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未来的亚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未来的亚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作者:(美)罗奇 束宇 马萌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17404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01日
  • 页数:344
  • 定价:¥4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为过去这十年中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快,同时也是*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亚洲各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代。但是我们看到发展中亚洲所享受到的新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牢固的根基。随着2008年进入尾声,这个区域中的大多数**经济增长放缓,有的甚至直接陷入了衰退。亚洲各国不仅不具备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疲软趋势“脱钩”的能力,反而由于其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变得比十年前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市场绑定在了一起。曾经一度光明灿烂的前景变得晦暗难测。投资者们、商人们、决策者们、以及政治家们都需要更深入的挖掘这个至关重要的区域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挑战、机遇、及风险。
    在《未来的亚洲》一书中,摩根士丹利的亚洲区总裁史蒂芬•罗奇从本次金融危机入手,结合全球化论战的大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在平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同时分析了中美在贸易政策方面的矛盾。在全书中他还加入了对日本、印度、及韩国等**面临的挑战的分析。根据从既往的经验教训中获得的知识,作者在全书的总结性章节中,就实现所谓亚洲的世纪所要做出的努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揭示出进行宏观风险评估其实是理解未来亚洲发展的潜
    文章节选
    **章 陷入危机的世界
    对全球经济的展望
    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繁荣时期之后,全球经济将在未来面临严重的问题。这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投资者都可能会是一个令其十分吃惊的现象,因为他们都指望着经济繁荣能一直持续下去。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世界上*大的经济体将面临又一次的后泡沫时代大调整。这一次,破灭的是美国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只不过是巨大的冰山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尖角,这座巨大的冰山就是全球经济史上****的、由依赖资产的美国消费者促成的消费狂潮。7年前,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引发了商业资本投资的衰退,进而拖累美国和全球经济都进入一次较为缓和的衰退期。而这一次,后泡沫时代大调整看来将冲击美国的居民消费领域,目前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其GDP的72%,是7年前资本投资领域占比的5倍还多。由此来看,我们面临着比7年前大得多的问题,这对美国和世界其他**来说都意味着更严峻的挑战。
    我们所见证的不仅仅是全球经济周期可能再次进人低谷的过程。后泡沫时代的调整还要求各国**银行必须对已经过时的、以**通胀为目标的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它同时还对政府对以资产为依靠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认同提出了挑战。次贷危机的放射效果现在才开始逐步释放,正如同由这场危机引发的大讨论也才刚刚拉开帷幕。
    美国消费者的谢幕
    在过去的11年中,美国消费者一直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需求主体。伴随着1996~2006年间年均4%的实际消费增长,美国消费总额在2007年达到了9.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19%(此数值按市场汇率换算得出)。
    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增长通常受两个因素的驱动——个人收入和财富积累(见图1.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个人收入为经济增长提供的动力逐渐减弱,同时财富效应作为一股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成功地推进着美国消费的增长。在当前这种经济扩张模式之下,财富效应推动消费的现象更为明显,因为目前就业情况普遍低于应有的标准,与之相呼应的实际薪酬水平也几乎没有得到提升,这两种情况都阻碍了个人收入推动消费的势头。由于这种市场状况,在这段长达69个月的持续增长期结束之后,私营企业员工薪酬——即美国经济中*广义的劳工收人计算标准——实际上仅增长了17%,或者说这是在进行通胀调整之后得出的数字。与美国所经历的前4个经济周期的同期相比,不仅在总量上少了4800亿美元,从比例上说更比不上之前平均28%的增长率。
    由于个人收入没有增加,美国消费者只能转而依靠不断增值的资产——主要是个人住房,来为欣欣向荣的消费行为提供资金支持。根据美联储的预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2001年占个人可支配收入3%,而到2005年迅速增长到了9%——这些贷款增量足以抵消由个人收入增量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就保证了美国消费市场能维持快速增长。依赖资产的美国消费者在当时看来是如此势不可挡。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个人收入和财富积累这两股力量都承受着越来越紧迫的市场压力,消费者对此别无选择,只能减少消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本身就已经低于应有标准的个人收入水平,将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生产和就业模式调整的浪潮中被进一步挤压。2007年8月和9月,私营企业非农雇员职位在这2个月中仅平均增加了52 000个,与过去24个月以来平均每月增加157000个相比,实实在在地降低了2/3。更加可怕的是,住房建筑业所需人力的大幅减少也会严重减少新兴就业机会。住房建筑业目前的就业比例仅比*好时期下降了5%,而新建住房的开工比例则下降了40%:可以预见,用人趋势与行业发展态势同步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因为住房建筑业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性较强的行业,现在它更成为一个让人感到无比压抑的行业。
    再者,此次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彻底粉碎了消费者依赖的财富效应。美国房价上涨的幅度由2005年中期鼎盛时的13.6%骤然下降至2007年中期3.2%的水平。考虑到全国市场上庞大的待售房屋的供应量,我预计美国住房价格在2008年和2009年都将出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在这美国当代经济史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案例。作为这种现象的折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出现了下跌,2007年第二季度时已经回调到了占个人收入5.5%的水平,回溯到了自2001年该比例被抬高之后约一半的水平。次贷危机的蔓延只会进一步强化这种发展态势——继续给住房抵押再融资施加压力,并同时**美国住房所有权人进一步支取住房产权抵押贷款的能力。
    在个人收入和财富积累两股支撑力量都被重压的情况下,存款不足且过度负债的美国消费者将无法维持过度消费的增长势头。美国过去从占其GDP总量72%的个人消费中撷取了不成比例的高回报(见图1.2),一旦美国消费者偃旗息鼓,**经济将面临不断增长的衰退风险。很不幸的是,由于全球经济仍然以美国为**,其发展前景将很可能与美国一致。
    不要指望与全球脱钩
    美国消费者的谢幕使得世界经济的前景显得困难重重。这个结论很显然与“全球脱钩”(global decoupling)的趋势形成悖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世界经济已经达到了能够与美国经济的起伏相分离的程度。
    全球脱钩的理论是建立在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上的。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世界中,跨境贸易联系变得日益重要,这使得真正实现全球化还是全球脱钩、各自为政成为一对长久对立的矛盾。需要承认的是,*新公布的数据对这种对立的趋势提出了质疑。从整体上看,自从美国2006年GDP增速减缓以来,世界其他各国依然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美国*初的经济放缓几乎是完全受制于住房建筑业的停顿而产生的,而住房建筑业只不过是美国经济体系中全球化程度*低的一个行业。如果我的预测是正确的话,个人消费现在也开始随之减缓,而这个现象将会影响到美国经济体系中全球化程度*高的部分。我也完全有理由预测,一旦美国全球化程度*高的部分受到冲击,世界其他**都将随之感受到比目前的情况严重得多的后果。
    这一点可能对亚洲各国尤为适用,因为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快的区域,同时也是很多人预测会率先实现全球脱钩的区域。但是,正如图1.3所示,发展中亚洲的宏观经济结构仍然与出口导向型经济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以区域整体来看,在过去25年中,其出口额占GDP的比例翻了一番,从1980年低于20%的水平成长到今天的45%还多。与之相呼应的,亚洲的国内个人消费支出(也就是能够支撑亚洲实现全球脱钩的经济成分),占其GDP的比例在同一时期内由67%降至50%。
    我们也不会看错出口导向型的亚洲经济所依赖的外部市场。美国就是其首当其冲的贸易对象,中国目前的出口总额中有21%是与美国达成的。我们承认*近几年,亚洲的贸易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使得亚洲实现全球脱钩变得更为可行。但是这种区域内整合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以中国为**的泛亚地区供应链的发展,**是以美国消费者为终端客户。这意味着,如果美国消费者像我预测的那样放缓消费的话,亚洲将蒙受巨大的打击——跨境贸易供应链使得各国长期存在的弱点进一步暴露出来,这也将使人们对全球脱钩的理论产生更多的质疑。
    美国个人消费增长势头的下滑对亚洲各国的影响将是不均衡的。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经受住这次打击。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可能从11%减缓到8%,这对任何一个**来说都不能称为灾难,何况这种发展速度与中国政府近年来推行的经济降温政策是一致的,正好帮助其达成了目标。亚洲其他**则不可能享有类似中国这样的缓冲垫。因此,美国经济下滑将给这些**造成更大的冲击。在这方面日本尤其突出,如果美国主导的外部需求急剧下滑的话,日本年均2%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不足以抵消其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对日本向中国的出口造成致命打击。比日本情况稍好一些的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则可能受到美国和中国大陆经济放缓的夹击。至于亚洲其他**和地区——特别是印度和东盟**——其主要经济增长指数都表明其可以经受住美国消费减少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曲解摆在眼前的事实:与投资者和决策者普遍持有的乐观看法相反,亚洲经济增长的动力实际上在美国实体消费大规模下降的情况下将会显得脆弱易伤。
    央行的大失败
    *近的一系列事件并非偶发的独立性事件。实际上,这是7年内第二次泡沫经济的破灭,其发生和发展已经给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两次泡沫经济的过程中——2000年的股市泡沫和2007年的信贷泡沫——各国央行都在关键时点无所作为。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全球化进程,其*显著的特征就体现为货币规范的缺失。各国央行没能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也没能为一个越来越依赖资产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保障。
    ……
    目录

    导言
    **章 陷入危机的世界
    对全球经济的展望
    转危为安
    应对一次与众不同的衰退
    2008达沃斯年会日记
    双泡沫迷局
    即使*坏的时期已过去——仍需要小心余震
    后泡沫世界的陷阱
    恐慌2008:不应再找替罪羊
    全球危机的全球化解决方案
    美联储政策职权的转变
    奥巴马新官上任该烧的三把火
    濒死的消费
    后泡沫时代全球面临的难堪现实
    后泡沫时代的全球商业周期
    美国的日本综合症
    资本主义何去何从?
    在过度消费时代终结之后
    老调重弹
    大萧条的老路
    第二章 全球化论战
    开放式宏观经济
    全球化的主战场
    全球经济增量
    乞丐无权挑食
    另类全球化的危险
    坏点子与构建新的全球政策结构
    多哈回合谈判无足轻重
    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陷阱
    撞上金砖之墙
    借力全球化东山再起——日本带头,德国跟上
    劳动者与资本家之争
    全球各国的经验教训
    从全球化倒退到本地化
    全球化把发达**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货币汇率问题
    全球储蓄构成的转变
    第三章 中国的再平衡之路
    中国的再平衡挑战
    中国降低商品消耗
    规模效应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重大矛盾
    中国制造的软着陆?
    关于中国企业利润率的论战
    中国选择优质发展
    一场再平衡的攻坚战
    一石二鸟
    “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中国的全球挑战
    消费拉动的增长是中国的**出路
    中国的宏观任务
    中国的悖论
    第四章 泛亚区域面临的挑战
    未来的亚洲
    日本制造的再平衡?
    从北京到迪拜
    亚洲的两大经济体
    金正日对全球化的助力
    日本缺失的一环
    印度开始上路
    起重机林立的迪拜
    亚洲“脱钩”之梦难以实现
    韩国的考验
    亚洲的政策陷阱
    亚洲式的自满
    开局的结束
    亚洲的另一记警钟
    印度的良性循环
    亚洲重返跌势的危险
    第五章 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
    危险的滑坡
    走上保护主义的不归路
    关于美中贸易政策的论战
    谁补贴了谁?
    保护主义的威胁——过去和现在
    保护主义幽魂再现
    中国的步伐,美国的焦虑
    贸易摩擦的政治博弈
    对美国和中国的一记警钟:共生关系的考验
    后记
    资料来源
    致谢
    译后记
    编辑推荐语
    此书从亚洲的视角审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问题。其全景式的分析和卓有深度的见解,为关于亚洲未来发展前景的大讨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且身为知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权威不容质疑。他不仅对亚洲有着深刻的洞察,同时对不同的行业都有深厚的了解,而且他还秉持了非常开放的思维。在本书中,史蒂芬生动地描述了亚洲的变迁,并深度挖掘了引发这些变迁的根本原因。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亚洲各国指明了在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强调了亚洲各国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力。亚洲在重塑“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的进程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这本书正好为我们阐释了这种重塑的过程是怎样展开的。 ——朱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史蒂芬·罗奇在此书中阐述了他对亚洲与全球化的真知灼见——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阅读此书,而且此书也应成为决策者和经济学家的必读书。 ——杰弗里·加藤 原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史蒂芬·罗奇一直是世界经济评论家中独树一帜的。他是极少数曾对以负债推动的“赌场式”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提出过警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预言终于在2008年成为了现实。在他的新书当中,他又发出了另一个警示。因为亚洲井喷式的增长是对亚洲与全球经济大融合的一次“豪赌”,所以史蒂芬·罗奇认为,当全球经济步入衰退时,亚洲的增长也必将不可持续。 亚洲各国需要全面推行再平衡其经济结构的各种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其显著的增长。而他在书中警示,推行这些措施将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那些相信亚洲已经与全球经济“脱钩”的人们来说,史蒂芬·罗奇的这本书不可不读。 ——彼得·诺兰 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教授 关于亚洲是否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的论战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史幕芬·罗奇对这种盲目的信仰提出了挑战,并且以自己的见解为中国及亚洲其他**开出了良方。实践他的建议,亚洲就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动力。 ——劳拉·泰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罗奇在亚洲以*好的视角审视了这次危机。他通过经济与商业的综合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警告我们全球化是脆弱的,我们正面临倒退到本地化的风险。在我看来,不论是决策者还是商务人士都应该认真思考他的警言。 ——霍华德·戴维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 经济危机、增长模式受阻、前景难测,亚洲——这个全球*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为何频频显现发展的瓶劲?未来的亚洲将要面临怎样的机遇、挑战与风险?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