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摩天大楼
QQ咨询:
有路璐璐:

摩天大楼

  • 作者:谢菲尔德
  •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31754
  •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6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不是一部记述超高层建筑历史的书籍,而是一部尽显舆论力量的评论文选,精选了历史上*具影响力的建筑学杂志---《建筑实录》中*尖锐有力、*有深远影响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对超高层建筑进行了深入探究:其建筑形式的性质是什么?怎样用建筑术语去表达它?怎样用这一建筑类型来表达我们自己?而它又是否具备这一表达能力?――每个问题都在探讨中逐渐深入。这些文章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它们在美国设计风格探索的初期所具有的影响力。统观全书,视乎又能在其中领略到文化的积淀与发展。
    目录
    前言
    序言高层建筑的问题:风格的疑问 xii
    现代建筑 —对话篇 xvi
    《建筑实录》 75年之历程 xix
    建筑实录导言 3
    1新条件与新形式:功能的体现 8
    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的新方法 13
    纽约钢铁建筑:过去与未来 21
    2奔向新世界:这个时代的建筑 30关于世界博览会的*后几句话 35现代建筑 39日新月异的摩天大楼 51建筑赏析 ⅱ“熨斗 ”大楼 65
    3两个世界之间:建筑师的教育 70摩天大楼的演进 75高等艺术之摩天大楼 —纽约布莱尔大厦 83理性的大楼 87
    4建筑的商业性:公众形象 92办公大楼之经济学 97高楼艺术 107**栋混凝土摩天大楼 115施莱辛格 —梅尔大楼 —百货商店的功能表达 121另一种观点 —以路易斯 .沙利文为代表的观点 124
    5真、善、美:建筑艺术 126美的呼唤 129
    近代摩天大楼 135布法罗市的拉金大楼 147美国建筑 iii:摩天大楼 155摩天大楼的顶部设计 162从轮廓线说起:芝加哥的摩天大楼 165新型建筑:*早的美国建筑风格 173“ 前言
    序言高层建筑的问题:风格的疑问 xii
    现代建筑 —对话篇 xvi
    《建筑实录》 75年之历程 xix
    建筑实录导言 3
    1新条件与新形式:功能的体现 8
    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的新方法 13
    纽约钢铁建筑:过去与未来 21
    2奔向新世界:这个时代的建筑 30关于世界博览会的*后几句话 35现代建筑 39日新月异的摩天大楼 51建筑赏析 ⅱ“熨斗 ”大楼 65
    3两个世界之间:建筑师的教育 70摩天大楼的演进 75高等艺术之摩天大楼 —纽约布莱尔大厦 83理性的大楼 87
    4建筑的商业性:公众形象 92办公大楼之经济学 97高楼艺术 107**栋混凝土摩天大楼 115施莱辛格 —梅尔大楼 —百货商店的功能表达 121另一种观点 —以路易斯 .沙利文为代表的观点 124
    5真、善、美:建筑艺术 126美的呼唤 129
    近代摩天大楼 135布法罗市的拉金大楼 147美国建筑 iii:摩天大楼 155摩天大楼的顶部设计 162从轮廓线说起:芝加哥的摩天大楼 165新型建筑:*早的美国建筑风格 173“曼哈顿的塔”及伍尔沃思大厦的建筑评论 181
    6话改变:扩张的年代 190美国建筑 25年 193《芝加哥论坛报》之国际建筑竞赛 199纽约市美国暖炉大厦( american radiator building) 205
    7被遗忘的教诲:一位先知的消逝 210建筑大师 —路易斯 .沙利文 213建筑设计的演进:《芝加哥论坛报》塔楼 221
    8不懈的追求:更多探索 226纽约公园街大楼 —风格的演进 231摩天大楼经济学 239**美国建筑 245为了建筑ⅶ —金属板材的现代应用 251纽约圣马克塔 257
    9规模优势:高层建筑的典范 258办公楼的经济性设计 263何谓洛克菲勒无线电城 273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 —纽约新总部大楼 277后记 20年后的国际风格 281
    译者的话 292
    编辑推荐语
    罗杰·谢菲尔德编著的这本《摩天大楼》收集了从高层建筑*初出现至技术逐渐成熟这段时期(1891—1941年)代表高层建筑设计领域的不同思想、社会经济背景、建筑教育体系、建筑材料结构及构造、建筑美学及逻辑等方面的评论性资料。这些资料形式包括媒体文章、著作时评、个人信笺、注释图解甚至还有建筑师们针锋相对的语录引用等。其内容为当代中国学者,尤其是建筑史学研究者对高层建筑的起源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对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发展研究有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实践性来讲,也为我国建筑界当下颇有些盲从的设计思路和手段提供历史依据,为更多的年轻设计师提供鲜活的思考参照,将仿袭转为分析,将形似化为逻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