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

  • 作者:林国标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47088
  •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01日
  • 页数:394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前言
    **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意识形态”概念
    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1.对社会生活本身的“颠倒”性的批判
    2.对日常观念的“颠倒”性的批判
    3.对思想体系“颠倒”性的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恣理论的基本内容
    2.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
    3.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章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及意识形态选择
    一清初儒家意识形态的强化
    二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
    三戊戌变法与“托古改制”
    四辛亥革命与启蒙话语
    五“五四运动”与意识形态选择
    1.东方文化论
    2.“全盘西化”论
    3.“本位文化”论
    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到意识形态
    一传统价值中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的心路
    三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解读
    1.唯物史观
    2.剩余价值学说
    3.**斗争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与一种新的世界观
    1.瞿秋白:全面了解和介绍马克思主义
    2.李达: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新生的社会
    3.艾思奇:让哲学走向生活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
    一革命
    目录
    前言
    **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意识形态”概念
    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1.对社会生活本身的“颠倒”性的批判
    2.对日常观念的“颠倒”性的批判
    3.对思想��系“颠倒”性的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恣理论的基本内容
    2.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
    3.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章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及意识形态选择
    一清初儒家意识形态的强化
    二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
    三戊戌变法与“托古改制”
    四辛亥革命与启蒙话语
    五“五四运动”与意识形态选择
    1.东方文化论
    2.“全盘西化”论
    3.“本位文化”论
    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到意识形态
    一传统价值中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的心路
    三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解读
    1.唯物史观
    2.剩余价值学说
    3.**斗争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与一种新的世界观
    1.瞿秋白:全面了解和介绍马克思主义
    2.李达: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新生的社会
    3.艾思奇:让哲学走向生活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
    一革命意识形态发展概述
    二中国革命的主体性
    三革命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矛盾论
    2.实践论
    3.“两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汲取
    四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展开与应用
    1.中国革命战争战略和战术问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3.党的思想路线和领导方法
    4.共产主义精神
    五作为一种革命意识形态的毛泽东思想
    第五章 建国初期**意识形态的确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与普及
    1.哲学的普及
    2.《实践论》、《矛盾论》的重新发表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批判
    1.“旧”哲学的反省
    2.对资本主义唯心论思想的批判
    3.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
    三若干哲学问题的探讨
    1.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
    2.关于过渡时期资产**与工人**的矛盾性
    3.关于“综合经济基础”与“单一经济基础”
    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5.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四建国初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严重曲折
    一毛泽东晚年的哲学探索透露的信息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
    1.文艺界对“写中间人物”理论的批判
    2.史学界对“历史主义”、“抽象继承”等观点的批判
    3.哲学界对“合二而一”观点的讨伐
    三毛泽东的主观主义失误
    1.**斗争扩大化
    2.对社会主义的片面认识
    3.个人崇拜思想的抬头
    四政治野心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大肆篡改
    1.对个人崇拜的哲学论证
    2.宣扬全面专政论
    3.鼓吹反辩证法的“斗争哲学”
    4.大力宣扬“精神**”论
    第七章 新时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准备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思想影响
    二人道主义问题的研究
    1.人的问题的研究
    2.关于人道主义问题
    3.关于异化问题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争论
    1.何为“实践唯物主义”
    2.主体、客体的特点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4.主体性原则
    第八章 邓小习理论:改革开放时代的意识形态
    一.新阶段意识形态在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二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阶段论的中国表述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世界历史
    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1.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2.改革的理论
    3.对外开放理论
    五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六两种阶段性意识形态之比较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西方意识形态理论为借鉴,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当今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为出发点,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健康向上发展为旨归,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主线,尝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提供一套合理的、有价值的解释模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