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 作者:彭利贞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0916
  •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01日
  • 页数:472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有些事被认为是可能的,有些事则是必然的;有些事允许做,有些事有必要做,达便是情态(modality)。语言表达这一范畴时,显得非常复杂。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在当代语言学的框架下,以现代汉语事实为观察对象,对情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系统、情态动词的范畴地位、特别是情态与其他范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视角与研究方法新颖独特、语料丰富翔实、论证细致缜密、观点富有新意,对推动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摘要

    绪论
    **章 情态语义系统
    1.1 情态研究回顾
    1.1.1 逻辑学对情态的研究
    1.1.2 语言学史上对情态的主要看法
    1.1.3 对情态的系统研究
    1.1.4 现代汉语的情态研究
    1.2 情态及其类型
    1.2.1 情态的定义
    1.2.2 对情态定义的分析
    1.2.3 情态的类型
    1.2.4 情态类型间的联系
    1.3 与情态有关的几组概念
    1.3.1 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
    1.3.2 语气与情态
    1.3.3 现实与非现实
    第二章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
    2.1 情态动词的范畴地位
    2.1.1 名称
    2.1.2 情态动词的范围
    2.1.3 划定范围的标准
    2.1.4 典型范畴与情态动词身份的确定
    2.2 情态动词的功能与分类
    2.2.1 归类
    2.2.2 功能
    2.2.3 情态动词的下位分类
    2.3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义系统
    2.3.1 两种研究方法的争论
    2.3.2 单义的情态动词
    2.3.3 多义的情态动词
    2.3.4 多义情态动词不同的典型性
    2.3.5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
    2.4 多义情态动词情态的分化手段
    2.4.1 意义的阐释:解释成分与被解释成分
    2.4.2 多义情态动词的主要解释成分
    第三章 情态与情状
    3.1 动词的情状与情态的关系
    3.1.1 动词的情状分类
    3.1.2 动词的情状对情态动词的情态表达的影响
    3.2 静态情状与认识情态
    3.2.1 静态情状
    3.2.2 静态情状与认识情态
    3.2.3 静态情状与非认识情态
    3.3 动态情状与根情态
    3.3.1 动态情状
    3.3.2 动态情状与情态的关系
    3.3.3 动态动词与情态解读
    3.3.4 动态情状构式与情态解释
    第四章 情态与体
    4.1 情态与体的关系
    4.1.1 体与现代汉语的体
    4.1.2 情态与体的相互联系
    4.2 认识情态与体的同现限制
    4.2.1 现实体
    4.2.2 经历体
    4.2.3静态持续体
    4.3 根情态与体标记的同现限制
    4.3.1 起始体
    4.3.2 继续体
    4.3.3 短时体
    4.4 “着”与情态动词的歧解
    4.4.1 “着”的内部分化
    4.4.2 “着2”与根情态动词的同现
    4.4.3 “着”的分化与情态动词的歧解
    4.5 “了”与情态动词的歧解
    4.5.1 “了”的分化与情态解读
    4.5.2 “了2”与根情态
    4.5.3 “了3”与情态
    第五章 情态与否定
    5.1 情态的否定
    5.1.1 否定与其他范畴的关系
    5.1.2 否定与情态的关系
    5.1.3 情态否定的类型
    5.1.4 否定在多义情态动词解释中的作用
    5.2 “没”的情态外部否定
    5.2.1 引言
    5.2.2 “没”的现实性与情态匹配
    5.2.3 “没”对情态动词的多义滤除
    5.2.4 动力情态的内部差异
    5.2.5 对“致能条件”的否定
    5.2.6 从否定致能条件到否定现实事件
    5.3“没”的情态内部否定
    5.3.1 内部否定“没”的性质
    5.3.2 内部否定“没”对情态解读的影响
    5.4 情态的双重否定
    5.4.1 双重否定与情态的双重否定
    5.4.2 “不M不”
    5.4.3 “不M没”
    5.4.4 “没M不”
    第六章 情态动词的同现
    6.1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同现
    6.1.1 人类语言的情态同现
    6.1.2 汉语的情态动词同现
    6.1.3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同现规则
    6.2 单义情态动词的定位作用
    6.2.1 前定位
    6.2.2 后定位
    6.3 多义情态动词之间的相互索引
    6.3.1 同现多义情态动词的相互限制
    6.3.2 语义组配本身的限定
    6.3.3 语义组配个案穷尽分析
    6.3.4 多义情态可能出现的情态组配
    6.4 同类情态组配与EDD规则修正
    6.4.1 动力情态内部组配
    6.4.2 道义情态内部组配
    6.4.3 认识情态内部组配
    6.4.4 修正EDD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运用语义学、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情态及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表达的情态语义系统,考察了现代汉语多义的情态动词与其他语法范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词情状、体、否定等范畴对情态解读产生的影响。本书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独到之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