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东南大学与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东南大学与"学衡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

  • 作者:高恒文 丛书 钱理群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35084
  •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1日
  • 页数:255
  • 定价:¥15.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东南大学与“学衡派”》主要内容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学衡派”(按,其实是“学衡社”)或者是对它的某一成员的研究,学术界突然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热忱,论文和专著陆续问世,甚至也影响到了出版界和大众读者,一批水准不一的普及性读物也随之纷纷问世。《东南大学与“学衡派”》名所表明,《东南大学与“学衡派”》的**内容,就是叙述一个大学与文学流派的关系。因此,评论“学衡派”理所当然的不是本书的主题,作者所致力完成的主要是对历史的叙述,而不是评论。当然,作者的基本观点,都体现在叙述的内容与方式上了。
    《东南大学与“学衡派”》叙述力求简洁、明了、流畅,但许多历史细节需要必不可少的考证与辨证,而又不可能完全处理到注释中去,因而不同程度上使得有些章节行文唠叨,对材料的引证也许有些不厌其烦,甚至有时难免繁复,这是十分遗憾而又难以避免的。历史著作的叙述,在中外都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文章节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学衡派”(按,其实是“学衡社”)或者是对它的某一成员的研究,学术界突然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热忱,论文和专著陆续问世,甚至也影响到了出版界和大众读者,一批水准不一的普及性读物也随之纷纷问世。尽管从学��研究的意义上来说,任何历史的与现实的现象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且它所受到的学术的关注程度也总是随时代的不同而大有变化,这几乎可以说是学术史上的惯例了,但我仍然认为,对“学衡派”或者是对它的某一成员的这种持续的、异乎寻常的、热烈的关注,与学术(按,不是学术界)所应有的冷静,似乎有些不太协调,似乎有些违反学术常规了。当然,这显然是有一定的非学术的原因的——只要略一沉思为什么这种现象出现在90年代以来,就不难明白;甚至是根本用不着沉思,因为以惯例而言,汉语语境中的某一文化的或学术的“热点”现象的背后,总有某种非文化的、非学术的、异乎寻常的原因。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讨论的是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课题提出本身即是意味着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深入: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研究者就在*终决定文学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文学”之间发现了“文化”的中介作用;在90年代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人们又从众多的文化因素中,提炼出了和文学的现代化关系*为密切的三大文化因素:大学文化、出版文化与政治文化,试图把20世纪文学置于本世纪的历史**课题——“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考察“现代文学”和“现代教育”、“现代出版”和“现代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或许会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外部关系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它与同时期许多研究者所进行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是互相配合的,表现了共同的(类似的)研究思路,都是9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开拓,可以期待,这样的研究将延续到下一个世纪。
    目录
    导论
    **章 一个大学的兴起
    **节 从“南高”到“东大”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之盛
    第二章 一个流派的出现
    **节 一个流派的由来
    第二节 “学衡派”的出现
    第三章 “学衡派”在东南大学
    **节 “新人文主义”与唯科学主义
    第二节 “昌明国粹”与国学研究
    第四章 “学衡派”的诗学理论与创作
    **节 吴宓的诗学理论与创作
    第二节 胡先辅的诗学理论与创作
    第五章 东南大学的衰落与“学衡派”的风流云散
    **节 东南大学的衰落
    第二节 “学衡派”的风流云散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