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伤寒论通俗讲话-刘渡舟医书七种-第十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伤寒论通俗讲话-刘渡舟医书七种-第十辑

  • 作者:刘渡舟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3520
  •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01日
  • 页数:201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伤寒论》是后汉张仲景所著.原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 法、方、
    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
    为了普及《伤寒论》的学习.本书以六经辨证为纲.
    将《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和传变特点.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为了使读者易懂易学,
    本书将原有条文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广泛吸取了各个注家之长.又参以编著者的体会和经验.每个方证之后多附有临床医案。
    本书可作为学习《伤寒论》的参考书,也可与《金匮要略通俗讲话>互相参证阅读。 伤寒论通俗讲话-刘渡舟医书七种-第十辑_刘渡舟 编_人民卫生出版社_
    文章节选
    1.太阳中风证治
    太阳中风,是指风邪外袭,在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基础上,更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证的一种太阳表证,不同于“脑血管意外”的中风。因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故太阳中风证又称为“桂枝汤证”。有关太阳中风的证治,下面就从桂枝汤主证、桂枝汤加减证和桂枝汤的禁忌证加以介绍、说明。
    (1)桂枝汤主证
    桂枝汤是**太阳中风的主方。要了解桂枝汤证,也就是要了解太阳中风证的病变特点,首先要从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谈起。
    风为阳邪,风阳袭卫,卫阳与风邪相搏,故见发热,发热证的出现既迅速又较突出。由于卫阳被风邪所伤,失去了卫护肌表、管理汗孔开合的作用,再加上风邪的疏泄,迫使营阴不能内守,因而自汗出。出汗越多,肌腠就越疏��不固,卫气也就更难抵御风邪的侵袭,故患者特别怕风。汗出肌疏,营阴外泄,反映在脉象上,就呈现了缓慢而有松弛虚弱感的一种缓脉。《伤寒论》中对太阳中风的脉证与病变机制,作了很形象的描述和很好的说明:脉“阳浮而阴弱”,即见浮取有余,重按不足的浮而缓弱的脉象;“翕翕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形容像多着衣服那样的发热,像冷水淋在身上一样的怕风,而怕冷又表现出一种畏缩的样子。
    ……
    目录
    一、概论
    (一)《伤寒论》的产生与演变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
    (三)什么是“六经”
    (四)六经病的传变
    (五)六经病的主证、兼证、变证与挟杂证
    (六)《伤寒论》的治法与方剂
    (七)《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
    (八)怎样学习《伤寒论》
    二、辨病发阴阳寒热纲要
    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一)太阳病辨证纲要
    (二)太阳病经证
    1.太阳中风证治
    (1)桂枝汤主证
    (2)桂枝汤加减证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31) 桂枝加葛根汤证(32)桂枝加附子汤证(33)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34)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35)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35)
    (3)桂枝汤禁忌证
    2.太阳伤寒证治
    (1)麻黄汤主证
    (2)麻黄汤加减证
    小青龙汤证(42) 大青龙汤证(43)
    (3)葛根汤证
    3.辨麻桂越婢合方的小汗证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三)辨不可发汗证
    (四)辨传经与不传经
    (五)辨太阳腑证并治
    1.太阳蓄水证治
    2.太阳蓄血证治
    (1)瘀血初结证治
    (2)瘀血已成证治
    (3)瘀血轻证并治
    (六)虚烦证治与**禁忌
    1.栀子豉汤证
    2.栀子豉汤加减证
    3.栀子豉汤禁忌证
    (七)结胸证治
    1.大陷胸丸证
    (10)脾虚烦悸证
    (11)脾虚气滞腹胀证
    (12)中寒吐逆.脉证
    (13)吐后内烦证
    (14)肾阳虚水泛证
    (15)肾阳虚烦躁证
    (16)肾阴阳俱虚烦躁证
    (17)阴阳两虚与阴阳转化证
    (18)随证施治
    5.火逆的变证
    (1)太阳中风误火
    (2)伤寒阳郁误火
    (3)表实内热误火
    (4)温病误火
    (5)阴虚误火
    (十)太阳病类证与**
    1.温病
    2.风温
    3.风寒湿痹证
    (1)桂枝附子汤证
    (2)甘草附子汤证
    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一)阳明病辨证纲要
    (二)阳明病成因
    (三)辨阳明病腑证并治
    ……
    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六、合病、并病
    七、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八、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九、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十、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