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土家族历史文化散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土家族历史文化散论

  • 作者:黄柏权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8026
  •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01日
  • 页数:304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对土家族研究的专题文集,在深入考察土家族的形成及其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回顾土家族研究的历程,研究土家族的民间信仰,探讨土家族文化的特点及其文化事象,**提出对土家学学科构建的看法和建议。全书由“历史拷问”、“信仰研究”、“文化探微”、“研究综论”四大部分组成,前后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全力聚焦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民族学业界创立土家学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土家族历史文化散论_黄柏权_世界图书出版公司_
    文章节选
    关于土家族形成的时间问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仍是众说纷纭,难
    以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很有必要对各种观点进行讨论,取其科学合理的说法。
    *早对土家族的族称和土家族形成时间进行研究的是**学者潘光旦
    先生,他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一文中分析了“土”、“土家”称呼
    的来历,他认为,“土家”之“土”,导源于“土龙”之“土”,“土龙”的子孙自然是
    “土人”或“土家”了,“土龙”源于“土龙地主”,是江西进入的彭氏为稳同统治
    采用的一种手段。据潘先生考证,“土兵”之称**次见于文献记载是北宋宝
    元二年(1039年)(《宋史》卷493),“土人”的记载是南宋绍兴四年(1 134年)
    (《宋史》卷494)。“土家”之称则见于近代这一带的地方志。*后,他指出:经
    过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土龙”之说算是发生了作用,也可以说,从这时候起,
    湘西北的人成了“土家”。潘先生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土家族的形成时间,但联
    系前文的考论,可以窥视“土家”形成于宋代的���想。
    自潘光旦先生提出以上观点后,1981年编写的《湘西土家族》、1983年编
    写的《鄂西土家族简史》、1986年出版的《土家族简史》都沿袭了潘光旦先生的
    说法,普遍认为从宋代起文献里出现了“土兵”、“土丁”、“土人”的记载,并未
    明言土家族的形成。
    对土家族形成时间的研究是伴随着土家族的历史问题,特别是族源问题
    的讨论而广泛展开的。1983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了
    有史以来土家族研究**次规模巨大的学术讨论会,不少学者就土家族的族
    源和土家族形成的时间等问题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从此,开启了对土家族
    形成时间问题的讨论。
    土家族形成时间的八种观点
    **种观点认为是巴文化时期。渔君在《巴文化研究与民族形成浅议》一文中,充分运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结合摩尔根和恩格斯关于民族形成的
    理论,认为巴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形成,早期巴文化是一个稳定的连
    续性较强的民族文化,已与同时代、同地域的早期楚文化有了区别。随着巴文
    化的形成和连续不断地发展,已形成了自身的地域、自身的文化、共同的经济
    生活和自己的语言,以及不太健全的文字。“由于部落联盟和军事民主制的建
    立,除了可以保护本部落的生存外,更主要的是能使部落有了一个更大的、更
    稳定的地盘。地域范围的相对稳定,人们之间的信仰和心理素质也更趋一致,
    这样同一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
    素质的民族条件就具备了”,门。虽然作者表述得不是很明了,但隐含的观点很
    是清楚。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故学者杨昌鑫先生在对汉代说、唐
    末五代说、宋代说等观点进行否定后指出:在原始社会末期,**社会萌
    芽——廪君时代,土家族共同体业已形成,但是属*初类型,还极不稳同,民
    族四个特征虽初步具备,但是还极不完善、显著。按照马克思关于民族形成由
    低级向**发展的理论,土家族从低级向**发展的过程始于周,终于秦。即
    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土家族形成民族稳同共同体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四个
    标志完全形成,并加入到中华民族成员的行列中。其理论依据是恩格斯、马克
    思关于民族形成的理论。其论据是:从周至秦民族聚居的共同的固定的地域
    逐渐形成;以巴人为核心为主体的新型共同体形成;经过融合、集结,表现在
    土家族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以巴语为民族共同语言的语言
    特征形成;在共同的聚居区内,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2)。
    第三种观点认为形成于汉朝。祝光强先生在《对若干土家族史问题的探
    讨》一文中指出:“民族的形成,只能按照斯大林同志所阐述的‘四个共同,为
    标准。”其论据是:有其基本相同的语言;秦汉时,这里的少数民族首领多次率
    众反抗朝廷,并取得过胜利;容美土司王田舜年所著的《容阳世述录》有“自汉
    历唐,世守容阳”等语;唐末彭氏进入湘西后被“土化”了。据此,作者认为“上
    述事实说明,早在汉朝这里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四个特征的,比较稳定
    的共同体了。”
    第四种观点认为形成于唐朝中叶。彭南均先生认为:“土家族先民融合了
    其他氏族、部族和部落联盟,历经各个历史朝代,约在唐代中叶,基本形成了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以及反映在文化上的共同
    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其理由是:土家族自古就居住在湘鄂川黔
    边,有一个安定的聚居区;他们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唐代中叶已具备和使用共
    同的交际、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土家语;土家族的共同文化在唐代中叶
    已经形成。所以“从土家族的民族特征,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从时
    代特征来看,它在唐代中叶已基本具备了形成一个民族的内因和外因。”
    第五种观点认为形成于五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说:“可以断定,大约
    自五代以后,湘鄂地区土家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
    族。”彭善坤等也支持这种观点,他在《土著先民——土家族的主体》一文中,
    根据保靖县的历史沿革、㈩土的文物、族谱等论证了土家族是当地土著先民
    融合了外来部族成员形成的,形成的时间与《中国少数民族》一书的说法相一
    致。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过多的发挥和论证。
    第六种观点认为形成于唐宋以后。伍新福先生在《关于土家族历史研究
    述评》一文中说:“但一般并不完全否认江西吉安人是唐宋以后所形成的今天
    土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伍先生是借用了崔蜀远的说法,也未展开论述。
    第七种观点认为形成于宋代或两宋。《黔江土家族苗族简况》一书说:“到
    了宋代,原对土家族先民以‘巴,、‘寅’、‘夷,、‘蛮,的称呼逐渐减少,而‘土
    兵’、‘土丁,、‘土人’等称谓开始出现。这些冠以土字称谓,应是专指土家族而
    言的,是为了区别与之比邻的苗族而出现的。可以说,在此时期,川鄂湘黔比
    邻地区的土家族,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这种观点引用
    了《土家族简史》(初稿)的说法。1986年正式㈩版的《土家族简史》仍然沿用了
    初稿的说法。支持此种观点的人较多,陈奇文先生在《再谈土家族形成的时
    间问题》中说:“我认为,两宋时代土家族体已经形成。”并以充分的理由论
    证了他的观点,否定了秦汉说、清朝说,他认为:两宋时,土家族体已相当稳
    定,而且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人们共同体;土民各酋长所辖地区,立柱结
    盟,构成一个整体;民族经济生活共同体已形成;土客的界限非常明显。因此,
    两宋时,土家族已经形成。持这种观点有刘美崧、余军等。
    目录
    历史拷问
    关于土家族形成时间问题的讨论………003
    土家族官兵抗倭事迹述略………016
    文武兼治的土司王田舜年………022
    鄂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必然性和进步性………032
    略论土家族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043
    试评咸黔庚戌武装起义………051
    土家族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贡献……… 062
    信仰研究
    巴人的图腾信仰——兼论土家族的族源……… 073
    白虎神话的源流及其文化价值………089
    土家族“敬白虎”和“赶白虎”辩证……… 098
    土家族英雄崇拜简论………105
    土家族的还傩愿与祭虎………109
    文化探微
    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特质………12l
    土家族传统器物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132
    土家族器物的创制及其演变………144
    土家族茶文化散论………155
    土家族酒文化泛论………165
    土家族“赶仗”活动的历史文化考察………173
    土家族*早的戏剧世家………183
    从《桃花扇》上演看土家族早期戏剧活动………19l
    研究综论
    土家族研究的历程及其特征………197
    土家族族源综论……… 214
    土家族爱国传统研究述论………231
    土家族田野调查回顾……… 245
    潘光旦先生与土家族研究………260
    土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270
    关于构建土家学的思考………286
    后记………293
    编辑推荐语
    武陵山是一地理学名词,指我国南部一座山脉,其来源与汉代于此置武陵郡有关。起始于贵州苗岭山脉,武陵系其支脉。发源于梵净山(主峰2494米),盘亘于渝湘之乌、沅二江之间,入湘蔓延于澧水之南,止于常德县西境,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为乌江、沅江、澧水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
    武陵山区一带的民族,在汉代统称武陵蛮,主要指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带的先民。东汉至宋在沅水上游五溪地区的又称五溪蛮。
    武陵郡始置于汉代高帝时,治义陵(今湖南溆浦南),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时移至临沅(今常德西),其后辖境缩小。唐改朗州,又复置武陵郡。宋置朗州武陵郡,寻废。总之,历史上的武陵郡这片区域即今恩施州南部、宜昌市南部、常德市南部、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大部、铜仁地区、原黔江地区东部这一大片区域。武陵应先有郡名,然后有山名。
    现今上述地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苗族、侗族。除此,还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诸如白族、瑶族、布依族等等。当然,汉族仍是此区人口众多的民族。
    武陵地区的民族皆有悠久历史,而且世居该地多年,为开辟这片土地贡献甚大。学术界一般认为土家族族源与古代巴人有关,苗族族源与古代苗蛮人有关,侗族族源与古代百越人有关。如今武陵地区完整地具有汉藏语系之下的四大语族的民族,即汉语族的汉族,藏缅语族的土家族,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以及壮侗语族的侗族。此四大语族下的这些民族长期在此互动交融,形成既有分又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这在其他地区较为罕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