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2辑)

  • 作者:张再生
  •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825907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82
  • 定价:¥32.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200r7年8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的论文集。该书汇总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的*新成果,拓展了社会性别研究的领域与学术的视野,实践了“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主张。本文集收录论文38篇,内容包括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劳动就业与社会性别、社会保障与社会性别、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性别、社会性别综合问题研究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社会性别、公共管理、妇女问题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与学生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妇联及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公务员培训的参考资料。
    文章节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性别与代共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个对社会性别引入公共政策的意义和基本理论的研究,二是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分析工具对相关政策或政策方案内容与影响的研究与评价,三是对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机制与过程的研究。
    (一)社会性别引入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和基本理论
    强调社会性别之于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社会性别视角政策研究立足与发展的前提。研究者普遍认为,公共政策中凸现社会性别意识是关注处于弱势群体的妇女利益、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刘莉、李慧英从罗尔斯“惠顾*少受惠者”的理论出发,认为妇女群体的劣势是由历史和社会文化积淀而成,她们与男性竞争的历史起点不同,当然会造成“结果的不公平”,并且会日益形成“劣势积累”和“劣势叠加”。公共政策应凸现性别敏感,以惠顾处于劣势的妇女,实现“结果的性别正义”(2003)。而公共政策中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对现实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放任,加固了性别不平等。如果忽视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那么看似对所有人(不分男女)都一视同仁的政策却恰恰可能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彭希哲,2003)。对农村发展项目的评估也证实,看似中性的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对不同的性别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若对发展缺乏社会性别敏感,即使是“促进妇女发展”的项目,也很容易使妇女沦为某种家庭或社区低成本、**益的挣钱工具而不是受益者(赵群,2003)。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一些学者也进一步认识到,仅仅把性别公正的政策准则看成是为女性争取权益未免过于狭隘,社会性别视角对于公共政策的意义和不可代替性,还在于其能够通过对男性**主义认识论传统的批判和对女性独特的经验、需求的强调,为制定非等级制、体现社会公正的公共政策提供可供选择的价值判断依据和实践方式,为保障包括妇女在内的各类边缘人群的利益提供解决思路和途径(刘莉、李慧英,2003)。
    当前的公共政策具有怎样的性别取向,现实社会的性别关系如何,都决定和影响着公共政策,是建立性别视角公共政策研究分析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一些研究者对中国以往公共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将现有的政策模式归为五类:①消极的差别对待政策,包括公开和隐蔽的歧视;②性别平等对待政策,虽强调平等对待,但有时将平等等同于平均,忽视性别差异;③积极的差别对待/过度保护政策,认识到两性的差别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但有可能产生违背妇女真正利益的“弥补差别不当”;④性别中性政策,将男女两性假定为“无差别”的群体,容易产生忽视两性差异的性别漠视;⑤社会性别意识政策,被认为是*为可取的政策,是以“积极差别的恰当保护”为基础,推动两性均衡发展的政策(李慧英,2002;刘莉、李慧英,2003)。
    ……
    目录
    **篇 总论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论国外相关实践及意义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全国公共管理与社会性别论坛暨师资培训”综述
    第二篇 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
    天津市弱势单亲母亲救助社会支持系统和相关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性别与影响——基于我国中部六省的量化研究
    公共政策与女性生存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政策冷漠形成的女性求职困境研究
    社会性别预算刍议——从经济发展的视角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缺失与权益保护
    第三篇 劳动就业与社会性别
    潜规则、性别排斥与集体无意识——就业及相关权利女性的弱势地位及心理建构
    工作中的性别平等与企业管理的性别视角
    论我国普通女性弹性就业机制
    性别角色对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分析——以××农业高校为例
    职业性别隔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第四篇 社会保障与社会性别
    福利供热制度改革的社会性别分析
    生育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
    基于社会性别的中国老年人口生存状况分析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及其性别问题调查——对构建和谐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山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与综合治理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性别盲点
    第五篇 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性别
    女性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初探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心理学思考
    当前我国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困境及完善路径
    高校女教工职业生涯发展困惑及对策初探
    女性职业倦怠现状与对策分析
    透析职场女性的心理困扰
    社会保障女性公务员有效激励措施初探
    第六篇 社会性别综合问题研究
    差序性文化与关系化社会对公共治理的破坏作用——兼论女性社会性别异化问题
    对我国转型期社会性别意识逆转倾向的分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男女两性共治模式:内涵、理论和现实基点
    论以广泛的公民参与促进女性参政的发展
    公共空间对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影响
    浅谈促进女性参政
    上海市城乡老年妇女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的社区干预研究
    从支配性男性气概的改造到促进男性参与
    建国初期华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
    邓颖超与解放区土改中的妇女工作述论
    城市公共设施发展历史的性别考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