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长短经一日一释
QQ咨询:
有路璐璐:

长短经一日一释

  • 作者:徐德伟
  •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 ISBN:9787806998670
  •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01日
  • 页数:300
  • 定价:¥28.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998670
    • 作者
    • 页数
      300
    • 出版时间
      2007年02月01日
    • 定价
      ¥28.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
    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
    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范本。成书后作者
    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全书整体框架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交错纵横,蔚然成章。作者打破
    时空界限,从宏观上鸟瞰了上至尧舜、下至隋唐的历史全貌,围绕权谋政变
    和知人善任这两个**,时而引经据典,雄辩滔滔;时而运筹帷幄,驰骋沙
    场;时而审时度势,策划于密室;时而纵横捭阖,游说于诸侯。既有五侯争
    霸的刀光剑影、百子争锋,又有三国割据的金戈铁马、斗智斗勇。奇谋叠出
    ,电击雷鸣。铺述历史,或则白描淡线,或则浓墨重彩。有理论上的探讨,
    有策略上的权衡,有人物的品评,有得失的反思。因此可以说,《长短经》
    既是对唐以前历史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也是历代政治创意与谋略之集
    大成。
    目录
    **篇 为君之道在于管理
    第二篇 利益均沾藏富于民
    第三篇 用人准则取长舍短
    第四篇 识人之难知面知心
    第五篇 辨识人才察色考志
    第六篇 人才可贵礼贤下士
    第七篇 诚信吸引厚酬留才
    第八篇 非常之才不流于俗
    第九篇 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第十篇 定以法则规范世人
    第十一篇 顺应民心无为而治
    第十二篇 历史进化权术准则
    第十三篇 王霸之道刚柔相济
    第十四篇 自我克制理性治国
    第十五篇 深藏不露韬光养晦
    第十六篇 昏庸淫侈前人覆辙
    第十七篇 虽在其位不擅其政
    第十八篇 为官操守六种良邪
    第十九篇 立身处世心有准则
    第二十篇 得势失努宠辱不惊
    第二十一篇 德行感化以柔克刚
    第二十二篇 正人君子德才兼备
    第二十三篇 调整内心**性情
    第二十四篇 修身修德心正身正
    第二十五篇 明察本质综合加治
    第二十六篇 完善法治选胜人治
    第二十七篇 世间道理正反相承
    第二十八篇 中庸之道华夏精神
    第二十九篇 领导艺术权变应对
    第三 十 篇 顺其自然人生境界
    第三十一篇 以德待人心悦诚服
    第三十二篇 法治利弊掌握大候
    第三十三篇 世易盱移追求创新
    第三十四篇 审盱度努以定对策
    第三十五篇 合乎规律适应风向
    第三十六篇 揣摩性情攻心为上
    第三十七篇 遭遇两难懂得取舍
    第三十八篇 窥测人心明辨忠奸
    第三十九篇 人生在世自豆自强
    第四 十 篇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第四十一篇 理智欲 孰重孰轻
    第四十二篇 听言现行人才始得
    第四十三篇 懂得造势利用潮流
    编辑推荐语
    《长短经》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交错纵横,蔚然成章。作者打破时空界限,从宏观上鸟瞰了上至尧舜、下至隋唐的历史全貌,围绕权谋政变和知人善任这两个**,时而引经据典,雄辩滔滔;时而运筹帷幄,驰骋沙场;时而审时度势,策划于密室;时而纵横捭阖,游说于诸侯。既有五侯争霸的刀光剑影、百子争锋,又有三国割据的金戈铁马、斗智斗勇。奇谋叠出,电击雷鸣。铺述历史,或则白描淡线,或则浓墨重彩。有理论上的探讨,有策略上的权衡,有人物的品评,有得失的反思。
    本书在注释过程中,摘录原文中的部分章节,按内容层次分成若干篇,每篇加标题,附以精辟解释及实例阐述,使全书更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