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乌布西奔妈妈》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乌布西奔妈妈》研究

  • 作者:郭淑云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1733
  •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01日
  • 页数:345
  • 定价:¥6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研究》介绍了《乌布西奔妈妈》是满族先世女真时期传流下来的**萨满史诗,流传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东海女真人中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研究》着力于对《乌布西奔妈妈》文本进行系统解读。鉴于《乌布西奔妈妈》具有多学科的价值,《**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研究》作者试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注重史诗学、历史学、文学、宗教学、民间文艺学等多学科交叉视野的观照,力求以多元视角透视研究对象,对《乌布西奔妈妈》作一全息解读。 《乌布西奔妈妈》研究_郭淑云著_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_
    文章节选
    一般而言,民间文学作品大多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流传地区,构成其传播的基地。《乌布西奔妈妈》随着东海女真人后裔内迁传人东北地区后,虽一度受到满汉文人和满族族众的关注和热爱,史诗的传承被置于一个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新的社会环境中。但从作品传承与传播规律看,这种社会历史变迁使作品的传承远离了流传的**区域,使其原有的活态传承语境遭到破坏,自身发展的轨迹被迫突然中断,形成一个与传统隔离的状态。随着满族汉化进程的加快,满语的逐渐废弃,《乌布西奔妈妈》在后期传承中,已经逐渐由原来的以民族语言为基础转变为以汉语为主,间杂满语的新的传承机制。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国土被沙俄鲸吞,故地丧失之痛,激发了内迁东北各地东海女真后裔、满族族众以及包括汉族在内的诸民族的爱国情怀,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史诗作品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对于东海女真后裔而言,《乌布西奔妈妈》成为他们寄托对故���、对祖先怀念之情,唤起与守护族群集体记忆的有效途径;对于满族族众来说,《乌布西奔妈妈》成为凝聚族众,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方式;倾听、整理与讲唱史诗也成为东北各民族爱国人士抒发痛失国土悲愤心情的渠道。这些无不彰显出《乌布西奔妈妈》在满族先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的特殊作用。正因如此,《乌布西奔妈妈》一度备受满汉文人的重视。文人参与作品的修订、整理,成为史诗后期传承的重要特征,对史诗文本的*后定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史诗流传范围的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乌布西奔妈妈》现有文本的形成,即是在上述背景下实现的。作品前后期传承特点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东海女真人社会发展及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变迁的结果。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也决定其所呈现的特色迥别于其他英雄史诗。
    六《乌布西奔妈妈》艺术表现形式别具特色
    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英雄史诗一样,《乌布西奔妈妈》的叙事模式也是顺时结构。但作品在情节结构、故事结局、主人公乌布西奔及其弟子的人生命运等方面,与其他英雄史诗不尽相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在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英雄史诗中,大多以主人公成功凯旋,欢庆胜利的“大团圆”结局,使英雄人物的命运带有喜剧色彩。如《江格尔》中的英雄百战不死,*终保卫了宝木巴的安宁;格萨尔从天界下凡,在人间建功立业,完成使命后被众神接回天界;在伊玛堪《香叟莫日根》中,也是以英雄凯旋、娶妻,率众归故乡为结局,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
    目录
    绪论
    **章 《乌布西奔妈妈》的史诗性及其特点
    **节 《乌布西奔妈妈》的史诗性
    第二节 《乌布西奔妈妈》的史诗类型
    第三节 《乌布西奔妈妈》的特点
    第二章 《乌布西奔妈妈》的传承、采录、整理与研究
    **节 《乌布西奔妈妈》的传承
    第二节 《乌布西奔妈妈》的采录
    第三节 《乌布西奔妈妈》整理与研究
    第三章 《乌布西奔妈妈》与东海女真人的历史文化渊源
    **节 史诗与历史
    第二节 东海女真人的历史文化变迁
    第三节 《乌布西奔妈妈》的族属
    第四节 《乌布西奔妈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五节 《乌布西奔妈妈》产生的时代
    第四章 《乌布西奔妈妈》与部落社会
    **节 部落构成
    第二节 部落联盟
    第三节 部落战争
    第四节 部落制度
    第五章 《乌布西奔妈妈》与萨满
    **节 “萨满”词义“晓彻”说
    第二节 沟通人神
    第三节 神圣职能
    第六章 《乌布西奔妈妈》与萨满文化
    **节 宇宙模式
    第二节 神灵体系
    第三节 祭祀仪式
    第四节 史诗与萨满教
    第七章 《乌布西奔妈妈》与渔猎文化
    **节 生态环境
    第二节 生产方式
    第三节 生活习俗
    第四节 物候历法
    第八章 《乌布西奔妈妈》与航海活动
    **节 航海缘由
    第二节 航海活动
    第三节 主要成果
    第九章 《乌布西奔妈妈》的文学解读
    **节 人物形象
    第二节 文本特色
    第三节 结构特征
    附录一 《乌布西奔妈妈》主要流传地区图
    附录二 白姑姑(白老太太的故事)
    附录三 《乌布西奔妈妈》动植物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