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学讲话. 第10册,清代文学(风行台湾三十年的文学史著作,台湾“文复会”组织,遴选台湾十八所院校百余位大家,逾300场讲座,对古典文学作全面梳理与盛大回眸 )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学讲话. 第10册,清代文学(风行台湾三十年的文学史著作,台湾“文复会”组织,遴选台湾十八所院校百余位大家,逾300场讲座,对古典文学作全面梳理与盛大回眸 )

  • 作者:台湾十八院校百位教授合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545604542
  •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上世纪乃新旧文学之分水岭,亦古典文学*易坠废之时。此时,台湾老派学人尚在,他们亲手培养的一代学者已蔚然成林。有鉴于此,台湾 “文复会”决定靠他们对古典文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与盛大回眸,拟将古典文学精神与现代文学相续接。
    上世纪七零年代初,台湾“文复会”联合“**文艺基金会”出面发起,由学者魏子云主持,遴选古典文学各领域硕学之士,定时在台湾各地做讲座。黄永武、叶庆炳、黄锦鋐等台湾**学人,尽在其列。讲座执行10年,逾300场,讲稿在八零年代初集结出版,书稿系由魏子云主编。
    “文复会”设有专人安排学者讲座,魏子云亲临商榷,每场讲座内容,皆由此领域体认*深的人主讲,如《诗经》当中的《王风》《齐风》与《魏风》即分由王熙元、叶庆炳等主讲。
    全书结构安排,**册系概说部分,由经、史、子、集角度对古典文学作纵向的梳理。自第二册起,将先秦、两汉、魏晋直至清代文学,进行横向展开。先秦因年数久远,成就为诸代之冠,安排有第二、第三两册,其余各代皆安排一册。
    每一册当中,均将文学所处时代大势和文学流派作一通盘开示,以明彻大时代背景,及文学流派的渊流与演易。之后,再对历代大家、重要作品进行专项解读。
    目录
    **篇概说
    清代文学概说 黄锦鋐
    第二篇诗词
    清代诗 包根弟
    清代词曲 王熙元
    清代民歌衍说 魏子云
    第三篇散文
    清代古文 尤信雄
    清代小品文 周志文
    桐城派 尤信雄
    第四篇小说
    甲论:通论
    讲史小说 王国良
    人情小说 陈万益
    狭邪小说 杨昌年
    晚清社会与晚清小说 尉天骢
    乙论:专书
    红楼梦——艺术结构的探讨 王三庆
    红楼梦——文学欣赏与人生启示 康来新
    儒林外史 郑明娳
    儿女英雄传 尉天骢
    镜花缘 林连祥
    野叟曝言——失意文士的乌托邦 王琼玲
    浮生六记——晶莹剔透的一部小书 王仁钧
    聊斋志异 罗敬之
    阅微草堂笔记 叶庆炳
    子不语(新齐谐) 王国良
    第五篇戏曲
    甲论:概论
    清代传奇及杂剧 王安祈
    谈皮黄戏 魏子云
    清代各种地方戏 魏子云
    清代的讲唱文学 王友兰
    乙论:专书
    桃花扇 黄丽贞
    长生殿 曾永义
    笠翁十种曲 张敬
    吟风阁杂剧 曾永义
    第六篇批评、考据、翻译
    清代文学批评 张健
    谈考据 魏子云
    晚清西洋文学之译介 何欣

    编后记
    附录:主讲者简介
    编辑推荐语
    ☆台湾“文复会”**项目,魏子云领衔主持,黄永武、叶庆炳、黄锦鋐、王更生、李殿魁等百余位硕学大家,以讲座的形式,对中国历代古典文学进行全面梳理与盛大回眸。☆全10册,400万言,华文世界规模*大的中国文学史。☆逾300场讲座,每一场皆由在此领域体认深厚的硕学大家主讲。☆全书先以经、史、子、集对古典文学作纵向梳理,然后将先秦至清代之历代文学作横向展开,历代大家、名作、重要文学主张,略无遗漏,古典文学的渊流与演变,全在一览,读者可藉此形成对古典文学的全面认识与整体观感,台湾数代读者以此获得**的古典文学常识。☆全书不作艰深的理论探求,通俗平易,深入浅出,读者开卷即有收益。☆中国古典文学,道途漫长,流派纷呈,著作浩如烟海,非有大家,无以遍观,非有大作,无以承担。本书作者,系民国老派学人亲手培养的**代**学者,对古典文学认识深厚,亦无意识形态之羁绊,阵容之强大,气派之恢宏,****,不容错过。☆全书作者,皆亲炙老派学人,文史并举,其中多有史界大师,对历代时势,俱有深入理解,在解读古典文学时,常将之置于大时代背景之下,解读既富于见识,亦极有兴味,读者可于字里行间亲睹其出入文史之从容、纵横议论之风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