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
QQ咨询:
有路璐璐:

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

  • 作者:苏智良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6186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 页数:388
  • 定价:¥7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理查德·左尔格是二战时期苏联**军事间谍,曾提前7个月获得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期,左尔格曾在上海生活工作了3年时间,本书即关于左尔格与上海情报战相关论文的合集,也是2013年“左尔格与上海情报战国际学术研讨”相关与会专家论文。书中配有多幅珍贵历史照片。本书是国内首部专门关于左尔格在中国活动的著作,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_苏智良_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_
    文章节选
    左尔格在上海(1930—1932)
    ◎ 苏智良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人口已达300万人,为中国的首位大城市、交通枢纽,工业、金融、贸易和文化的**;在世界城市中,上海是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柏林的第五大城市,号称“东方巴黎”。
    上海城市具有非常特殊的“三界四方”的政治格局,华界(管辖着互不相连的南市与闸北)、公共租界、法租界;两个租界各自独立,拥有各自的市政机构、警察系统。由于治外法权和租界的存在,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是远东外国人活动的**;各种政治势力均不会轻视上海的存在,恰恰相反,这里成为他们活动的基地。以共产革命势力为例,在更早的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就已是亚洲共产主义运动的**;到20年代末,这里仍是欧美各国倾向于共产国际的人士云集的前沿地带,他们中有职业政治家,也有作家、记者等自由职业者,他们期待并催生着中国革命高潮的出现。上海也是各种政治势力活动和搜集情报的**。各种力量犬牙交错、相互重叠。尤其是在30年代及以后,这里也是世界情报战的重要战场��� 国民党、共产党,租界,日本势力,傀儡政权,黑社会,还有共产国际、苏联政府和红军代表,以及美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安南共产党等势力云集;各种政治势力在上海这个谍报之都里联合与较量,双面谍、三面谍、谍中谍,**、女色、斗智、角力,暗算、收买、杀戮……上海租界里,还有一些专门以搜集和贩卖情报为生的职业特工。
    在上海的红色情报战线,除了以“龙潭三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为代表的**特科,还有极富传奇色彩的左尔格领衔的“拉姆扎小组”,他们演出了一幕幕鲜活生动的红色情报历史剧,成为苏联“重要的交通站之一”。前者披露较多,而后者至今仍隐秘重重,扑朔迷离。为纪念左尔格牺牲70年,拟依据各类史料,勾勒上海左尔格小组的历史轮廓。
    左尔格来到上海
    1929年春夏之交,一度撤销的共产国际远东局从海参崴移至上海,负责与中国及远东各国共产党组织的联络。其前期领导人为原德共**政治局委员埃斯勒、波兰人任斯基,后来又来了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和持有美国护照的阿瑟?尤尔特。远东局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和军事顾问组,它们相对独立。1933年,进入苏区担任军事顾问的德国人奥托?布劳恩(中国名李德)就是隶属于该顾问组的。应共产国际之邀,中共也陆续派遣了一批精明的党员充实该国际情报队伍。
    理查德?左尔格(Richard Sorge)1895年10月4日生于阿塞拜疆阿仁肯村。父亲是德国工程师,母亲是乌克兰人。大学时代向往社会主义,1921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5年又加入联共(布)。左尔格在**次世界大战中曾负过伤。他住在汉堡,在汉堡经济学院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1924年移居苏联。此后以共产国际特派员身份在欧洲活动,1928年出版著作《新德意志帝国主义》,次年被划为“右派”而调离共产国际,此后投入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第四部部长扬?别尔津将军麾下,并受其派遣前往东方,为了不给敌人留下口实,他以共产国际情报局远东地区情报员的身份活动。
    左尔格1929年11月启程前往柏林,在那里取得德国护照,并获得了《德意志粮食报》特派记者头衔,以及一家社会学杂志的供稿合同。1930年1月10日来到上海,入住沙逊大厦的华懋饭店(Cathay Hotel),化名亚历山大?约翰逊。左尔格的公开使命是研究银行业务,这是他在汉堡经济学院研究过的课题。在上海时,左尔格又得到了一项来自德国化学学会的委托,调查中国市场销售法本工业公司产品的可能性。他受到德国驻上海领事波尔希的热情欢迎。波尔希把他介绍给了在华的德国军事顾问们,在他们眼中,左尔格“既有魅力又漂亮,他有一个狭长的脑袋,一头浓密而卷曲的头发,脸上已经有了皱纹,一双深蓝色的眼睛,镶着一圈深色的睫毛,他有一张轮廓漂亮的嘴”。在社交场合,他风度翩翩,器宇不凡,颇有人缘。以后,左尔格成了顾问团的常客,冯?科伦贝格上校又把左尔格引荐给了军政部长何应钦,而这位上校不久就晋升为将军,后来担任上海总领事。左尔格回忆:“军事顾问们经常邀请我去南京,他们也来上海看望我。”
    左尔格曾说:“谍报工作是我所喜欢的,而且我认为自己适合干这行……我的性格、兴趣和爱好,都使我倾向政治情报和军事情报工作,而回避党内争论。”他接替了老资格的苏联在沪情报网的负责人亚历山大?乌拉诺夫斯基。左尔格需要重建上海的情报网,他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 **,对南京政府社会、政治进行分析;第二,研究南京政府的军事力量;第三,研究中国各派系的社会政治结构、军事力量;第四,南京政府的内政与社会政策;第五,中国等各国尤其是日本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第六,南京政府及各派系对美英日的政策;第七,列强在华军事力量研究;第八,治外法权及租界问题;第九,中国工业概况及工人、农民状况研究,等等。可以说,内容繁多,任务沉重,但左尔格仍充满信心。
    左尔格到上海后不久,便从收费昂贵的华懋饭店移住西藏路青年会大楼(今西藏路123号),*后定居在尾崎秀实的虹口居所,地址是施高塔路(今山阴路145弄2号),并以此为在沪基地而展开活动。[日] 尾崎秀树: 《上海1930年》,岩波书店1990年版,第163页。左尔格在上海时,喜欢骑摩托车,而且速度飞快,以至于曾因车祸而住进医院。根据《远东德国通讯录》记载,他在上海有个私人信箱是1062号。他的上海情报网被苏联称为“拉姆扎小组”。
    拉姆扎小组
    在上海落脚后,莫斯科给左尔格配备了几位外侨核心成员,并日益扩大,形成了国际小组。
    报务员马克斯?克劳森,生于……
    目录
    ? 左尔格在上海(1930—1932) 苏智良001
    ? 上海城市对于中共领导革命斗争的意义(1921—1949)——一个城市社会史的考察 熊月之023
    ? 周恩来秘会左尔格 杨国光041
    ? 理查德?左尔格和他的情报小组1929—1932年在中国的活动及其结果 [俄]Н.Л.玛玛耶娃(Natalia Mamaeva)056
    ? 左尔格在上海活动初探 邵雍077
    ?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设在上海的国际联络点OMC [俄]索特尼克娃(Irina Sotnikova)086
    ? 左尔格之后苏联在华情报活动 [俄]А.科尔帕克基(Aleksandr Kolpakidiss)109
    ? 左尔格小组在上海的足迹胡皓磊苏智良126左尔格与上海犹太人中的地下反法西斯集团 潘光137
    ? 作为国际情报战的左尔格事件 [日]加藤哲郎142
    ? 上海和东京: 尾崎秀实情报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徐静波154
    ?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的情报活动 [日]白井久也178
    ? 尾崎秀实和中共谍报团事件——他们曾反对侵略战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战 [日]渡部富哉195
    ? 从尾崎秀实看谍报概念的革新 [日]铃木规夫208
    ? 宋庆龄与牛兰夫妇案 邵雍220
    ? 牛兰事件细节问题的再研究 张姚俊225
    ? 左尔格小组与宋庆龄30年代初政治活动关系之初探 朱玖琳237
    ? 得不偿失的大营救——牛兰、宋庆龄与左尔格 吴基民259
    ? 抗战时期上海特科对日本的情报工作 钱明276
    ? 情报战线上的战士——我们的父辈 景虹 景云290
    ? 钱明、肖心正等口述、回忆中的日本中西功及“中共谍报团案” 陈正卿295
    ? 帝国主义与上海警察的反共活动 [美]魏斐德 著 周育民 译310
    ? 孤岛时期上海的国际情报战——以郑苹如间谍案为** 徐青323
    ? 反战间谍作家陶晶孙 高建国339
    ? 太平洋戦争前の日本の二大紙における中国関係の組織と記者 [日]土屋礼子356
    ? 朝日新聞と中国—日中戦争期での国策新聞『大陸新報』の足跡 [日]山本武利371
    ? 谍战海上,厥功至伟: 左尔格和他的谍报工作——“左尔格与上海情报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云波380
    ? 后记 38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