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式隔代教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式隔代教育

  • 作者:罗解文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62843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 页数:262
  • 定价:¥26.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当代中**庭教育的舞台上,关于隔代教育的剧目正在火热上演。越来越多的“老年导演”带着孙辈,开始了人生第二春的耕耘,然而祖辈辛苦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却并不尽如人意。中国式隔代教育为什么不可避免?它有何闪光之处,又有何致命缺陷?如何做到发挥优势、弥补缺陷?对这些疑问的探索催生了这本在纪实的笔触中透溢着思辨色彩的家庭教育读物。书中既有作者多年来走访各地的真实采访记录,又有作者对隔代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将中**庭教育中“剪不断,理还乱”的隔代教育现状丰满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穿透力。作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利弊,以独到的视角进行了深刻反思,注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家长们处理隔代教育中的种种困惑提供了一本不可或缺的好读本。本书被专家们评定为“迄今为止**本集针对性、实用性、**性于一体的有关隔代教育的权威性读物”。
    文章节选
    家长会,老师请祖辈退场 2009年10月中旬,在成都市某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家长会上,出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家长会开始的时间已经过了10分钟,阶梯教室里仍然人头攒动,一片混乱。
    六年级的年级组长已经喊了好几遍,要求大家安静地坐下来。但他突然发现:座位全被占完了,竟还有近一半家长没地方坐。本来,这阶梯教室的座椅已经比六年级学生的人数多出了几十张,为什么还这样“供不应求”?当年级组长认真扫视会场时才发现,有太多的白发老人来参加家长会,几乎占到了总人数的1/4。
    面对这种拥挤情况,为了保证家长会的质量,年级组长与教师们紧急磋商后,作出了一个决定:请所有隔代家长退场。
    这一下,恰似捅���马蜂窝,会场上立刻人声鼎沸,群情激愤。老人们纷纷指责年级组长对他们的轻视。
    没办法,家长会就在拥挤不堪的阶梯教室里开始了议程。
    后来,有几个老人联合签名,向媒体写了一封题为《我们的余热被学校浇冷了》的信。那家报纸全文刊发,并且配发了编者按: 祖辈家长以他们满腔的热情和深沉的关爱,全身心地投入到隔代教育中去,实现了自身价值。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的人生经验,渊博的知识文化,是隔代教育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任何对他们的忽视,都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们不希望再有这样的情形出现。 我不知道写编者按的报社编辑属于哪个年龄层次,但他“一边倒”的言论确实给我们留下了遗憾。
    其实,学校的老师们真有苦衷。
    那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告诉我:每一次家长座谈会,都有近1/4的祖辈家长参加。而我们在家长会上宣传的那些家教新理念,他们中不少人都会本能地抵触,甚至有好几次在会上就争论起来了,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同时,祖辈家长一般对孩子都比较迁就,学校提的一些要求,很难得到落实,他们根本就不予配合,甚至唱反调。因此,老师们都希望孩子的爸爸妈妈能亲自出席家长会,不主张由祖辈来代替。
    至于家长会为何大大超员?年级组长是这样分析的。
    他说:“我们学校单亲子女的比例,与其他学校相比,相对更高。据我们了解,父母离婚后,大都又组建了新的家庭,也许是为了使新家庭稳定一点吧,单亲孩子往往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但离异的双方一般都关注孩子的成长,所以一听说开家长会,就都来了。从表面上看,那些家长似乎都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但他们就没想想孩子的感受,也没有想想老师工作的难做。举例说吧,每次家长会后,家长们都要把孩子的老师团团围住,而离异的双方又各抒己见,向老师阐述各自的要求,这样,就容易起摩擦。有时候,家长会简直就成了离异双方的辩论会,甚至是吵架会。如果哪一方的老人再来助阵,那更是不好收拾了。”
    这位年级组长的叙述,充满了无奈。
    听了年级组长的介绍,我想得更多的,还是那些单亲的孩子。
    父母感情破裂,孩子就成了*大的牺牲品。他们要么像皮球一样,被父母踢来踢去;要么就跟着某一方,去品味父爱或母爱的残缺;要么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隔代教育中承受孤独的重压。平时,他们难得见父母一面,而到开家长座谈会时,离异的父母似乎有了良心发现,全部来“关心”孩子了,他们试图向老师证明,并通过老师向孩子转达“你的爸爸来了,你的妈妈也来了”,想以此向孩子表明父爱或母爱的尚存。
    但是,老师请隔代亲家长退出会场,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残忍”?
    据了解,那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血缘的亲情和祖辈的慈爱,把单亲的孩子抚养起来。他们都真诚地向孩子说过:“他们不要你,我们要!”他们都从内心可怜自己的孙子,爱护自己的孙子。他们都在用*实际的行动来弥补孙子“爱的残缺”。可以说,中国的单亲子女们,如果没有了“隔代亲”,他们心中的荒漠将无限蔓延,他们幼小的身躯将弱不禁风。从这一实情上来说,我们都应当向那些为了单亲孩子的成长而殚精竭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敬!你们辛苦了!
    是的,单亲子女的阵营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因此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隔代教育现象。不少离异的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委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这无疑给隔代教育出了一大堆难题,给祖辈家长的教育带来了困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祖辈们可怜、疼爱自己的孙辈,他们往往无限制地满面足孙辈的所有要求,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关爱不足。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爱自己的孙辈,尤其是疼爱单亲家庭的孙辈,这是老一辈人性崇高的折射。我们不敢想象,当父母反目成仇、各奔东西时,如果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温暖的手来牵扶孩子孤独的身子,那么,有多少单亲子女将饱受感情的熬煎,他们的心灵将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而且,还会给社会的安定埋下极大的隐患。
    然而,弥补对孩子的关爱不足,还应当有理性的成分。这就需要努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使孩子也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地成长。如果放任迁就、关爱过度,去进行所谓的“爱的弥补”,而放弃了教育的责任,那么,孩子心灵的创伤不但得不到愈合,而且会更加严重,并*终酿成畸形的心理。 为了单亲庭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用关爱和理性来弥补他们残缺的心灵——
    那些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冷落孩子的离异家长,看看孩子孤单的背影,看看祖辈与孙辈相依为命的情景,你们的心将得不到安宁。
    对于没有孩子的婚姻,离婚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对于有了孩子的婚姻,离婚无疑是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插进了一把刀子。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情绪的起伏。他们的欢乐无须说,而他们的烦恼和怨恨则不能说。子女使他们的劳苦变甜,但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子女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但却减轻了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把可怜的单亲子女接回家时,除了为他们洗净脸上的泪痕,还应当看看他们的书包。
    目录
    自 序
    我不能沉默 01/解不开的隔代情结
    隔代亲——人类生殖崇拜的标志
    听听祖辈们自豪的理由
    一位专家的乐观总结
    聚焦隔代教育的闪光点
    给爷爷奶奶的建议书
    抽样调查结果:多数人不赞成隔代教育
    预测:隔代教育的存续和走向
    发生在老年大学的白热化争论 02/老年阵营挤满了孩子
    女儿写了十万字来诅咒母亲
    三位母亲申诉:我的母爱依旧
    外婆发话:谁也别想夺走外孙
    爷爷叹息:儿子和儿媳都怕烦
    姐姐咬断了弟弟的手指
    为了下棋,外公拽紧了外孙
    家长会,老师请祖辈退场
    年轻专家列举隔代教育十宗罪 03/传统,执拗地与现实较量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一条红领巾被无限上纲了
    “蓝太阳”和外公的棍子
    一次流产的“夕阳杯”考试
    退休**教师写看图作文
    校长室,外公在严正抗议
    奶奶的大铁锁
    辩论输了,外公操起了竹竿 04/两地书及每周一歌的酸楚
    颤抖的手填写汇款单
    接见日,铁窗里渗出泪水
    单亲妈妈的眼泪
    孩子打量陌生的爸爸
    婆婆与儿媳的冷战
    一个孝子的无奈
    幼儿园栅栏旁的三个身影
    打工男人讲述儿女的故事 05/“留守兵团”采访实录
    “贿赂”孙子的奶奶
    退学申请书和退学通知书的故事
    村口,孩子在遥望妈妈
    “丐帮帮主”说:咋又有人报名?
    少管所里,我把孩子抱在怀里
    打工少年的泪滴进酒碗
    孩子的遗书
    “托婴后遗症”的思辨 06/倾听孩子痛楚的声音
    隔代教育家庭的孩子需要什么
    为孩子的需求做点什么
    懂事的孩子们催人泪下
    “制度性孤儿综合征”剖析
    为孩子们梳理遥远的记忆
    触摸孩子的心愿
    爸爸妈妈们,听听孩子的埋怨
    孩子们都期盼取得好成绩 07/消除隔代教育堆砌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缘于爱的缺失
    用爱心填补孩子心灵的空白
    疗治心理障碍的策略
    一个典型个案的启迪
    给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把信任的甘露洒向孩子
    让爱心环绕孩子
    编辑推荐语
    爸爸妈妈PK爷爷奶奶,谁的教育更胜一筹?
    隔代教育是祖辈越位还是父母的无奈之举?
    祖辈是该坚守阵地还是该淡出家庭教育舞台?
    父母为何竟成为孩子“*熟悉的陌生人”?
    老年人发挥余热为孙辈“站好*后一班岗”为何招来质疑?
    用事实说话,让事实的主人公说话。本书全景式展现“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国隔代教育现状,与读者一起聆听祖辈的心声,感受父辈的忧患,体会孙辈的衷肠。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