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肿瘤命名与编码
QQ咨询:
有路璐璐:

肿瘤命名与编码

  • 作者:卢伟 郑莹
  • 出版社: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103189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01日
  • 页数:251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命名与编码》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编码结构:说明了**编码的组成部分,并将ICD—O-3行为学和组织 学等级、分化程度编码单独列出,以方便查询和记忆。
    手册使用方法:对编码的整个工作流程作了具体说明,并总结自身经验 归纳出**编码的“四步法”、“五级分型法”和“淋巴瘤编码倒三级法” ,以方便编码工作者使用该手册。
    **命名:简要地介绍了**命名的方法和规律,以帮助登记员了解基 本的**命名方式,使其具备看懂**诊断文字,明确其含义的能力。
    **编码规则:是全书的核心,将ICD-10与ICD-O-2/3两套编码系统融 合排版,供登记员编码时搜索查询。
    汉语拼音字母索引:对**编码规则部分中的ICD-10与ICD-O-3编码名 称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再给出相应编码,以方便登记员编码时查找。
    多部位原发性**国际规则(ICD-O-3):是由国际癌症研究**(IARC) **的用于判定多部位原发性**的根本依据。
    **常见病理类型分布:列举了各部位较常出现的病理类型。
    **TNM分期与编码:提供了各部位TNM诊断时期别分组的对应规则,可 供**编码、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时参
    目录
    编码结构一、编码结构二、结构说明使用方法一、**编码四步法二、**编码五级分型法三、淋巴瘤编码倒三级法**命名一、**命名原则二、**命名的特殊情况(一)结合**的形态特点(二)约定俗成三、癌前病变(一)不典型增生(二)原位癌(三)上皮内瘤交四、常见**(一)上皮性**(二)间叶组织**(三)神经外胚叶**(四)恶性黑色素瘤(五)血液系统**和淋巴瘤**编码规则一、体例说明二、ICD一10与ICD一0—3解剖部位编码C00~C14唇、口腔和��C15~C26消化器官(230~C39呼吸和胸腔内器官C40~C41骨和关节软骨C42造血和网状内皮系统C43~C44皮肤的黑色素瘤和皮肤C45~C49间皮组织和软组织C50乳房C51~C58女性生殖器官C60~C63男性生殖器官C64~C68泌尿道C69~C72眼、脑和**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C73~C75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C76~C80不明确的、继发的和NOSC81~C96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C97独立的多个部位的(原发性)D00~D09原位**D10~D36良性**D37~D48动态未定或者动态未知的**三、ICD—o一3形态学编码800**NOS801~804上皮**NOS805~808鳞状细胞**809~811基底细胞**812~813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癌814~838腺瘤和腺癌839~842附件和皮肤附属器**843黏液表皮样**844~849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850~854导管性、小叶性和髓样**855腺泡细胞**856~857复合上皮性**858胸腺上皮**859~867特殊的性腺**868~871副神经节瘤和血管球瘤872~879痔和黑色素瘤C43.-880软组织瘤和肉瘤NOS881~883纤维瘤性**884黏液瘤性**885~888脂肪瘤性**889~892肌瘤性**893~899复合的混合性和间质性**900~903纤维上皮性**904滑膜样**905间皮**C45.-906~909生殖细胞**910滋养层的**911中肾瘤912~916血管**917淋巴管**918~924骨和软骨**925巨细胞**926其他骨**C40.-/C41.927~934牙源性**C41.935~937其他**938~948神经胶质瘤949~952神经上皮性**953脑(脊)膜瘤C70.954~957神经鞘**958颗粒细胞**和软组织腺泡状肉瘤959~972霍奇金(Hodgkin)和非霍奇金淋巴瘤973浆细胞**974肥大细胞**975组织细胞和附属淋巴样细胞**976免疫增生性疾病980~994白血病C42.995~996慢性骨髓增殖性疾患C42.1997其他血液学紊乱99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42.1汉语拼音字母索引多部位原发性**国际规则(ICD-O-3)**常见病理类型分布**TNM分期与编码常见英文缩写速查
    编辑推荐语
    《**命名与编码》的特色是融合。ICD-10与ICD-O-2/3两套编码系统为一册,初衷是为配合上海市**登记的编码工作由ICD-O-2向ICD-O-3过渡,方便编码人员迅速熟悉和熟练使用ICD-O-3。它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两套编码原著,却能够让已经学会应用两套编码的工作人员有了一本方便随身携带的袖珍工具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