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儒家的如何是好
QQ咨询:
有路璐璐:

儒家的如何是好

  • 作者:朱承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91497
  •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目 录
    绪言: 儒学传统与时代精神
    一、 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命运的转折
    二、 历史上的儒学与时代精神
    三、 现时代的儒学复兴运动
    四、 儒学传统的多重维度
    五、 儒学传统与新文化运动传统的融合
    **章 古典生活与儒家之道
    一、 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
    二、 传统生活方式与小农经济
    三、 儒家伦理与传统生活
    第二章 理想的生活
    一、 理想的人格
    二、 生活的志向<p>目 录 </p> <p>绪言: 儒学传统与时代精神</p> <p>一、 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命运的转折</p> <p> 二、 历史上的儒学与时代精神</p> <p> 三、 现时代的儒学复兴运动</p> <p> 四、 儒学传统的多重维度</p> <p> 五、 儒学传统与新文化运动传统的融合</p> <p> **章 古典生活与儒家之道</p> <p>一、 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p> <p> 二、 传统生活方式与小农经济</p> <p> 三、 儒家伦理与传统生活</p> <p> 第二章 理想的生活 </p> <p>一、 理想的人格</p> <p> 二、 生活的志向</p> <p> 三、 理想的社会 </p> <p>第三章 愉悦的在世 </p> <p> 一、 成就自我的本然之乐</p> <p> 二、 成全他人的一体之乐</p> <p> 三、 自信宽容的内在之乐</p> <p> 儒家的如何是好</p> <p>目 录</p> <p>第四章 在规矩中自在 </p> <p>一、 “欲”与“矩”</p> <p> 二、 “心矩”与“外矩”合一</p> <p> 三、 “舍己从矩”的风险</p> <p> 第五章 纠结的选择</p> <p>一、 “仁义而已”与“何必曰利”</p> <p> 二、 “彼一时,此一时也”</p> <p> 三、 “舍生取义”与“死伤勇”</p> <p> 第六章 认知与行动 </p> <p>一、 知行哲学的伦理色彩</p> <p> 二、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p> <p> 三、 知行哲学与修养之方</p> <p> 四、 伦理实践与政治实践 </p> <p>第七章 知识与价值 </p> <p>一、 知识与价值的张力</p> <p> 二、 格物的知识倾向及其矛盾</p> <p> 三、 格物的价值转向</p> <p> 第八章 政治的焦虑 </p> <p>一、 儒家政治关怀的传统</p> <p> 二、 政治对儒学的需要</p> <p> 三、 儒者参与政治生活</p> <p> 四、 奉行礼教与政治干预</p> <p> 第九章 生死的忧敬 </p> <p>一、 肉身之忧</p> <p> 二、 现世之忧</p> <p> 三、 丧祭之忧</p> <p> 四、 身后之忧</p> <p> 第十章 从地方到世界 </p> <p>一、 地方性问题的世界解决 </p> <p> 二、 世界历史与世界性眼光</p> <p> 三、 民族**与天下观念</p> <p> 四、 世界性视角下的现代中国与世界</p> <p> 结语</p> <p>参考文献</p> 后记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绪言: 儒学传统与时代精神
    新文化运动直接质疑了儒学传统的时代价值,提出儒学已经难以作为支持现代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宣称:“本志诋孔,以为宗法社会之道德,不适于现代生活。”陈独秀: 《答佩剑青年》,《民国丛书》**编《独秀文存》卷三,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47页。我们知道,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的潜在力量,每个时代自有其较具独特性的时代精神。从文化上来看,时代精神是一定时间内社会共同体的集体性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体现在大多数人的精神选择趋向上,往往以某一种思想学说主张作为其象征。牟宗三先生曾提出:“文化意识,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有时向上,有时向下,有时是正,有时是反是邪,这种曲折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此亦叫做‘时代精神’或‘时代风气’。”牟宗三:《历史哲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6页。“历史精神,文化意识,乃一民族之生活承续所必然呈现者。”同上书,第9页。历史地来看,儒学正是牟宗三所指的这种“历史精神”或者“文化意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必然呈现者”。儒学在中国历史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主流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识,引导着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但这一情况在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儒学不复被人们视为时代的精神动力,反而被视为阻碍时代前进的绊脚石,传统儒家崇尚的很多曾经牢不可破的价值观念变成了须要重新审视的对象。在现代性视野里,儒家以何种姿态自处为“好”,儒家观念中哪些是“好的”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儒家观念又该如何成为“好的”,这些问题总是不断地出现。
    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百年了,时代发生了巨变,在中国大陆,儒学又一次呈现复兴的趋势,而新文化运动也时过境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现代性精神与儒学的纠缠,如何看待儒学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如何是好”式问题,随着儒学的再次复兴,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史命题。
    一、 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命运的转折
    儒学作为主流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识,自西汉以来,虽间或有佛道的袭扰,但其在精神上的主导性地位几乎很少受到质疑。如所周知,晚清以降,儒学究竟还能不能担负起民族心理的职责,儒学还能不能作为精神与文化动力推动中国进入现代**的序列,这个问题逐渐成为困扰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迷思,而新文化运动更是将“儒学是否适应现代生活”“儒家还有没有好的价值”之问题以极为尖锐的方式提出来,并对其做了近乎否定的回答。
    目录
    目 录
    绪言: 儒学传统与时代精神
    一、 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命运的转折
    二、 历史上的儒学与时代精神
    三、 现时代的儒学复兴运动
    四、 儒学传统的多重维度
    五、 儒学传统与新文化运动传统的融合
    **章 古典生活与儒家之道
    一、 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
    二、 传统生活方式与小农经济
    三、 儒家伦理与传统生活
    第二章 理想的生活
    一、 理想的人格
    二、 生活的志向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思考儒家思想“如何是好”的阶段性成果,所谓“如何是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儒家思想与文化以什么样的姿态处于现代思想世界;一是究竟儒家思想与文化中什么才是“好的”,应该做何种取舍等。换句话说,“如何是好”的问题,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现代性转化的一种反思和尝试,涉及道德选择、知识与行动、知识与价值、政治参与、生死观等多个层面。本书从以上多个方面讨论了在现代社会下,儒家该如何自处,如何是好问题。本书论述简明流畅,言之有据,虽然是哲学论著,但无诘屈聱牙的枯槁、晦涩之感,非常值得一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