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超越预警: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L)
QQ咨询:
有路璐璐:

超越预警: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L)

  • 作者:杨先明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186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01日
  • 页数:699
  • 定价:¥8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111186
    • 作者
    • 页数
      699
    •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01日
    • 定价
      ¥8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作者从实际国情出发,从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失衡预警机制与社会稳定关系进行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思路。书稿通过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殊性、发展失衡、社会预警机制以及区域中长期发展政策的相关研究,书稿深化了经济学中关于"均衡发展理论"的探讨,丰富了发展经济理论的内容;拓展了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领域,为解决世界广泛存在的社会冲突与社会危机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充实了民族学中关于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内容,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与社会稳定的兼容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扩大了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参与、基层政治文明、区域自治的研究范围,为区域自治、社会控制等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书稿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书稿以发展失衡比较典型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也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对西部大开发及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具体化。应该说书稿的现实价值也是比较突出的。
    目录
    代序言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失衡与失衡纠正的思考 **章 导论 一、课题意义 二、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一)基本概念阐释 (二)相互关系解构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范围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失衡的历史背景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初始条件 (一)经济发展基础 (二)社会发展层次 (三)社会事业发展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阶段的历史回溯 (一)扶持发展时期(1949~1957年) (二)徘徊发展时期(1958~1977年) (三)非均衡发展时期(1978~1998年) (四)协调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特征的基本状态 (一)封闭性与边缘化 (二)多层次与复杂化 (三)丰富性与脆弱性 (四)跳跃性与跨越式 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追赶的历史任务和战略思考 (一)稳定与发展 (二)依附与自主 (三)劣势与优势 (四)共性与差异 第三章 对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评估 一、理论与指标 (一)大国发展的区域经济失衡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 (三)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 (四)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度量指标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比较分析(Ⅰ)——三次产业结构视角 (一)三次产业GDP结构比较 (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三)三次产业GDP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偏差性比较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比较分析(Ⅱ)——工业结构视角 (一)基于主导产业群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结构水平 (二)工业结构划分指标 (三)沿海五省及全国工业群结构 (四)西部五省区工业群结构 (五)西部五省区工业结构失衡比较 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失衡与发展水平失衡 (一)GDP失衡分析 (二)西部五省区和沿海五省人均GDP失衡 (三)发展阶段评价分析 五、经济发展失衡效应 (一)失衡的后果 (二)原因分析 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相对稀缺 (二)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缺失 (三)优势工业产业升级难度大 (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投资环境 (五)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七、结论与对策思路 (一)结论 (二)对策思路 第四章 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失衡状况研究 一、理论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综述 (二)社会事业发展概念界定 二、区域间社会��业发展差异演绎 (一)社会事业发展差异基本函数构建 (二)社会事业发展差异影响因素解释 三、区域间社会事业发展差异评价体系 (一)社会事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二)社会事业发展差异评价模型构建 四、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差异验证 (一)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社会事业发展差异解释 五、结论与对策思路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思路 第五章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稳定状况评估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方法 二、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一)社会稳定计量的必要性 (二)社会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三)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状况评估 三、影响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一)历史、地理条件、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 (二)地缘政治与民族宗教 (三)社会分化与市场化 四、社会稳定状态与群体事件区域特征 (一)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社会功能 (二)群体事件、“问题地区”与社会稳定 (三)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群体性事件特点 五、结论 第六章 西部欠发达地区沿边开放的特点与开放效应 一、西部沿边开放的特殊性 (一)沿海开放、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 (二)内陆开放、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的差距和原因分析 (三)西部沿边地区开放的特殊性 二、周边**对我国西部沿边地区的开放能力 (一)周边**开放经济的发展情况 (二)周边**对西部沿边地区的开放能力评价 (三)西部沿边地区与周边**经济合作 三、西部沿边开放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一)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增长效应 (二)西部沿边地区利用外资的效应 (三)西部沿边开放的负面效应 四、西部沿边开放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一)西部沿边开放的难点和问题 (二)西部沿边开放的对策思路 第七章 缓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失衡、防范冲突、推进社会稳定的思路 一、从预警到超越预警 二、内生性发展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的长期稳定剂 三、由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 四、从规模力到结构力转变 五、稳定是发展方向一致的权力博弈均衡 六、从风险规避整合到发展资源整合 (一)体制外风险与隐患的规避与防范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资源的整合 …… 第八章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构建 第九章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失衡预警实证研究 第十章 区域发展政策与中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十一章 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经济转型与经济自生能力 第十二章 沿边产业合作带、边缘增长**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产业转移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稳定 第十五章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及效率 第十六章 实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谐社会的思路与要点 调研报告之一退耕还林、生态服务付费机制与农民增收 调研报告之二跨境人口流动、艾滋扩散风险与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