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罗家伦论人生
QQ咨询:
有路璐璐:

罗家伦论人生

  • 作者:冯沪祥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1265
  •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 页数:245
  • 定价:¥4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不仅系统地阐释了罗家伦的人生哲学,同时介绍了他重要的经历与功业,使读者能了解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以及罗家伦思想的形成,和他知行合一的生平,堪称至今*完备的一本,对青年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相信很有帮助。 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三位*****之一,他只用了十五分钟就
    写就了“五四宣言”,文中严正指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
    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本书意在以积极刚健的人
    生观,以奋发进取的中华意识,以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促进两岸青年携
    手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盛世。
    丹心照古今的罗家伦先生——代序(一) 梅可望
    “诚朴雄伟”的罗家伦校长——代序(二) 蒋伟宁
    政大早期校务发展的重要推手:罗家伦先生——代序(三) 吴思华
    罗家伦先生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观——代序(四) 陈来
    用“新人生观”振兴中华!——自序 冯沪祥
    文章节选
    罗家伦先生是我中学时代的偶像!他的传奇*令那时代青年们津津乐 道的包括: (1)“五四运动”的健将,带头反对“北洋政府”卖国; (2)担任过三个中学生*向往的三所大学校长,即清华大学、**大 学和**政治学校。因为在抗战以前,这三所大学是*难考取的,能够担 任这三个**大学的校长,当然是“非常人”了! 抗战时期,他出版了震撼全国知识分子的《新人生观》,提出一系列 的新观念:道德勇气、运动家风度、责任与权利,以及荣誉感等,立刻成 为广大青年群的口头禅。 那时候,我是**警官学校的助教,即在重庆,都不容易买到这本畅 销书,还是从一位朋友那里借来一本,已经读得很破烂的旧书,一再细读 ,大受激励!因为还有很多的朋友想读这本书,只好先做一些**笔记。 可惜这本笔记簿,在从大陆撤退来台时,混乱中散失了!《新人生观 》研读之广,影响之大,在抗战后期,没有哪本书可以比得上的!真是一 桩奇迹! 我没有机缘亲炙罗先生,但他爱国的热情,对真理的执著,文字有力 而优美,尤其是他思想的先进和世界观,都使我心折! 不仅是青年时代如此,即是60年后,我依旧爱读他的《新人生观》, 爱唱他所写的那首我*感动的《玉门出塞歌》。 在中外大文豪之中,能够兼具文采、史识与哲理的名人,并不多见, 若要兼具教育家的办学干才,尤其少见;在少见的这些人中,若还要能兼 通扣西学养、广具世界眼光,并且能够终生拥有爱国热血的,更如凤毛麟 角,少之又少! 罗家伦先生,就是这样少之又少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与教育家 ;他兼具英雄心与豪杰志,更是伟大的民族主义爱国者;正如同晶莹剔透 的大钻石,光芒万丈,多面放光,形成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颗璀璨亮丽的 **,深深值得钦佩与学习! 从文学看,他能苦民所苦,而且深具爱国情操,很有杜甫与辛弃疾之 风;从史学看,他治史严谨,深具春秋史笔,很得孔子与司马迁精髓;从 哲学看,他呼吁用哲学引导人生,救国救民,更有孟子与德国费希特 (Fichte)的气魄! 尤其,他因为绝顶的聪明、纵横的才情、峥嵘的风骨、恢弘的胸襟, 以及中西名校的熏陶,加上浓烈的爱国热血,透过悲壮时代的淬炼,终能 陶铸成雄奇刚健的生命精神。 他的人生哲学的代表作——《新人生观》,是在日军轰炸的熊熊烈火 中,于**大学的演讲集,不但当时脍炙人口,即使在历史上也足以不朽 ,在今天,对两岸很多热血青年,仍然深具重大的启发性! 笔者从青少年时期,就曾读过《新人生观》,深受其感动,很多名言 迄今仍然对我影响很大! 回忆1986年起,我从东海大学转任“**大学”文学院长,匆匆又已 二十三年,每次经过**大学校园为纪念他所盖的“志希馆”,心中就涌 起无限追思与感佩之情。 可惜的是,��今两岸青年,对于这位大文豪与大英豪,却都十分的陌 生。 因为,在台湾,有长达二十年的“去中国化”政策,让很多青年对他 非常隔阂;在大陆,则因他与中国国民党的渊源,从前对他也是淡化处理 ;结果两岸青年都忽略了近代史上这位重要英豪,不但对他本人很不公平 ,也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损失。 今年,适逢他辞世的四十周年纪念,所以笔者不揣学浅,特别申论他 的生命精神,以及他在《新人生观》中的慧见,以表心中敬意,并做两岸 仁人志士的共同参考。 罗家伦先生,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1897年12月21日,生于江西南 昌,1969年12月25日卒于台北,享年七十三岁。 罗家伦高中时,在上海就读复旦公学,后来进入北京大学,成为轰动 中外的“五四运动”学生**。 后来,他到欧美留学,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后于 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前后共计七年。 他在这七年间留学,**不是攻读学位,而在观察各国的富强之道, 研究如何能从教育兴国,并从大学校园为国育才。这对他返国后,主持中 国三所**大学工作,具有很重大的影响。 他主持的这三所名大学,就是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大学以及** 政治学校(即政大的前身)。他在清华担任首任校长,并在**大学当过十 年校长,且在**政校实际负责校务多年。所以整体而论,罗家伦的一生 ,对于教育英才*有贡献。 我在台大哲学研究所就读时,先师方东美先生为罗家伦先生好友,他 曾向我多次谈到罗家伦的风范,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P1-2
    目录
    **章 罗家伦的办学风范
    一、清华大学以雪洗国耻为己任
    二、**大学以复兴民族为己任
    三、**政校学风影响政风
    第二章 罗家伦与北大精神
    一、北大的热血青年
    二、对五四运动的反省
    三、对五四运动的回忆
    第三章 从新人生观振奋民族精神
    一、呼吁建立“新人生观”
    二、激励抗战民心
    三、振兴中华与文化的整体性
    四、从新人生观到新民族观
    第四章 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
    一、“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
    二、“恢复唐以前形体美的标准”
    三、“侠出于伟大的同情”
    第五章 培养运动家的风度
    一、运动家的风度
    二、从完成责任到实现权利
    三、培养道德的勇气
    第六章 负起知识的责任
    一、负起知识的责任
    二、荣誉的追求
    三、掌握命运的魄力
    第七章 培养智慧
    一、培养智慧
    二、文化的修养
    三、为信仰献热忱
    第八章 终生的爱国者
    一、终生充满爱国精神
    二、大忠大孝的风范
    三、生平痛恨汉奸
    第九章 《新民族观》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一、《新民族观》的苦心
    二、两岸共同振兴中华
    三、方东美先生的共同心志
    第十章 从诗词看新人生观
    一、新诗:《宛平的居民》等
    二、歌词:《玉门出塞歌》等
    三、旧诗:《成吉思汗大纛》等
    附篇
    罗家伦先生是我中学时代的偶像!他的传奇*令那时代青年们津津乐 道的包括: (1)“五四运动”的健将,带头反对“北洋政府”卖国; (2)担任过三个中学生*向往的三所大学校长,即清华大学、**大 学和**政治学校。因为在抗战以前,这三所大学是*难考取的,能够担 任这三个**大学的校长,当然是“非常人”了! 抗战时期,他出版了震撼全国知识分子的《新人生观》,提出一系列 的新观念:道德勇气、运动家风度、责任与权利,以及荣誉感等,立刻成 为广大青年群的口头禅。 那时候,我是**警官学校的助教,即在重庆,都不容易买到这本畅 销书,还是从一位朋友那里借来一本,已经读得很破烂的旧书,一再细读 ,大受激励!因为还有很多的朋友想读这本书,只好先做一些**笔记。 可惜这本笔记簿,在从大陆撤退来台时,混乱中散失了!《新人生观 》研读之广,影响之大,在抗战后期,没有哪本书可以比得上的!真是一 桩奇迹! 我没有机缘亲炙罗先生,但他爱国的热情,对真理的执著,文字有力 而优美,尤其是他思想的先进和世界观,都使我心折! 不仅是青年时代如此,即是60年后,我依旧爱读他的《新人生观》, 爱唱他所写的那首我*感动的《玉门出塞歌》。 在中外大文豪之中,能够兼具文采、史识与哲理的名人,并不多见, 若要兼具教育家的办学干才,尤其少见;在少见的这些人中,若还要能兼 通扣西学养、广具世界眼光,并且能够终生拥有爱国热血的,更如凤毛麟 角,少之又少! 罗家伦先生,就是这样少之又少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与教育家 ;他兼具英雄心与豪杰志,更是伟大的民族主义爱国者;正如同晶莹剔透 的大钻石,光芒万丈,多面放光,形成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颗璀璨亮丽的 **,深深值得钦佩与学习! 从文学看,他能苦民所苦,而且深具爱国情操,很有杜甫与辛弃疾之 风;从史学看,他治史严谨,深具春秋史笔,很得孔子与司马迁精髓;从 哲学看,他呼吁用哲学引导人生,救国救民,更有孟子与德国费希特 (Fichte)的气魄! 尤其,他因为绝顶的聪明、纵横的才情、峥嵘的风骨、恢弘的胸襟, 以及中西名校的熏陶,加上浓烈的爱国热血,透过悲壮时代的淬炼,终能 陶铸成雄奇刚健的生命精神。 他的人生哲学的代表作——《新人生观》,是在日军轰炸的熊熊烈火 中,于**大学的演讲集,不但当时脍炙人口,即使在历史上也足以不朽 ,在今天,对两岸很多热血青年,仍然深具重大的启发性! 笔者从青少年时期,就曾读过《新人生观》,深受其感动,很多名言 迄今仍然对我影响很大! 回忆1986年起,我从东海大学转任“**大学”文学院长,匆匆又已 二十三年,每次经过**大学校园为纪念他所盖的“志希馆”,心中就涌 起无限追思与感佩之情。 可惜的是,如今两岸青年,对于这位大文豪与大英豪,却都十分的陌 生。 因为,在台湾,有长达二十年的“去中国化”政策,让很多青年对他 非常隔阂;在大陆,则因他与中国国民党的渊源,从前对他也是淡化处理 ;结果两岸青年都忽略了近代史上这位重要英豪,不但对他本人很不公平 ,也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损失。 今年,适逢他辞世的四十周年纪念,所以笔者不揣学浅,特别申论他 的生命精神,以及他在《新人生观》中的慧见,以表心中敬意,并做两岸 仁人志士的共同参考。 罗家伦先生,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1897年12月21日,生于江西南 昌,1969年12月25日卒于台北,享年七十三岁。 罗家伦高中时,在上海就读复旦公学,后来进入北京大学,成为轰动 中外的“五四运动”学生**。 后来,他到欧美留学,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后于 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前后共计七年。 他在这七年间留学,**不是攻读学位,而在观察各国的富强之道, 研究如何能从教育兴国,并从大学校园为国育才。这对他返国后,主持中 国三所**大学工作,具有很重大的影响。 他主持的这三所名大学,就是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大学以及** 政治学校(即政大的前身)。他在清华担任首任校长,并在**大学当过十 年校长,且在**政校实际负责校务多年。所以整体而论,罗家伦的一生 ,对于教育英才*有贡献。 我在台大哲学研究所就读时,先师方东美先生为罗家伦先生好友,他 曾向我多次谈到罗家伦的风范,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P1-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