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家.独生子女.儿童观——对北京市儿童生活的调查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家.独生子女.儿童观——对北京市儿童生活的调查研究

  • 作者:(日)林光江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89830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 页数:313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在北京市进行的较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和颇为深入的社会学观察与人类学访谈,在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展开了关于城市独生子女的教养环境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儿童观”的变迁等论述,从而为中国的儿童社会学和有关儿童问题的人类学研究拓展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文章节选
    **章 导论
    从中国开始实行“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如今,在中国政府的这项基本国策的影响下出生的一代人已经进入了成人社会。由于这项基本国策在城市实行得非常彻底,所以,中国城市社会里的独生子女群体和独生子女家庭就成为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基本社会事实①。另外,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这30来年又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变迁的时期。也就是说,人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交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代独生子女赖以成长的复杂的宏观社会环境。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城市儿童的成长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社会中,与儿童教养密切关联的各个社会实体,如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大众媒介和商业组织等等,在城市
    儿童的成长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中国社会的各个子系统在对城市儿童成长加以影响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可能的社会对策是什么呢?以上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外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的关注,而本书所要讨论的也正是这些*基本的问一题。
    **节 变动中的儿童教养环境
    中国社会中的种种社会事实和社会进程,目前几乎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即它们所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处于急剧社会变迁之中的社会环境。在儿童教养方面也不例外。除了**人口政策的选择造成了独生子女家庭在城市的盛行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城市化本身对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城市中的核心家庭占**优势,看到了儿童早期教育观念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投入的猛增,看到了学校作为学龄儿童社会化场所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也看到了新兴市场力量以儿童为对象的商业促销行动。除此之外,具有深厚家庭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也将以世代之问的文化冲突的形式,构筑起当代中国儿童教养环境的文化基础。 在这一节中,笔者将对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儿童教养的宏观环
    境,作一个全面的考察。
    一、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
    笔者认为,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儿童教养环境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力量就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中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意味着独生子女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不仅是人口学意义上的人口转变,更深+层的本质可能在于它所引起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变,尤其是家庭结构、儿童社会关系以及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预期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1.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
    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确实有实际困难(包括独女户),要求生育二胎的,可以间隔一定年数以后生第二胎②。可见,就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分割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在城市的执行更为严格。
    中国之所以采纳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因为中国总量过于庞大的人口对资源如耕地、能源和住房等的压力十分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随着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不断升高,从而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有关中国人口从1953到2008年的增长趋势,参见附录一)。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关于**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的报告》中已经提到:“中国农民对生儿育女的事情是很高兴的,喜欢多生几个孩子。但是,这样一个增长率的供应问题,却是我们的一个大负担。”在1956年《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他又指出,“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很好地教养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③。可见,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主要是针对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口总量过大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下面,笔者将要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情况(以下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摘自彭珮云 1997)。
    1953年8月,政务院指示**卫生部帮助群众节育,并批准了卫生部制定的避孕及人工流产的办法。1954年12月,国务院又召开节制生育问题座谈会,会后成立了节育问题研究小组,提出了开展节育工作的若干对策④。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高国务院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这个**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这是**次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新概念。
    1960年,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发展纲要》的第二十九%条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逐步推广人口与政策的工作。
    1973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成立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通知》,控制人口增长的活动逐渐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的人口政策遂正式开始形成。同年12月,该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国**次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会议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晚”是指男25周岁以后、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是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是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这一政策要求,使**宏观的人口计划指标得以具体化。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提倡和推进计划生育。同年6月,国务院新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召开**次会议,提出了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好一个、*多两个”的要求。
    1979年1月,国务阮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召开全国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会议指出,今后要提倡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好一个,*多两个,间隔三年以上;对于只生一胎,不再生第二胎的育龄夫妇,要给予表扬;对于生第三胎和三胎以上的,应从经济上加以必要的限制。
    1980年中共**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该信中明确指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年年初,全国正式颁发《独生子女证书》,标志着“独生子女”这个新名词,作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的法定表述而得到确认。
    由于过度紧张和急迫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实际的执行中出现较多的问题,1984年中共**发出了《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在《汇报》中指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当前主要的是:(1)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第二胎……(4)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问题,要规定适当的政策。可以考虑人口在一千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二胎,个别的可以生三胎,不准生四胎”。这意味着对生育二胎的限制有所松动,以缓和各种尖锐的矛盾,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生育。(郭志刚、刘金塘、宋健,2001)
    1991年中共**、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从而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更加完整的提法,即“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以后生第二个孩子……在少数民族中……具体要求和做法由各自冶区或所在省决定。”
    由上所列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施过程可见,中国政府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地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中国计划生育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致使保持和进一步发展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中国的计划生育与西方的家庭生育计划的主要区别在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和要求,带有较大的强制性,人口计划类似指令性计划⑤。在目前的经济制度已不再是“计划”体制的状况下,中国也许很有必要让公民重新认识,为什么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有一些人以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育可以自由。中国*近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中国人口多,基数大,增长依然很快,所以控制人口仍然是中国政府倍感压力的很突出的问题。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那么产品、资源的不足和人口相对的过剩会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增多,如生活水平相对降低、失业率提高等。相反,人口与经济之间如果能够实现比较协调的发展的话,整个社会就可以继续稳定向前发展。
    另外,中国的计划生育还有一个从单一的政府控制逐渐向结合经济手段控制的转变⑥。**和各级政府都实行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奖励一胎家庭,处罚多胎家庭。相对来说,这种措施比较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例如,较富裕的家庭可以要求生育多胎等,这种问题实际上只能通过继续对公民进行思想工作才能解决⑦。
    ……
    目录
    序言 周星
    **章 导论
    **节 变动中的儿童教养环境
    一、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
    二、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趋势
    三、独生子女问题,还是儿童教养问题?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独生子女
    二、儿童
    三、儿童观
    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二、本书所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第二章 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城市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状况
    **节 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对北京市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
    第二节 城市儿童的生活时间表
    第三节 城市儿童所受到的家庭照顾和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四节 城市儿童的消费结构
    第三章 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
    **节 城市儿童所处的家庭氛围
    一、北京市独生子女家庭的背景特点家长、家庭结构和家庭经济条件
    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以决策参与度作为测量指标
    三、城市儿童家庭内部互动情况分析代际互动和隔代互动
    第二节 谁教育孩子
    第三节 教些什么
    一、教养与规矩
    二、兴趣爱好培养
    三、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辅导
    第四章 望子成龙:家庭的儿童观
    **节 抚养“小皇帝”?
    一、爱还是溺爱?
    二、为何“侍候”?
    三、“小皇帝”的行为
    第二节 教育:投资竞赛和管制过剩:
    一、智力投资
    二、学习管制
    第三节 父母预期
    一、生活: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二、理想:替自己实现未了的心愿
    第四节 男孩与女孩:性别评价
    第五节 变迁中的儿童观和儿童的两难困境
    第五章 城市儿童的在校教育
    **节 学前教育——幼儿园的生活:学校生活的准备
    一、幼儿园作为儿童社会化空间的重要性
    二、幼儿生活的作息袁
    三、幼儿教师眼中的城市儿童
    四、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接轨
    第二节 小学生活
    一、小学生活的作息表
    二、课程设置
    三、小学教师眼中的城市儿童
    四、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变化
    五、学校、老师与家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
    第三节 儿童初级教育的跨国经验比较
    一、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
    二、中日两国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对比:20世纪80年代
    三、中日两国初级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20世纪90年代
    第六章 学校的儿童观
    **节 政府与学校
    一、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课程改革
    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二节 办学理念
    第三节 校际竞赛与教学质量
    第七章 **的儿童观
    **节 儿童与**
    一、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儿童及其所处地
    二、儿童文学与**的儿童观
    第二节 针对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节 针对儿童的接班人教育
    第四节 超越家庭、超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儿童教育
    第八章 大众传媒、游戏与儿童观
    **节 “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儿童
    一、少年儿童节 目的现状
    二、党和政府的指导
    三、专业人士在制片上的立场
    四、儿童与电视节 目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游戏与玩具的变迁
    一、游戏的定义和特征
    二、游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游戏的变迁及其影响
    四、新的游戏和儿童观
    第九章 当代社会转型下的儿童观
    **节 中国传统儿童观的诸观念
    一、“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把儿童看成一种工具
    二、“多子多福”:多胎生育的追求
    三、“重男轻女”:性别偏好
    第二节 当代社会转型对儿童观诸观念之变化的影响
    一、家庭儿童观的变迁
    二、学校儿童观的变迁
    三、**儿童观的变迁
    四、大众传媒儿童观的变迁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儿童观变迁
    一、市场化与儿童观的变迁
    二、国际化、城市化与儿童观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人口增长趋势
    附录二:日本社会的低出生率及其社会后效
    附录三:2001年北京市各区小学概况
    附录四:北京市小学和学前教育规模的变化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