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

  • 作者:(挪)伯曼(Boman T.) 吴勇立
  • 出版社:上海世界出版集团
  • ISBN:9787806786970
  •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01日
  • 页数:295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对立的文明是如何融会到共同的基础上并构建起西方的传统文明的。作者非常精到地选取了“语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手的古典语言文献的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上的比较,深刻地阐述了两种文明在“思想模式” 、“感性模式”、“时间与空间”、“数量与数字”、“历史与自然”、 “物”等关键范式上的基于“宁静-运动”的差异,并且,在每一处地方都明确地指出,在这种差异之上的可能的相同或曰接铆之处。*终,作者把这两大文明融会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即它们事实上是对现实的两种可能的,而且是同等必然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两大文明的思想是互补的;希腊人把现实描写为存在,希伯来人把现实描写为运动。作者通篇以我们欧洲人(希腊人)自称,并以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的身份呼吁,对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关注并保护和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合与统一。惟有如此才足以表达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对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真正敬意。本书的出版,于新世纪中西文明会通之际,对我们中华民族之文明的复兴建设将
    目录
    中译本序(柯小刚)
    缩写
    绪论:问题
    **部分:动态与静态的思想
    Ⅰ.动态思想
    1.希伯来语静态动词的动态特征
    2.希伯来语中状态动词和属性动词的动态特性
    3.逻辑上的“存在”
    4.动词hayah的存在
    a.动词hayah
    b.生成和生效
    c.带介词的hayah
    d.hayah表面上静止的用法
    e.神性的存在
    5.世界的动态特征
    Ⅱ.静态存在
    1.爱利亚学派和赫拉克里特
    2.柏拉图
    Ⅲ.非存在
    1.希腊思想中的非存在
    2.希伯来思想中的非存在
    Ⅳ.言词
    1.古代东方思想和希伯来思想里的言词
    2.希腊思想里的言词
    Ⅴ.集体概念和理念
    1.希伯来的集体概念
    2.柏拉图的相似之处
    第二部分:印象和外表
    Ⅰ.对建造物的印象
    Ⅱ.对人的印象
    1.**人物的俊美
    2.《雅歌》中描写的抒情诗
    3.美的理想
    Ⅲ.对事物的印象
    1.软弱的形象、昙花一现的形象和**可靠的形象
    2.J一文本创世叙事中事物的形象方面
    3.与柏拉图《会饮篇》的比较
    4.《旧约》中的拟人化(Personifikation)
    Ⅳ.对上帝的印象
    1.以色列的上帝形象
    2.上帝的形象(Imago Dei)
    附论:大流散中的犹太图像艺术
    Ⅴ.希腊思想的面貌
    第三部分:时间与空间
    Ⅰ.希腊一欧洲的时间概念
    Ⅱ.以色列的时间概念
    1.物理时间和天文时间:天体的时间
    a.欧洲时间概念的无用性
    b.用作计时器的太阳和月亮;对时间的感知
    c.时间节奏而非时间循环或时间线段
    d.持续与瞬间
    2.心灵的时间
    a.意识的同一性
    b.时问的内容
    c.历史的时间
    d.时态
    e.时态的心理
    f.共时性
    g.前与后
    h.时间概念的动词起源
    i.无限的时间
    Ⅲ.空间
    1.形式
    2.界线
    3.无界线或无限
    附论:《圣经》的忠于现实
    Ⅳ.数量和数字:空间数量和动态性质的数量
    Ⅴ.历史和自然
    1.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对历史的理解
    2.《旧约》中的创世宣言和柏拉图的创世学说
    3.功能的宇宙论与形象化的宇宙论
    第四部分:符号主义和工具主义
    Ⅰ.希伯来的“物”的概念
    Ⅱ.希腊的“物”的概念
    附论:上帝的透明性
    第五部分:逻辑思考和心理理解
    Ⅰ.逻辑和心理
    Ⅱ.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Ⅲ.以色列思想家的独立性
    Ⅳ.两种思想方式的形式特点
    总结以及这些差异的心理基础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译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