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四书五经(了解四书五经,了解中华文化之魂,了解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四书五经(了解四书五经,了解中华文化之魂,了解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

  • 作者:张积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ISBN:9787540769390
  •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 页数:170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0769390
    • 作者
    • 页数
      170
    •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01日
    • 定价
      ¥3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对中国在政治、思想、学术、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历史上,“五经”之说的出现早于“四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因此被奉为不可侵犯的经典。直至宋代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四书”逐渐与“五经”并驾齐驱、分庭抗礼,并*终一路高歌,如日中天,取代了“五经”的地位,风靡元明清三朝竟八百多年之久。本书作者从“五经通论”和“四书通论”入手,分别对与四书五经有关的知识,逐一做了介绍。
    四书五经(了解四书五经,了解中华文化之魂,了解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_张积_漓江出版社_
    目录
    1**章五经通论
    1**节什么是经
    5第二节六经与五经
    8第三节孔子与六经
    12第四节五经的确立与变化
    19第五节经籍的体裁
    22第六节五经与中国文化
    33第七节五经总义类名著举例
    41第二章四书通论
    41**节四书的出现
    46第二节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50第三节《四书章句集注》的政治影响
    52第四节四书类名著举要
    57第三章《周易》
    57**节《易经》的作者与成书时代
    60第二节《易经》的形式与思想内容
    64第三节《易传》的编者和著作时代
    66第四节《易传》的思想内容
    67第五节《周易》学源流
    72第四章《尚书》
    72**节《尚书》的形成
    74第二节《尚书��的篇目和年代
    76第三节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
    81第四节宋代以来的《尚书》学
    86第五章《诗经》
    86**节《诗经》的形成与时代
    89第二节《诗经》的编排
    91第三节《诗经》的思想内容
    93第四节《诗经》的艺术特色
    95第五节《诗经》学源流
    101第六章《仪礼》
    101**节《仪礼》的成书
    103第二节《仪礼》的篇目和内容
    107第三节《仪礼》学源流
    111第七章《礼记》
    111**节《礼记》的编者与成书
    114第二节《礼记》的编次与内容
    116第三节《礼记》学源流
    119第八章《春秋》与三传
    119**节《春秋》的含义
    122第二节《春秋》的作者
    124第三节《春秋》的影响
    127第四节《春秋》三传的作者与传授
    131第五节《春秋》三传的特点
    134第六节《春秋》学与三传学源流
    141第九章《大学》与《中庸》
    141**节《大学》、《中庸》的名义
    143第二节《大学》、《中庸》的作者
    145第三节《大学》、《中庸》的文本
    148第四节《大学》、《中庸》的思想内容
    151第十章《论语》
    151**节孔子的生平
    153第二节《论语》的名义与作者
    156第三节《论语》的内容与孔子的思想
    158第四节《论语》学源流
    162第十一章《孟子》
    162**节孟子的生平
    164第二节《孟子》的篇目与作者
    166第三节《孟子》的思想
    168第四节《孟子》学源流
    171后记
    编辑推荐语
    了解四书五经,了解中华文化之魂,了解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