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 作者:卢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95550
  • 出版日期:2015年04月01日
  • 页数:284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11495550
    • 作者
    • 页数
      284
    •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01日
    • 定价
      ¥4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是首部系统阐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专著,分别从三个层面(取势、明道、优术)、四个维度(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全方位解构互联网转型内在的商业规律与管理逻辑,并且详细解读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及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错误认知。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本书结合具体企业案例给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方向、目标、路径、方法、步骤、标准,围绕整个企业经营价值链以专业的视角深度诠释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颠覆与重构。
    如果把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看作一次旅行,面对那片从未涉足的旖旎风景,你怎能错过此次出行的**攻略呢?这是一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行动指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文明的系统思考与统筹谋划。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首部互联网思维落地实操手册,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方法论,互联网焦虑症的**攻略。)_卢彦_机械工业出版社_
    文章节选
    未来已来,你还在等什么?
    前不久,在千年古镇—乌镇刚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群来自互联网热土的预言家们宣布,他们已经看见未来的样子。
    未来是什么样子?是《超体》里拥有**力的人类,还是像《星际穿越》里人类踏上星际之旅?“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说:“未来是难以置信的,可以产生一切具有颠覆性的技术。”
    在大会上,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大胆预言:未来,所有的事情会通过物联网被连接起来。无论是眼镜,还是衣服、鞋子、墙等,甚至是一头牛都有可能被物联网连接起来。今天每个人大概有两个移动设备,30年后,每个人被连接的设备数量会达到1000个。
    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谈到数据时代时指出:“未来图景将是如此:所有人、所有物、任何地点、适合时间、永远在线,实时互动。在这幅具象图景背后,我们必须想象,是并发的、分步式的、实时的‘网’,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
    显然,万物互联已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伟大的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曾坦言:“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分布尚不均匀。”
    中国互联网元老、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认为,今后的20年,互联网将有力量改变和塑造所有的产业,银行、医院、教育、交通这些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如果说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的时代来了,那么未来20年,我们将迎接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时代,那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到来。
    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不会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行业,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深深融入社会每个角落,让每个行业和组织都以更高的效率运行。
    未来扑面而来,预见方能遇见!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央视历时三年创作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次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和全球的视野,通过全景式描绘呈现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掀起的一场影响世界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并以历史情怀、时代意识探寻种种改变背后的本质,思考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无数的历史表明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目的,即“每一个我都使你变得更强大,每一个你都让我变得更**”。
    当我们仰望头顶的星空时,也要看好脚下的路。当我们满怀期待地感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变时,也看到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很多传统企业陷入互联网焦虑之中。因为传统经济时代的成功经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受到质疑和颠覆。用俞敏洪的话说就是:失败,不是因为你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今天,不管你做出多么正确的商业政策,都有可能死掉,因为你原有的成功基因不符合当下成功的标准。所以消灭你,与你无关。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和残酷,很多时候,你的没落和衰亡并不是由于你的无能和懒惰,而仅仅是因为你不在历史的趋势里。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果外界认为你成功了,只不过是因为你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但是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永远踏准时代的节拍,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是人,不是神。时代的变化没法预测,一脚踏空,企业可能万劫不复。所以企业唯有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但现在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的淘汰率越来越高,怎样才能真正赶上这个时代的节拍?
    即使如BAT级的企业也不能高枕无忧。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向投资者声明,两年内百度都会处于一个转型期。他坦言,10年前便有人提醒他关注手机领域的互联网搜索,当时他并没有在意这一趋势,且不看好移动搜索的发展。而当百度意识到应该发力移动搜索时,已经有些晚了,他评价百度向移动的转型用了两个词:危险和痛苦,“百度曾经被指已经过时,移动搜索领域也会有新的公司崛起,这让百度意识到要做的事非常多”。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中也直言现在是阿里*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界限,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做任何产品和服务,都要问一个问题,你的客户有没有用。”
    即便是拿到**张移动互联网“船票”的马化腾也担心自己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QQ也好,微信也好,没有人能保证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因为人性的本质就是要更新,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你太老了。所有的竞争者都不是我们看到的庞然大物,而是新鲜生猛的消费者文化,所有的价值都来自于****的一种系统的颠覆,而这种系统的颠覆从来就不是存量的优化。
    “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常常被学者和评论家们借用来描述后工业、后现代、全球化时代状况。其实,我们正身处其中的商业生态,同样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有一句话恰如其分地对这个时代做了总结:“一切的理所当然,都那么弱不禁风。”
    如今,互联网正在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态势重塑当下的经济结构与面貌。一些曾经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惯例正在一一被打破,一些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手段正在被颠覆,一些旧的规则正在被新规则取代,新常态正在逐步建立。新兴企业在寻找新的发展窗口,传统企业也意识到危机临近,希望通过变革来再铸辉煌。那么问题来了,面对消费主体的蜕变,消费主权的移交,消费行为的集体迁徙,免费模式的横行,跨界颠覆的肆虐……那些处于互联网浪潮中的传统企业,该如何拥抱互联网?怎样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而非“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不是做加法,不是说传统企业建个网站,搞个APP什么的。而是做减法,减掉面向终端用户的不必要的环节,减掉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掉一切与*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层层加价的中间渠道,减掉组织多余的架构层级……
    华为公司轮值CEO胡厚崑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企业遇到的*大挑战是基于互联网的颠覆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传统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思想观念和商业理念。要敢于以终为始地站在未来看现在,发现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想象未来,仅仅看到威胁。”
    所见即所得。到现在如果你还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那么你把它用来提高企业效率无可厚非,不过这很可能就是买椟还珠。如果你能把互联网首先当作一种意识、一种思维模式,然后你就会从用户的思维、人性的视角去考量,这样也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互联网不仅是工作、学习的工具,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人们的很多思维习惯都因为网络而有所改变。”
    领教工坊创始人肖知兴认为,互联网给中国商业界带来的*大改变也许是新一代人的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威权主义价值观让位于以“平等、参与、分享”为核心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这才是所谓的互联网精神或者互联网思维的真义。能够扎扎实实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贯彻以“平等、参与、分享”为本质的互联网精神,把每个个体的创造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的公司,才称得上真正的互联网企业。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21世纪谁能建立互联网思维,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转型,谁就能执行业牛耳。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基本上有四类事情可以做:**,持续加强现有体系竞争力建设;第二,利用互联网工具改进业务流程;第三,用互联网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第四,重新按互联网模式建立新业务。
    **能让企业免于速朽的就是企业的快速刷新(自我颠覆加自我重建)的能力。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能不能形成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能不能让企业具有互联网基因比花钱引入互联网技术更为重要。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企业不断将经营、销售、服务等内容从传统的线下走到线上,再从线上不断辐射扩展到线下,带动整个产业的互联网化转型。纵览整个商界,海尔、创维带动了家电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天猫带动了零售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小米带动了手机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乐视带动了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关于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但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否则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韦尔奇曾说过:“一旦我停止学习新的事物,开始谈论过去多于未来时,我认为就离退休不远了。”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的傲慢和悲哀,往往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所以千古名臣曾国藩有句名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在这个浮躁与焦虑并存的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否则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后,在这里*想感谢的就是那些素未见面的热心读者们,正是因为有你们的热忱期待,才让我有了持续创作的激情与动力,同样也因为有你们不懈的支持,才让我有了苛求**的坚决与毅力。
    本着对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一贯奉行,笔者一如既往、义无反顾地在此郑重声明,任何人有权以你喜欢的方式肆无忌惮、原封不动地引用或转载本书任何内容而无需注明出处或作者,也无需顾忌侵权被诉。笔者**的希望正如《超体》中诺曼教授所言,“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分享及传递所学的东西”!
    目录
    未来已来,你还在等什么?
    第1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大势与生存法则 ∥ 1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与特征 ∥ 1
    1.1.1 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互联网转型 ∥ 2
    1.1.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特征 ∥ 8
    1.1.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趋势 ∥ 11
    1.2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六大误区 ∥ 19
    1.3 12位大佬的互联网焦虑症 ∥ 25
    1.3.1 海尔**执行官张瑞敏:自杀重生,他杀淘汰! ∥ 28
    1.3.2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下一个倒台的就是万科! ∥ 29
    1.3.3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越来越看懂年轻人的喜好! ∥ 29
    1.3.4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虎视眈眈,微商兵临城下! ∥ 31
    1.3.5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尽管一直在“精益创业”,但仍遭遇“创业者窘境” ∥ 31
    1.3.6 360***周鸿祎:激情不再身先老,股价未涨创新低 ∥ 32
    1.3.7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内忧坤长之困,外患出师不利 ∥ 33
    1.3.8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年轻人的世界,搞不懂 ∥ 34
    1.3.9 泰康人寿保险董事长陈东升: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 34
    1.3.10 诺亚(中国)董事长汪静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34
    1.3.11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消灭你,与你无关! ∥ 35
    1.3.12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祖国人民向网流! ∥ 36
    1.3.13 折射出传统商业的危机 ∥ 38
    1.4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商业逻辑与行动指南 ∥ 40
    1.4.1 五位互联网大咖的互联网转型方法论 ∥ 42
    1.4.2 互联网转型方法论:金字塔模型 ∥ 50
    1.5 案例:苏宁转型之困 ∥ 55
    1.5.1 转型之路,且行且艰辛 ∥ 55
    1.5.2 苏宁的转型云图 ∥ 56
    1.5.3 转型阵痛之因 ∥ 58
    1.5.4 电商容易,转型不易,且行且珍惜 ∥ 60
    1.5.5 苏宁转型之囧 ∥ 62
    1.6 案例:家电标杆:创维互联网转型之路 ∥ 64
    1.6.1 贴近用户,服务管理人员上门服务 ∥ 64
    1.6.2 “创维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 ∥ 65
    1.6.3 开通总监信箱,产品服务问题解决的绿色通道 ∥ 65
    1.6.4 2小时响应服务,无须多等,快速解决问题 ∥ 66
    1.6.5 服务补偿,每一位投诉、不满意用户都是财富 ∥ 66
    1.6.6 创维拥抱互联网,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亮点与创新 ∥ 66
    1.6.7 创维互联网转型启示: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 ∥ 68
    1.7 案例:面对互联网,创维的三点经验 ∥ 69
    1.7.1 学习 ∥ 70
    1.7.2 思考 ∥ 71
    1.7.3 不要拐急弯 ∥ 71
    1.7.4 创维的双品牌双平台战略 ∥ 72
    1.7.5 转型关键点:平台运营能力 ∥ 74
    1.7.6 转型中如何设计组织架构 ∥ 77
    1.7.7 未来,深耕后台运作 ∥ 78
    第2章 互联网转型——商业模式篇 ∥ 80
    2.1 *锋利的商业模式:工具/内容+社区+电商 ∥ 84
    2.1.1 社群:一切关系皆渠道 ∥ 86
    2.1.2 商业:一切环节皆体验 ∥ 87
    2.2 *人性化的商业模式:长尾型商业模式 ∥ 89
    2.2.1 长尾下的C2B模式 ∥ 91
    2.2.2 案例:ZARA—快速时尚 ∥ 92
    2.3 平台型商业模式:要么创造平台,要么被平台化 ∥ 94
    2.3.1 做产品还是做平台 ∥ 94
    2.3.2 平台型商业模式的特征 ∥ 96
    2.3.3 如何构建平台生态圈 ∥ 97
    2.4 免费:*强悍的商业模式 ∥ 101
    2.4.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免费商业模式 ∥ 101
    2.4.2 为什么可以免费 ∥ 103
    2.4.3 给你五个必须免费的理由 ∥ 104
    2.4.4 案例:互联网免费三剑客—QQ、360、小米 ∥ 106
    2.4.5 案例:借免费思维,传统企业单店实现2个亿 ∥ 111
    2.5 O2O模式:传统企业的诺亚方舟 ∥ 115
    2.5.1 O2O的概念 ∥ 115
    2.5.2 案例:国内家居O2O先锋:美乐乐成功转型 ∥ 117
    2.6 跨界与融合: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旋律 ∥ 122
    2.7 从线下走向线上:互联网掀起教育产业革命 ∥ 128
    2.7.1 在线教育的五大商业模式 ∥ 130
    2.7.2 在线教育关键成功要素:优质内容+用户 ∥ 132
    2.7.3 国外在线教育发展状况 ∥ 134
    2.7.4 互联网颠覆的又一块领地 ∥ 135
    第3章 互联网转型—管理模式篇 ∥ 137
    3.1 组织转型—以用户为**的组织变革 ∥ 138
    3.1.1 孩子已经长大,但穿的还是原来的衣服 ∥ 139
    3.1.2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架构—自由联合体 ∥ 141
    3.1.3 未来的组织—蜂群组织 ∥ 145
    3.1.4 案例:苏宁的组织转型—且行且变革 ∥ 147
    3.2 绩效转型—以用户为驱动的管理体系 ∥ 151
    3.2.1 案例:小米传奇—用户驱动管理 ∥ 152
    3.2.2 案例:*强自组织—中文字幕组 ∥ 155
    3.3 文化转型—以互联网精神为土壤的文化重塑 ∥ 159
    3.3.1 文化转型势在必行 ∥ 160
    3.3.2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重塑 ∥ 163
    3.3.3 企业文化重塑的价值与意义 ∥ 165
    3.3.4 文化落地的乱象 ∥ 167
    3.3.5 文化落地的逻辑与步骤 ∥ 169
    3.3.6 案例:海尔互联网转型—人人都是CEO ∥ 172
    3.3.7 案例:阿米巴经营模式实践指南—以人性为经营的起点 ∥ 180
    第4章 互联网转型——产品模式篇 ∥ 196
    4.1 互联网转型**的四大产品思维 ∥ 196
    4.1.1 什么是互联网时代的好产品 ∥ 196
    4.1.2 用户需要的是孔,而不是钻头 ∥ 197
    4.1.3 产品思维之一:用户思维 ∥ 199
    4.1.4 产品思维之二:迭代思维 ∥ 205
    4.1.5 产品思维之三:**思维 ∥ 209
    4.1.6 产品思维之四:简约思维 ∥ 210
    4.2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 ∥ 212
    4.2.1 什么是产品经理 ∥ 213
    4.2.2 产品经理的五大角色定位 ∥ 214
    4.2.3 APP产品经理必须要懂的30条原则 ∥ 216
    4.2.4 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养 ∥ 222
    4.3 史上五位*牛产品经理的诛心之言 ∥ 223
    4.3.1 乔布斯关于产品开发的六大法则 ∥ 224
    4.3.2 微信之父张小龙眼中的产品经理 ∥ 225
    4.3.3 QQ之父马化腾眼中的产品经理 ∥ 228
    4.3.4 百度首任产品经理俞军的12条产品理念 ∥ 229
    4.3.5 360***周鸿祎眼中的产品经理 ∥ 230
    第5章 互联网转型——营销模式篇 ∥ 232
    5.1 消费主体的蜕变:个性化、社交化与娱乐化 ∥ 232
    5.1.1 品牌营销进化论 ∥ 233
    5.1.2 用户与客户的区别 ∥ 234
    5.1.3 消费行为的迁徙 ∥ 235
    5.1.4 娱乐化:无娱乐,不营销 ∥ 237
    5.2 消费主体80后、90后登上舞台 ∥ 238
    5.2.1 80后,我选择,我喜欢 ∥ 239
    5.2.2 90后,年轻,就是任性 ∥ 240
    5.2.3 90后的媒体沟通策略 ∥ 244
    5.3 营销环境的嬗变: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 ∥ 246
    5.3.1 移动化 ∥ 247
    5.3.2 碎片化 ∥ 248
    5.3.3 场景化 ∥ 250
    5.4 营销方式的迭变:大数据营销、社群营销、内容营销 ∥ 253
    5.4.1 大数据营销 ∥ 254
    5.4.2 社群营销 ∥ 258
    5.4.3 内容营销 ∥ 262
    编辑推荐语
    首部互联网思维落地实操手册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方法论
    互联网焦虑症的**攻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