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资金潮(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立足于全球经济新格局),预计11月30日到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资金潮(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立足于全球经济新格局),预计11月30日到货

  • 作者:【日】大前研一 张真 糜玲 校译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35293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为什么**大国已走向衰落?
    为什么宏观经济政策一再挫败?
    为什么维生素十国将成为全球资金的新宠儿?
    如何应对中国泡沫经济的危机?
    如何把握全球游资的走向?
    全球企业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 21世纪的今天,世界经济已经处于加速多元化的状态之中。全球经济无国界化、资金流动模式的彻底改变,国际游资的流向等经济新格局,都决定着未来各国经济的风云变幻。
    作为全球管理大师的大前研一,这次再度为我们带来了具有前瞻性的全球经济趋势分析。他深度解读了为什么曾经的**大国美国及日本,已从繁荣走向衰落;而转型后崛起的经济大国----中国,其过快的转型速度带来的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等问题,将如何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同时,全球游资引发的价格泡沫,将如何导致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种形势之下,欧盟又该如何应对,并解决自身的欧债危机。
    大前研一从宏观角度,做出全球经济趋势大预测: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每个**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命运,而加速经济多元化发展、洞悉资本的流向及运用则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大国,还是金砖四国,都已不再是全球经济主体;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维生素十国”,将更多
    文章节选
    回顾*近10年时间,我真正踏上美国国土的机会只有1次。准确地说,是从日本出发,以美国为目的地的行程只有一次。虽然也有几次从美国转机前往中南美洲的经历,但那只是字面上的“踏足”,并非真正的前往。
    当年,修完麻省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课程后,我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了23年,也曾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兼任教授,这期间我访美的次数不下400回。美国50个州当中有49个州,我都曾造访过。然而这几年,我却与美国渐渐疏远了。
    究其原因,正是全球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日资企业充分展示其力量的舞台在美国。事实上,发展到现在,美国市场上90%的日资企业都已建立起运作良好的赢利机制。与欧洲的企业相比,可以说日资企业的表现更加**。要说原因,这不外乎是战后日本企业为了在美国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拼死努力的结果。
    另外,进入21世纪后,打入中国市场成为日本企业无法回避的课题。
    然而,就在日本人为将来究竟是美国还是中国主宰全球经济不知所措时,全球经济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遗憾的是,能看懂这幅由衰退中的日本、美国以及新浮出水面的新兴**群组成新世界地图的日本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本书就是要做一面指南针,指引大家看清楚未知的未来。 **章 美国:经济危机与虚假繁荣的终结
    被误读的全球经济格局
    说起来在2009年,我们的确常常听到“G2”(两国集团体制)这个说法。然而,当时的成员国之一,曾经被誉为“****大国”的美国,现在却渐渐衰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有识之士们曾经立下豪言壮语:“美国的繁荣还将持续半个世纪之久。”谁知道仅仅10年之后,小布什总统便让美国的形势急转直下。
    现在,深信“变革”的人们寄希望于奥巴马政府,然而美国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却不得而知。美国人开始自问“美国究竟会怎样”。2010年11月3日的美国总统中期选举,共和党赢得了标榜“小政府?强政府”的茶叶党(Tea Party)的支持并大获全胜。这也意味着美国对外干涉的机会将进一步削减。
    冷战结束后,美国受国内犹太人的利益驱使,将对外方针从美苏对立转向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这正是错误的根源所在。这样的美国不仅无药可救,未来也是一片迷茫。
    在欧洲,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已经对立了上千年之久,现在继续这种对立,根本毫无建设性意义。况且,目前欧洲的主要**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例约占5%。因而,从内政的角度来说,也很难采取反对穆斯林的政策。
    话题再回到美国。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历经了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四届政府近20年的时间,各届美国政府接二连三地发动着错误的战争,毫无意义地消耗着自己的实力。
    在经历了“雷曼事件”的噩梦之后,世界经济的格局显然已发生了大幅度的“范式转移”。然而,对于这种趋势的把握,如今仍然沉浸在“世界警察”的自我幻想中无法自拔的老牌霸权主义**,只能说是完完全全地误读了自己和世界。美国政府不计后果地增加财政赤字、继续放松银根,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10%的高失业率,**债务也在不断地刷新历史纪录。虽然美国政府拼尽全力依靠美元贬值政策鼓励出口以维持就业率,然而其效果并不显著。
    完全看不到经济复苏的苗头,这情景着实让人觉得可悲。 奥巴马政府的救市政策有效吗?
    2008年9月,美国大型证券公司雷曼兄弟破产。在经历了所谓的“雷曼事件”之后,原本在11 000点的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急速下滑,到2009年3月6日这一指数已暴跌至6 469.95点。然而,随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此后又开始急剧反弹,仅仅两个月之后便突破8 000点。之后便一路保持猛增的势头,时隔一年之后于当年的10月重返10 000点。
    进入2010年,尽管受到希腊财政危机的影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有过大幅跌落的局面,但总体上仍维持在10 000点之上。
    这究竟是否意味着,美国就此已经摆脱了这场****的大危机呢?
    答案是否定的。股价的回升不过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实施“声东击西”巧计带来的结果。
    奥巴马在2009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不断强调“为了重振美国经济将不遗余力,向私有制企业注入资金也在所不辞”等。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已先后向美国国际集团(AIG)、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以及通用、克莱斯勒等企业注入了大量的政府资金。
    之后,他还向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下达将养老金债务、劳动债务等转成股权的指示,要求投资基金进行认购,并公开点名批评认购不力的基金,无一不在显示着强权的威力。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向私有制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等投入资金这样的事情还真是闻所未闻。1979年,李?亚柯卡(Lee Iacocca)出任濒临经营危机的克莱斯勒公司的总裁时,美国政府也只不过提供了15亿美元的担保贷款而已。
    而像这次,以保护国内资本和就业为名目,不顾**形象出手挽救私有制企业的美国,已经不能再称其为自由主义经济了。
    顺便提一句,回顾过去,依靠目前美国这种办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也曾经有过将本国私有制企业国有化的举措,但大部分都以失败
    告终。换言之,奥巴马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很明显是超出常规的举动。当初,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民众支持率,无非是因为经济危机下人人自危,他们纷纷忘记了历史的教训,寄希望于强势的政府来拯救自己。 奥巴马的声东击西引资策略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奥巴马总统筹措资金的方式。当时,面对已经超过GDP(国内生产总值)6%的巨额财政赤字而苦苦挣扎的美国政府,应该没有任何余力负担
    7 00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
    增税应该是一个办法。然而,奥巴马从一开始便答应民众要减税,一旦增税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因而“增税”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如果像日本那样,个人金融资产达到1 400万亿日元的话,政府就可以颁布“德政令”将其作为财政融资的资金来源。但是,美国民众估计没有如此丰厚的积蓄,因而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
    那么,一边让印钞机飞速运转,一边拼命花钱又如何呢?这样的后果便是美元价值顷刻之间暴跌,美国经济遭遇前所未闻的通货膨胀。
    总而言之,美国政府是摆明了要出手挽救本国的主要企业,但显而易见,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办不成的。
    那么,美国总统奥巴马采取了什么方法呢?他声东击西,制造假象,将“徘徊”在世界各处的游资(无国籍的**)吸引进美国,用这笔资金来拯救本国的企业。
    接下来,我详细地解释一下奥巴马的“声东击西”策略。
    2009年5月7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FRB)等美国金融部门公布了针对19家规模*大的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银行经营稳健性检测)。测试结果判定,共有10家银行需要增强资本,需要筹募的资金总额高达746亿美元。其中,资本不足的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通用汽车金融公司(GMAC)的资金缺口分别为339亿美元、13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这些银行需要通过政府直接注资,或者靠自己从市场筹措资金等方式填补资金的缺口。
    而这正是奥巴马的“声东击西”策略。将问题锁定在资本不足这一点上,采取“资金缺口仅仅只有这么多”这样的表述方式,如此一来,投资家们就会以为资金缺口已经见底,并因此感到安心。事实上,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务绝不仅仅只有这些。
    以花旗银行为例。压力测试判定其资金缺口为55亿美元,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55亿美元既不包括事先设定的“发生损失将由政府进行补偿”的80%左右的高风险资产,也不包括表外记账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商品、消费者贷款证券化商品等庞大的不良资产。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美国财政部部长蒂莫西?盖特纳相继发言,声明“美国经济已到谷底”、“已出现信心恢复的征兆”等,也是为了吸引游资流入美国的战术之一。
    结果,这招“声东击西”非常奏效,美国吸引了在世界各地“徘徊”的大约4 000万亿日元的资金。之后股价回升,借此机会得以重生的通用公司也万分幸运。虽说政府如果想收回注入的资金,至少每股要达到55美元,而目前每股只有35美元,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但不管怎么样,奥巴马的策略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正因为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还没有收获*终的成果,因而民主党才会在中期选举时受到共和党攻击,遭遇****的惨败。 建立在房地产泡沫之上的虚假繁荣
    将世界各地的闲钱聚集起来—这个战略,事实上并非奥巴马首创。回首过往,早在21世纪初叶,美国的繁荣就如同建立在游资这堆泡沫之上的空中楼阁。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员罗伯特?巴特利的话来说,那是“如梦一般的8年”;而此前克林顿时代的魔法,依靠高利率吸引全球游资,也是相同意义的伎俩。
    在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时代,美国住房的价格比10年前涨了3倍(2006年)。然而仔细想想的话,你会发现这很奇怪:美国扛着超过国内生产总值6%的巨额财政赤字,按理说经济应该已经陷入极其窘迫的境地,没有道理出现这样的繁荣景象。**的解释就是,这一切都是泡沫使然。
    而泡沫的始作俑者就是贷款。当时的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后加入花旗集团的前财政部部长罗伯特?鲁宾、前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现任****经济委员会主席)统一口径,对外打出“美元依然强劲”、“美国经济坚如磐石”等宣传口号,通过推销高利息的美国国债,成功地从全球吸引到了大笔资金。
    当然,当时美国经济的繁荣并非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虚假繁荣,在计算机、金融、**、生物工程等实体领域也萌生了不少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克林顿和小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凭借他国的**缔造了美国自身的繁荣,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另外,房价的攀升使美国人民日益富裕,也渐渐助长了超前消费的风气。原本,美国白领在还清买房贷款或者偿还一半贷款之后,会考虑将该住宅或包括余下未还清的贷款作为抵押,再购置一套更好、更大的住房。平均来讲,他们一生当中购置房产的次数为4次。
    与此同时,房价还在急剧攀升。如果已购置的住房继续升值,那么它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也在不断升值,这样一来“房子如同自动提款机”的效果就产生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那些一直以来只能租房居住、年收入仅有2万~4万美元的中低**也开始加入购房大军。众所周知,房屋的购买价格应该控制在年收入的5倍以内,这是常识。 然而,这群人却打算购买价格在20万~40万美元的住房。
    在美国,抵押贷款*多能贷到80%,也就是说40万美元的住房*多可以申请32万美元的抵押贷款,剩下的8万美元只能靠自己来准备。而真正的低收入者是没有能力支付这笔钱的。
    然而,在小布什执政时期,大部分富裕**由于房价攀升的利好而拥有多处房产,金融机构一心寻找更多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开始将目标锁定在这部分低收入**。美国金融机构*高能够提供****的抵押贷款,不需要支付任何首付款项,甚至引入类似日本的住房抵押贷款,在*初的5年内可以享受低息贷款。
    按照常理分析,中低收入水平的人是没有能力偿还40万美元贷款的。但金融机构认为,即便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卖掉作为抵押的房屋的话,贷款仍旧是可以收回的。而作为抵押品的住房无论如何都会升值,关于这个神话,金融机构深信不疑。
    不仅仅是低收入者,一些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比如在12个月内有超过两次以上延迟还款30天的人;在24个月内有超过一次以上延迟还款60天的人;在24个月内有被诉讼经历、抵押品被查收、担保遭收回或不还贷等行为的人;在5年内有过自主破产行为的人;信用风险计分值在规定值以下的人等这些处于灰色地带的借款人,甚至已经上了黑名单的人,都成为了住房贷款的对象。
    可以说,全美上下都处于一种近似疯狂的状态中。 盲目追逐收益的末端投资者们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借方与贷方之间的问题。但实际上,问题远远不只如此。
    住房贷款公司不会自己亲自去回收债权(次级债),而是将其转卖给专门负责回收贷款的公司。这样,专门负责回收贷款的公司将这些次级债集中起来按照风险评级,分为A级、B级等,再按照规模不同将其打包然后小额证券化,生成抵押贷款证券(MBS)这样的金融衍生品。
    MBS属于资产支撑证券(ABS)的一种。比方说原本贷款的利率为12%,减去4%的呆坏账风险及一些佣金费用作为回收公司的利润,那么还剩下8%的收益率,这便是它作为商品的卖点所在。
    这一次,正在寻找游资用武之地的基金公司如饿狼一般扑了过来。基金公司将MBS与其他证券组合起来使其再证券化,生成另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担保证券—担保债务凭证(CDO),并作为一种具有高回报率的金融商品进行发售。
    大型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将小额证券化的次级贷款与同样小额证券化的优质贷款按照1∶4~1∶8的比例混合生成CDO,搭上金融保险公司对其进行的保险之后,将整个产品巧妙地伪造成一个AAA的评级,然后在全球公开发售。
    毕竟,华尔街的基金经理大多数都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的高材生,通过复杂的概率计算将各类证券混合在一起的事情,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高盛集团也将这类次级贷款混在其他金融商品中开发出一种新的基金,开玩笑似的取名为“世界性股票投资的机会”,发行规模大约为1万亿日元。
    就这样,民主德国的某银行开始认购这只基金并在窗口进行销售。这种三流银行几乎没有什么商品,只需稍微一提“这是回报率高的新商品,而且发行方是大名鼎鼎的高盛集团,评级还是AAA”之类,就不难想象德国那些偏远乡村的有钱人会兴高采烈地纷纷投入巨资购买。
    当然,金融商品都会附上投资说明书之类,仔细一读就会发现上面载有“该商品内含次级贷款的B部分(即垃圾债券)”等提示。然而,我估计没有人会耐心地将几十页写满小字的投资说明书逐行仔细读完。顾客看到的无非是写有“平均8%的回报率”等字样。
    就这样,通过反复的组合和再次商品化,连卖方也已经渐渐搞不清商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即使顾客要求他进行细致说明也毫无用处。
    一旦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这些含有次级贷款等垃圾债券的金融产品将相继变成一张张废纸,这是必然的结果。 个人消费的萎缩将终结美国的繁荣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的繁荣只不过是靠借款支撑起来的泡沫。**凭借发���国债向海外借钱,个人依靠贷款和信用卡向未来借钱,举国上下的消费水平已远远超出了实际的消费能力。
    究其原因,是因为全世界的人对于“美国经济强盛”、“美元将持续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幻想深信不疑。
    诚然,在计算机、金融、信息科技等领域,美国的确领先于世界水平,不断涌现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或者人才。某些部分或许不能说是泡沫;但整体来看,美国的繁荣必定充斥着大量泡沫。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3 754点飙升到11 497点,增长了3倍之多。由于股票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要根据指数(类似日经225指数等平均指数)购买股票的话就一定会赚钱,于是纷纷购入纽约股票,以致股价继续攀升。与此同时,购买国债的人也增加了,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小布什政府时期,住房价格之所以能够实现三级跳,无非因为海外的投资者连同美国国民一起轻信了美国经济将继续升温这个无稽之谈。
    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乃至欧洲,无一不受惠于美国人民在泡沫经济下不断增长的消费所带来的好处。
    雷曼事件使得美国经济的泡沫破灭,国民消费水平顿时下降50%。除去泡沫的部分,自然只能过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生活,然而美国人民现在却如同海葵收起了触角一般,连*基本的消费欲望都没有了。
    这一点从储蓄率的变化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目前美国的储蓄率已经超过6%,远远超过急剧下降至2%的日本。
    美国的个人消费一旦缩水,依附于此的**的经济势必会受到打击。从日本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给其造成的直接影响虽然微乎其微,但间接影响仍然不容小觑。比如日本丰田汽车自创业以来遭遇到**次经济赤字,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就连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毫发未损的极少数人之一,全美*大的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比尔?格罗斯*近都有如下发言: “美国的成长将终结,世界市场会缩水。”
    失业率依旧居高不下,个人消费也不太可能会有戏剧性的回升。
    由于还款日益困难而将住房抵押给银行的案件,在进入2010年之后,数量仍丝毫不见减少。*终,估计仍将有1 000万所房屋难逃被拍卖的噩运。按照目前每个月*多处置6万所房屋的速度来看,至少需要10年才能将上千万所房屋处置完毕。如果要想尽快处置完,那么市场有可能会遭受到房价再次暴跌的“二次灾害”。
    继住房贷款之后,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不良债权也开始增加,在这个经济恢复景气无望的时期,人们开始担心可能会有更大的金融机构倒闭。
    美国政府为了援助私有制企业,接二连三地出台了货币宽松政策,竟然不知不觉地追随了日本的步伐,结果让初次尝试采取美元贬值对策的美国经济,更平添了一层混乱的色彩。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曾宣称“**要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而事实上,美国正在原封不动地沿袭日本曾经走过的弯路。
    目录
    前 言 VII
    **部分 世界经济格局的大演变
    **章 美国:经济危机与虚假繁荣的终结
    003 被误读的全球经济格局
    005 奥巴马政府的救市政策有效吗?
    008 奥巴马的声东击西引资策略
    011 建立在房地产泡沫之上的虚假繁荣
    014 盲目追逐收益的末端投资者们
    017 个人消费的萎缩将终结美国的繁荣
    第二章 中国:大国崛起与经济泡沫的膨胀
    023 出人意料的经济转型速度
    025 消费欲望拉动内需增长
    027 中国企业的市值大幅攀升
    030 经济泡沫何时会破裂?
    第二部分 全球资金的流向已经发生变化了
    第三章 “游资”背后的暴利和巨大风险
    035 巨额“游资”是从哪里来的?
    038 游资助增股市与房地产的价格泡沫
    042 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四章 欧洲:欧盟成立于欧债危机的爆发
    047 美元霸权的式微与欧元的异军突起
    050 欧盟面临债务危机的考验
    053 德国与英国:勇敢的拯救者
    056 欧元不得不应对的做空风险
    第五章 新兴市场**:全球资金的新宠儿
    061 从“金砖四国”到“维生素”十国
    064 跨国资金的民间流动
    066 大政府经济政策的暗淡前景
    069 为何资金开始流向新兴市场**?
    074 印度尼西亚——潜力股
    079 机遇良多的东盟**
    083 土耳其——连接中东与欧美的桥梁
    086 俄罗斯——丰富的创造性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088 中国——亚洲经济领头雁
    第三部分 21 世纪的全球经济新气象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为何一再失效?
    095 在无国界的世界中,宏观经济政策可能适得其反
    100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准时制生产”
    104 免费的时代
    107 复合型经济时代——神枪手的个秀场
    110 新经济时代房地产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113 升级的市场更容易吸引投资
    第七章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
    118 日本经济该如何走出不好不坏的状态
    123 日本国债暴跌的巨大风险
    128 国民的金融资产被谁盗走了?
    132 对经济一窍不通政权更迭频繁的日本政府
    第四部分 经济再度繁荣的契机与策略
    第八章 如何在新兴**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141 在新兴**凭借“传统手艺”大展拳脚
    144 公共事业私营化
    148 将技术与经验输出**
    152 满足新兴**企业客户的需求
    154 “便宜无好货”的看法已经过时了
    157 企业社会责任与赢利目标的融合
    第九章 让日本经济再次腾飞的**
    162 下调所得税率更容易刺激经济增长
    170 给出一个足够吸引人投资的理由
    180 恢复经济景气的资金从哪里来?
    184 将你的**或城市推销出去
    后记 195
    编辑推荐语
    在这个无法预知未来的时代,当美国还是中国将主宰全球经济成为世纪之争时,世界经济版图已悄然发生了变化:经济坚如磐石的**大国——美国——走向黄昏,欧盟陷入欧债危机,日本陷入“不好不坏”的状态,金砖四国和维生素十国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
    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立足于全球经济新格局,洞若观火般解析了全球的经济新规则,阐释了在这一新规则中各个**的优势与劣势,其经济地位的变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繁荣与衰落,并为处于高风险的**提供了指点迷津的**。
    世界市场缩水,没有一个**会是受益者。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每个**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命运,如何重塑世界经济新规则,如何在经济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洞悉资本的流向是重中之重。正如大前研一所言,“企业和个人如果不能够正确把握游资的性质和流向,那么游资在一夜之间就可以让你掉眼泪”。
    在世界经济巨变格局中把握全球资本流向,找好决策坐标,才能打破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凸显自己的优势,才能立于世界经济的丛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