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寻找合适的幼儿园
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应了解哪些信息?
每所幼儿园有何不同?
他们追求的价值是什么?
怎样选择优质的幼儿园?
从孩子蹒跚学步起,甚至更早些时候,你可能总听到周围的父母关于幼儿教育的讨论。特别是**次做父母,你迫不及待的渴望进入到这个团队中,去感受一个全新的语言系统���“兄弟姐妹的地位”、“新式教育理念与传统理念的对抗”、“申请截止日期”、“竞争优势”等等,其中*令人困惑的莫过于“孩子的面试”。似乎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即使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也显然充满疑虑。作为新晋父母,你的育儿知识可能少得可怜,不时冒出这样的问题: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应了解哪些信息?每间幼儿园有何不同?他们追求的价值是什么?怎样选择优质的幼儿园?
这些问题并不复杂。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很少有孩子被送去幼儿园。那时大部分母亲是家庭妇女,自然不用将幼小的孩子送去学校。孩子的童年也相对轻松,没有现在“赢在起跑线”的压力。当时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五岁时入读学前班,**次过校园生活,完成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过度。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艾伦*大的孩子爱丽丝大约三岁时,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将三岁的孩子送入幼儿园已非常普遍。这种变化是多重原因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母亲外出工作;很多家庭希望孩子从小接触社会而不是整天与保姆呆在家里;关于大脑早期发育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在0——5岁阶段就能被激发,家长希望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尽管幼儿园的设想早在十九世纪初期就被提出,但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才付诸行动。许多幼教学校随后如春笋般涌现。艾伦为爱丽丝择校的过程出乎意料的简单:她到周围转转,选择个感兴趣的幼儿园,与园长随便闲聊后便确定了上学时间。这个过程太简单了,没有申请、参观和面试的程序。
大约四年后南希的儿子迈克两岁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纽约的许多幼儿园开始接收三岁以下的儿童以减轻家庭的压力。这样迈克在两岁零两个月时进入学校。这样的教育机构供不应求,学校不得不设定面试程序。迈克在18个月大时,迎来了人生的**场面试,不用提南希有多紧张了。尽管对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妄下评语看起来有些荒谬,但南希仍希望迈克受到教师和园长的好评。事实上,她的孩子也是出类拔萃的。
面试那天,南希将熟睡中的儿子提前叫醒以免迟到,也确保儿子不会乱发脾气。到达学校后,他们被领进一间教室,老师和园长正在观察一群玩耍的小孩。一进教室,迈克发现了兔子笼中的一截胡萝卜,酷食胡萝卜的他立即抓起来塞进嘴里。南希马上制止:“别,亲爱的,这是为兔兔准备的。”迈克哇地哭起来,南希顿时惊慌失措,将胡萝卜递给了迈克。她宁愿给他那截胡萝卜也不愿搞砸了儿子的首场面试,她好像更关心迈克在面试中的表现而不是感染细菌的风险。
每一年南希都会对92街幼儿园的家长们讲述这个故事,总会博来满场同情的笑声。迈克入校的二十五年后,纽约市幼儿园的申请竞争增强了十倍,家长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可提供的学位,许多地方的录取率几乎只有10%。家长们不再将幼儿园当作孩子早期教育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是作为百分百需要。不仅纽约,许多郊区也是如此。竞争激烈的申请程序传为神奇,从孩子出生时刻起家长就为之忙碌。进入幼儿园再也不能像艾伦送爱丽丝入园那样与院长闲聊般解决了。
我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二十五年来,这种竞争的气氛越来越明显,**已经转移到婴幼儿智力开发上。现在已经形成面向家庭的早教产业链。其正面意义是唤醒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使孩子们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如今的教师都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设有专门机构帮助她们提高从业技能。消极的一面是家长们感觉必须整天绷紧神经才能尽到父母的责任,才能让孩子有个好的起点。现在拿着为两岁孩子制定的整整两页纸的学习计划来找我们的父母不计其数。尽管适当地安排些课程可激发孩子的大脑,但不考虑时间与兴趣的平衡、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而给他们安排过于繁重的学习是有害无益的。
这些年来,儿童的入学问题受到太多关注,学校申请过程让家长焦头烂额,有限学位的竞争会让你焦虑、武断、沮丧,无法控制的结果常让你忐忑不安。如果想摆脱这种坏情绪,不妨想想孩子也许会在这些经历中受益;不论在哪里就学,核心的学习内容比如和其他孩子交往、听从老师教导都是相同的。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悉心教育孩子是更重要的,永远铭记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意义重大并影响他的一生。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也许能增加孩子的阅历但作用也有限。
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能提供的帮助有:
提供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所有设施都按儿童尺寸量身订做,学校的气氛和节奏都是儿童式的,能学习有趣的课程、结交很多朋友
帮助孩子度过独立的**步——学会离开家长生活、成为集体的一部分、与伙伴们和睦相处,学会倾听并主动接受老师的教导
帮助孩子获得通往下一阶段学习的技能和自信
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有:
保证孩子在未来的成功
替代你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性
取代你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