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 人鬼情未了---《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 人鬼情未了---《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

  • 作者:李振峰
  •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 ISBN:9787535060778
  •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1日
  • 页数:135
  • 定价:¥1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5060778
    • 作者
    • 页数
      135
    •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01日
    • 定价
      ¥17.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传习录》是记录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言行的一部著作,涵盖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即“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书稿对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和观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尽量客观详实的讲述了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和理论精华,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对明末的忠良奸佞等众生态做了入木三分刻画,剧作的主题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本书稿以简明流畅的语言重新复述了《桃花扇》的故事,并对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及戏剧爱好者的普及型读物。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 人鬼情未了---《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_李振峰_海燕出版社_
    文章节选
    知行合———真正的知与行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的王阳明,**提出了给后世带来巨大影响的“知行合一”之说。从词义上讲,“知”是人的认识功能,“行”是人的实践功能。就一般而言,知识为行动提供指南,行动检验知识的有效性,因而“知行合一”的内涵往往被表述为:凡事不能停留在空想阶段,而应通过实践将设想付诸现实。换言之,人不仅要真能“想”,而且要真能“做”,要反对空谈,注重实践。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念与这种普通观点并不吻合,他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有着独特的思想内容: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传习录·徐爱录》)
    在普通观念里,虽然“知”是“行”主导,“行”是“知”的行动,但“知”自是“知”,“行”自是“行”,“知”与“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知”不是“行”,“行”也不是“知”。但王阳明却不这样认为,在他那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是也。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也就是说,阳明先生的“知行”观可以用如下的公式去表示:
    知=行之始
    行=知之成
    知=知之始+知之成(行)
    行=行之始(知)+行之成
    按照阳明先生传授的“知行合一”真谛,如果领会正确,那么只说一个“知”时,已经自然把“行”包括在其中了;只说一个“行”时,已经自然把“知”包括在其中了。但这与人们对于“知”与“行”的认识实在相去太远,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何时成为一体了?阳明先生争辩道:实际上,古圣先贤很早就认为“知”“行”是同一种东西。但有些冥顽不灵的世人,在做事时糊糊涂涂地任性情去做,从来不经大脑,这样做只能是愚昧妄为,为了挽救这样的人,圣贤在他们面前不得不强调“知”的重要性;另外,还有一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只知道胡思乱想,完全不肯亲身将想法付诸实践的空想家,他们永远停留在“想”的阶段,只在心里凭空揣摩,为了挽救这样的人,圣贤在他们面前不得不强调“行”的重要性。阳明先生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将“知”与“行”视为不同的东西,分开来论说,那是圣贤为纠正世人的弊病不得以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如果人们能够明白“知行合一”的道理,只要说 “知”、“行”其中的一个就足够了,而不必像其他人那样“知”、“行”分说。
    阳明先生虽然抬出了古圣先贤做后台,但人们对他“知行合一”的道理还是心存疑惑,阳明的弟子兼妹夫徐爱就曾公开与他讨论过此事。辩论是增长智慧的,从中我们可以大略窥见阳明先生关于“知行合一”的基本看法: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传习录·徐爱录》)
    弟子徐爱对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能领会,因此与宗贤、惟贤两位同门往复辩论,但仍然没有弄懂,于是转而向阳明请教。阳明说:“(既然你对知行合一的道理有所怀疑),那么你可以尝试着举几个例子来看?”徐爱说:“比如,现今有一个人对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完全知晓,但却往往不能孝、不能敬,从这样的事实来看,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怎么可以视为一体呢?”针对徐爱的疑问,阳明回答道:“你所说的知行,已经是私欲割裂的产物,再也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知行了。没有知不表现为行动的,有知却不能表现为行,这种知等于未知。圣贤教育人们知和行,就是要恢复知与行的本来意义,并非随便地告诉人们如何去知与行就了事的。”
    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的“知”与“行”是有特殊含义的。按照王阳明对徐爱的解释,“知行合一”的所谓“知”,其实并不是普通的认识功能,而是心学意义上“良知”。“良知”是人类从天地秉承而来的至善之理,它具有一种自发的行善本能。比如我们一位朋友病重,按照良知的呼唤,人们一定会前去看望他;又比如我们在街上看到一条流浪狗,如果依照人恻隐之心的本能,人们一定会善待这只可怜的动物。在如上这两个例子里,因为人遵循天理和良知而行,怎样想一定会怎样去做,不会出现知而不行的情况,所谓“知”即是“行”、“知行合一”是也。但现实世界中,经常出现“知”与“行”断裂的情况,人们经常“知”而不“行”。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人被私欲所蒙蔽,良知被遮蔽,行善之念断绝,利己之心萌生。还以看望病重的朋友为例,人们可能会因为吝啬钱财,而*终免去探望的行程;若以流浪狗为例,则人们可能会以它身上可能有传染病为由,断然放弃善待流浪狗的善举。总而言之,“知”与“行”原来先天统一的关系,在私欲面前被彻底斩断。
    所以,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里,“知行合一”首先是道德伦理学说方面的儒家圣教,然后才是认识论和实践论方面所要遵循的准则。当然,“知行合一”的伦理学含义在今天已经逐渐被淡忘,但这并不能掩盖这四个字在当初赫赫的道德光辉。对此,明代学者黄宗羲认识*为深刻,他说:“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功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传》)在黄宗羲那里,普通的“知”以“知”为知,因缺乏实践而显得“轻浮不实”,但“良知”之“知”,知后即行,一种发自内心原始向善的力量参与其中,在“良知”那里,“知”与“行”不分彼此,“知”即“行”,“行”即“知”,是先天的统一体。
    目录
    一 诗意之思 1
    1.岩中花树——心学的自然体悟 1
    2.格竹事件——圣贤之路上的困惑 2
    3.狂者胸次——乡愿与狂狷之辨 4
    4.龙场悟道——困境中的升华 6
    二 日常理趣 8
    1.满街圣贤——成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8
    2.江涛烟柳——百里之外的思念 10
    3.市中哄诟——别样天理良知 12
    4.父子讼狱——觉醒人之本心 13
    三 自强之道 16
    1.事上磨练——“动”中达致“中和” 16
    2.集义去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
    3.好名之病——疾没世而名不称 19
    4.改之为贵——去除多悔之病 20
    四 追寻良知 23
    1.复本去蔽——良知的澄澈本相 23
    2.精金喻圣——圣贤质与量的区分 24
    3.知行合———真正的知与行 26
    4.破心中贼——内心的修养功夫 28
    五 存乎一心 30
    1.羲皇上人——时间的心学意味 30
    2.卜筮与理——阳明的《易》学之道 31
    3.兼爱之问——仁爱的发端处 33
    4.自高则伪——圣人与贤人之问 35
    六 超然之学 37
    1.曾点言志——诗化的人生理想 37
    2.复兴古乐——移风易俗致良知 38
    3.除却厉气——阳明晚年的反思 40
    4.得鱼忘筌——儒学经典与圣人之学 42
    七 目击道存 44
    1.天泉证道——为心学立法的“四句教” 44
    2.拔本塞源——心学的历史轨迹 46
    3.三教归儒——儒、佛、道的高下互补 47
    4.戒惧慎独——心灵的自我省察之路 49
    八 回望先贤 51
    1.仲尼之谤——求全之毁与不虞之誉 51
    2.颜回高处——不迁怒与不贰过 53
    3.废辄立郢——正名的历史假设 55
    4.摘议晦庵——影响的焦虑 56
    附录一 王阳明简要年谱 6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