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把文字唤醒(新版) 在网络与视听信息泛滥的时代,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本书传递了这样的观点:首先,因为人的生命对于语言艺术的痴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要求,它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QQ咨询:
有路璐璐:

把文字唤醒(新版) 在网络与视听信息泛滥的时代,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本书传递了这样的观点:首先,因为人的生命对于语言艺术的痴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要求,它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 作者:张炜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06376075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1日
  • 页数:348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6376075
    • 作者
    • 页数
      348
    •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01日
    • 定价
      ¥3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在网络与视听信息泛滥的时代,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本书传递了这样的观点:首先,因为人的生命对于语言艺术的痴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要求,它不会随时间而改变。其次,一个民族的语言方面的演进,其源头来之于文学。即一个时代的文学语言决定那个时代语言的高度与广度。再次,艺术语言的诗性(想象力、浪漫气质、音乐韵律、幸福感)是抵御网络视听对人性戗害的*有效也是*后保垒。本书中,作者用大量篇幅为青少年阅读鼓与呼,亲自主导万松浦书院的创建与发展,都源自于作家在良知催逼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把文字唤醒(新版) 在网络与视听信息泛滥的时代,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本书传递了这样的观点:首先,因为人的生命对于语言艺术的痴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要求,它不会随时间而改变。&nbsp_张炜_作家出版社_
    文章节选
    品咂时光的声音
    ――读日本散文小记
    枕草子
    这是多么有名的散文。清少纳言,宫内小女官,作者。她是天武天皇的十代孙。由于当时没有录音录像一类技术,我们对遥远的过去只有依赖文字去理解和感受了。然而这种感受是微妙的,需要感受者有相当的能力,有对于文字的敏感,特别是对于另一个时空的悟想能力。阅读需要会意,会意这存留于墨色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悦、一情一景。文字之细腻纤弱,宛如丝线者,往往出于女性之手。
    女性之中的女性,大约要数清少纳言一类。当年,像枕头那么高的一沓好纸就能引起她的写作欲,于是她就想把这沓纸一点点写满。我们可以想象她那时的心气高远,并想象她的字迹也是好看的,而且对自己的记叙也是小有得意的。
    多么琐屑的文字。她真是耐烦。不耐烦就没有了这样的**文学。下等人的文学是粗放的,有时甚至需要一点猥亵和血腥。清少纳言的文字当然是属于上等人的。她是皇宫里的女官,自有自己的雅趣。弱不禁风的人和文,清淡,寂寞,多情,也有很多无聊。
    在无聊中吟唱,不停地吟唱,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功夫。
    对她和她们来说,*主要的事情就是宫中一些人的心情和消息。还有似淡还浓的爱情。在宫中,给她们的一剂猛药就是爱情。她们在爱情的边缘徘徊的痕迹,就是这些文字,是隐而不彰的心路。
    她们常常从中发现一些针头线脑的小事。这些小事因为极为有心的人才能拾起,所以也成了深刻见地的一部分。应对俳句之类,竟也成了大事。那些歌在今天看来是何等简单。可是这些歌中有那么多清纯迷人的东西,以至于会让人神往和迷惑起来。
    当然,离开了一个国度的情与境,特别是她们的情与境,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和体味这些歌。和歌,俳句,真是一些古怪之物,它比日本清酒更清。
    如果说我们对文字的造诣本身着迷,还不如说是对于那时的皇宫生活,那时的一位宫女的情怀和见闻更感兴趣。出土文物的价值是无形的,无法用更通俗明了的语言解说的。我们在回避一笔大到不可以估价的无形资产,比如这些很早以前的文字。
    方丈记
    鸭长明失意以后就出家了。这与中国过去的情形十分相似。人在两极中生活,大起大落,繁华之后的冷寂无边,也真是抵达了一种艺术境界。然而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所以身在其中的人就有了许多常人没有的感慨。
    那一茬日本智识者与今天稍有不同的,就是他们更为依赖中国文化。离开了汉诗和典籍简直不行,那会在精神上无法腾挪。博尔赫斯说到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时,用了一句妙比:中国文化就在一边,它是日本文化的守护神。只有读老一代日本文学家,特别是智识**的文字,才会深刻体味这种“保护神”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深意。
    但是中国文化移植于岛国,经过了千年的海风吹拂,其中有了更多的盐味。
    被中国改造过的佛教思想,还有庄儒思想,在古代日本文人心灵中有不可移动的位置。他们的观念中常常有“无常”和“空”,如同不停地读《红楼梦》中的那首“好了歌”一般。鸭长明记载了日本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灾变,其惨烈令人惊怵。可是他也指出:经过了一些时日,也就是这样的大灾变,竟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了无痕迹,人们又照旧玩嬉享乐。他则是一个灾难的顽固指认者,所以他可以是智者和思想者。
    他描述自己时下的状态和心境为:“知己知世,无所求,无所奔,只希望静,以无愁为乐”。如果这是一种能够达到的境界,当然是**一样的生活。可惜这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特殊境遇下的悟想和慨叹,虽然难得,但其中总会打一些折扣罢。
    蓑衣和拐杖,草庐,是这些与独居者为伴。他的无愁楚无欲望,是自我流放的必需,而不太像得意的清唱。这一点中国与岛国的士大夫们是一样的,即被迫告别**者居多。寄情于山水,这时候既有机会,又有这种相濡以沫的体会和情感。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独居山中,与猿为友,这当然是走得够远的了。不仅如此,人们不可忘记的还有他先前的荣耀,于是也就更加增添了一些神秘。独居人的所有文字都简朴之极,没有什么修饰的兴致,极像顺手抓来的几把山土和草木,于是也就有了背向文章的平淡之美。
    只是很少的一点文字留在这里,却可以长存。这其实仅是时光的秘密。人们还是不忍将那段时光抹掉。时光是属于所有人的,时光在文字里留下来,供后来人去品咂和玩味。
    如果时光保存在一个人的无数文字中,那么只会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被珍视。
    目录
    一辑

    品咂时光的声音.............. 3
    枕草子............... 3
    方丈记............... 4
    阴翳礼赞.............. 6
    和泉式部日记.......... 7
    蜻蛉日记.............. 8
    紫式部日记........... 10
    更级日记............. 12
    徒然草.............. 14
    奥州小道............. 15
    北越雪谱............. 16
    断肠亭记............. 18
    千曲川速写........... 19
    自然与人生........... 20


    二辑

    万松浦书院开坛............. 25
    书院的思与在............... 28
    美丽的万松浦............... 38
    从国际艺术村谈起........... 40
    谈简朴生活................ 46
    诗歌时段.................. 53
    作家的不同房间............. 55
    仅有一个旅途............... 62
    诗意及其背景............... 70
    翱翔于云端的精灵........... 79
    因为绝望而哭泣............. 86
    纯文学的当代境遇........... 88
    精神背景之争.............. 116
    <span style="font-size:1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