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老上海城记——河与桥的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老上海城记——河与桥的故事

  • 作者:张姚俊
  •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45207118
  •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 页数:251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老上海的河与桥,既是租界、华界的分界线,两种文明对视的分野,也是中外移民客跨越语言、信仰、观念、习俗等生疏、隔阂的鸿沟,彼此接触交流、共享文明成果的文化空间。如今,众多的河与桥已消失在市政建设的隆隆筑路声中,然而河畔的故事和桥边的逸闻,却从未随时光流逝而消散。
    本书为《老上海城记》系列丛书之一,从有关老上海河与桥的轶事趣闻中撷取十余则故事。
    文章节选
    陆家嘴话旧
    陆家嘴,地处黄浦江东岸,在这里,黄浦江的流向出现了一个90度的大转弯。在陆家嘴的斜对面,正是苏州河流人黄浦江的河口,所以这里的水文情况特殊。人们从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陆家嘴是荒芜的江滩地,如今,这里已是上海*炙手可热的地方。在这块点石成金的土地上,云集了5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以及证券、钻石、石油、金融期货等**级重要市场。耸立在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不但成了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无论你登上其中的哪一座,都能让你居高临下,欣赏到黄浦江两岸的瑰丽景色,而脚底下陆家嘴的风貌,更让人惊叹不已。其实,从历史发展来说,陆家嘴本身就有许多趣闻轶事。
    陆深与“陆家嘴”
    陆家嘴原本是由黄浦江水长期冲刷形成的滩地。因黄浦江河道在陆家嘴一带由南转折向东,上游来水流速放缓,加之下游的潮汐逆流上溯,长年累月大量泥沙沉积,遂出现了一片弧形滩地,犹如突出的吻部。但是,那里为何不叫“王家嘴”、“李家嘴”,偏偏以“陆家嘴”来命名呢?原来,明代大儒陆深的私宅“后乐园”及陆氏祖茔均建于这片由河滩形成的土地上,此地故名“陆家嘴”。
    这陆氏家族早在明代即是黄浦江东岸地区的望族。陆家*初是从陆深的曾祖陆德衡开始迁居浦东。陆德衡年少时因家境所迫,离开魏塘(今浙江嘉善)马桥老家,外出流浪,后入赘浦东洋泾一章姓的殷实之家,从此开始在黄浦江畔开枝散叶。陆深的祖父与父亲都是饱读经书的才子。陆深继承家学渊源,天资聪慧,23岁即高中乡试解元(全省**名举人)。传说陆深书房外有一株牡丹,每年开花仅数朵而已。不料在他参加乡试的这年春天,这株牡丹竞怒放奇葩近百朵,乡亲们都啧啧称奇,大家揣测陆家必有喜事临门。果不其然,陆深在秋闱乡试中得解元。4年后,他又在会试中成为二甲**名进士。少年得志的陆深刚过而立之年,就入选翰林院任编修,步入仕途。
    在翰林院里,陆深每日与诗词文章打交道,生活悠游平静。可他秉性耿直,刚进翰林不久就得罪了权阉刘瑾,结果被外放南京主事。后来刘瑾案发伏法后,陆深才得以回到京城,官复原职,后又擢授国子监司业等职。然官场上的明争暗斗让人到中年的陆深备感心力交瘁。1521年,陆深在父亲去世后回到家乡陆家嘴为父守丧。按理守孝满3年后,陆深应回京复职。可此时的他已萌生退隐之意,不但推辞北上,反而在陆家嘴旧宅北隅购地,营造了一座“后乐园”。
    “后乐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游廊百转千回,池沼溪流与古树名木相映成趣。园内*具特色的是一座五峰高耸、状若卧龙的土岗。这座土岗耗费了陆深不少心思,筑岗所用的土石都是他雇人从别处运来。在土岗之上,还建有澄怀阁、小沧浪、柱石坞、四友亭诸景。看着这“俨然山也”的土岗,陆深自鸣得意。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自号“俨山”,他的文集也取名《俨山集》。
    归隐“后乐园”数年之后,在同僚的**下,陆深又重新复出,沉浮于宦海之中。论起为官之道,陆深恐怕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说到书画辞赋,他堪称大家,连《明史》也称其为“赏鉴博雅,为词臣冠”。他的书法落笔遒婉,字形飞动,字里行间透着秀逸的风韵。只可惜,陆深的真迹传世者不多,上海博物馆和豫园珍藏有几幅。
    1544年,陆深病故。嘉靖皇帝敕葬于陆家嘴,赠封“礼部右侍郎”,赐谥“文裕”。次年,还在其陵墓以北辟建陆文裕公祠。孰料数年后,倭寇屡犯浦东,烧杀劫掠,无恶不作。陆深后人为避灾祸,举家迁往浦西,“后乐园”从此颓败。
    在现今的陆家嘴有一条名为花园石桥路的小马路,夹在高楼大厦之间,平时不为人注意。事实上,这“花园石桥”就在“后乐园,,之南。清乾隆年间,有一顾姓的崇明籍富商在“后乐园”南部定居。当时沿黄浦江已筑起防潮护塘,在其内侧有一南北向的护塘沟,与陆家嘴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交汇注入黄浦江。二水汇合处有一石拱桥,因顾姓人家在护塘沟旁广种花木,石桥在花丛中若隐若现。久而久之,当地人便叫此桥为“花园石桥”,称小河为“花园石桥港”。1935年,在建造浦东自来水厂时,花园石桥港被填没,修成的马路就叫花园石桥路。
    在上海民间还有另一个关于“陆家嘴”名称由来的传说,这里也不妨提上一笔。相传,过去有一位姓陆的姑娘在黄浦江东烂泥渡摇船帮人摆渡过江。渡口西面一里处有一庄家宅,那里住着个读书人,以教书为生。某天,读书人过江赴约,赶到渡口,正巧坐上了陆姑娘的船。看到陆姑娘十分美丽,读书人顿生爱慕之心,便拿出一锭银子作为摆渡钱。姑娘说:“三十文足矣。”儒生笑答:“余下的就赠与姑娘。”陆姑娘看了看银子说:“**的银子有何稀罕,就是堆成银山,我也看不上眼。”儒生听了大吃一惊:“这银子一不镌名雕字,二不画花刻记,怎知是我家**?”姑娘微微一笑:“世上万物,数银子*有灵性,我家有**验银法,只须丢人水中,它便告诉我来龙去脉。”儒生将信将疑,便将银锭丢人水中,只见银子落水处,荡漾出一圈圈波纹。姑娘指着波纹说:“这水波从中间一圈圈地传出去,不是明白地告诉,你的银子像水波一样一代代传下来的吗?”儒生连称高见。过了几日,他向东家借来一锭纹银,来到渡口,意欲再试试陆姑娘的验银法。当渡船到达对岸,儒生将银子递给姑娘。她接过一看,对儒生瞟了一眼,二话没说又将银子抛入江中。儒生忙问:“这锭纹银并非学生**,何故抛入江中?”姑娘假装发怒:“怎么,你忘了我家**的方法了!刚才银子丢人江中,不是‘咚’的一声响吗?这说明银子是你东家的。还没到冬至年关,你东家怎么会付你酬金?”儒生被说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至此,儒生暗下决心,要亲手赚银子,赢得姑娘的芳心。打那以后,他白天教书,傍晚帮人挑水劈柴,终于攒下一锭银子,小心翼翼地交给陆姑娘。姑娘知道那是儒生凭本事赚来的辛苦钱,遂答应了儒生求爱。她还下水把江中银子捞出,修造了一个码头,方便渡船泊岸。四乡八里的人纷纷称颂陆姑娘的善举,便将这个渡口称为“陆家嘴”,用来纪念这位姓陆的巧嘴姑娘。
    P33-36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 话说黄浦江
    黄浦江寻梦
    龙华寺旁龙华港
    陆家嘴话旧
    复兴岛的风风雨雨
    黄浦江上话轮渡
    黄浦江越江工程流产记
    二 悠游苏州河
    一条通往苏州的河
    摇啊摇,摇到外白渡桥
    “里摆渡桥”边话邮政
    被称为“铁大桥”的缘由
    西藏路桥畔的烽火显示全部信息
    编辑推荐语
    城记是汇集、梳理、展示那些标识城市生命历程的文化符号。推出《老上海城记》丛书,是梳理、展示近代上海城市记忆若干元素的一种尝试。
    《老上海城记》聚焦近代上海精彩超群的瞬间,透过纷繁庞杂的错综叠影,以独特的视角梳理、检视、再现近代上海城市生命旅程的亮点。
    本书从有关老上海河与桥的轶事趣闻中撷取十余则故事,以飨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带着读者一同去回望那一段段峥嵘岁月,重温那一桩桩曾经发生在河边、桥畔的往事,使您对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有新的认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