、撰《概要》,再用"让步"说
    89、赴莱登,出席汉学会
    90、谈学术,交流见斗争
    91、访日本,倡"和平共处"
    92、泯恩仇,勿"同室操戈"
    93、怀桑梓,老大探故里
    94、赴巴黎,再会汉学家
    第十二章 消极"运动",积极建设(1957-1961年)
    95、赞"早春",前程花似锦
    96、反"右派",惠人指"迷津"
    97、参"双反",引火烧"五气"
    98、批《史纲》,忍辱拔"白旗"
    99、正观点,替曹操翻案
    100、抓教学,补理论、史料
    101、逆潮流,创"古籍"专业
    102、受新命,编"通用"教材
    103、撰《纲要》,试审"跃进本"
    104、求经验,喜跋《通鉴稿》
    105、"聚餐会",有心做好事
    106、谈《史稿》,不意中祸根
    第十三章 访问内蒙,促进建设(1961年)
    107、设"史委",强化民族史
    108、访内蒙,讲学青色城
    109、壮远疆,观乌兰察布
    110、吊青冢,赞出塞昭君
    111、访包头,登临赵长城
    112、过大同,寻觅旧踪迹
    113、阿什河,怀古会宁府
    114、兴安岭,参观海拉尔
    115、锡尼河,作客蒙古包
    116、达赉湖,遐想民族史
    117、阿里河,探亲鄂伦春
    118、布特哈,小住扎兰屯
    119、道东北,游龙沙、辽塔
    120、宿山庄,赞康乾"圣武"
    第十四章 坚持马列,反对极左(1961-1963年)
    121、史学会,谈《初步意见》
    122、姑苏城,审《纲要》初稿
    123、苏师院,讲《几个问题》
    124、上社联,论"民族关系"
    125、鸡鸣社,冷评陈后主]
    126、梅花岭,墓表史可法
    127、党代会,倡"高举马列"
    128、基本功,要"首重理论"
    129、下广西,贺建史学会
    130、游桂林,歌颂江山娇
    131、开灵渠,始皇奠南疆
    132、倡"三基",理论为关键
    第十五章 横眉冷对,不屈不挠(1963-1966年5月)
    133、造罪名,揪"历史主义"
    134、批忠王,凑"**斗争"
    135、庆元旦,师生同欢乐
    136、编《史纲》,孤灯犹煎熬
    137、"让步论",谁是***
    138、《海瑞》戏,原有倡导人
    139、谈"清官",关锋设毒计
    140、点翦名,戚氏抢首功
    第十六章 坚持真理,舍生取义(1966年6月-)
    141、打砸抢,燕园闹"文革"
    142、"给出路",主席解倒悬
    143、抗逼供,翦老死大义
    144、雪沉冤,小平亲批示
    145、八宝山,亲朋齐致哀
    146、"告乃翁",时和玉树荣
    附一 翦伯赞大事年表 张怡青
    附二 翦伯赞著述目录(校订)杨济安
    翦伯赞著述目录(增补)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