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风景文化(本书带着你领略风景(景观)文化之美,认识风景(景观)本原所在,告诉你风景(景观)究竟是什么,风景(景观)未来去哪里。)
QQ咨询:
有路璐璐:

风景文化(本书带着你领略风景(景观)文化之美,认识风景(景观)本原所在,告诉你风景(景观)究竟是什么,风景(景观)未来去哪里。)

  • 作者:边留久
  •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53778464
  •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10 历史的浪潮
    10 风景与思想
    15 没有风景设计师的风景
    17 历史的洪流
    19 回眸:曾经的风景文化
    26 大地自身的运动
    26 扁桃树、大麦和橄榄树
    30 大地的欢娱
    34 乡村与玄牝
    40 三月三
    40 羊脚山洞
    46 迪奇卡的下山路
    52 风景诞生的见证人
    58 事昧竟谁辨<p align="left"><b>10 </b><b>历史的浪潮</b></p> <p align="left">10 风景与思想</p> <p align="left">15 没有风景设计师的风景</p> <p align="left">17 历史的洪流</p> <p align="left">19 回眸:曾经的风景文化</p> <p align="left"><b>26 </b><b>大地自身的运动</b></p> <p align="left">26 扁桃树、大麦和橄榄树</p> <p align="left">30 大地的欢娱</p> <p align="left">34 乡村与玄牝</p> <p align="left"><b>40 </b><b>三月三</b></p> <p align="left">40 羊脚山洞</p> <p align="left">46 迪奇卡的下山路</p> <p align="left">52 风景诞生的见证人</p> <p align="left"><b>58 </b><b>事昧竟谁辨</b></p> <p align="left">58 在阿斯祈福的早餐</p> <p align="left">61 寻找真意</p> <p align="left">66 谢灵运原则</p> <p align="left"><b>70 </b><b>质有而趣灵</b></p> <p align="left">70 宗炳原则</p> <p align="left">75 无视协调</p> <p align="left">79 现代脱宇宙化</p> <p align="left"><b>84 </b><b>说破之前的隐晦</b></p> <p align="left">84 从大地开始</p> <p align="left">89 风景的深意</p> <p align="left">93 此中有真意</p> <p align="left"><b>100 </b><b>附言</b></p> <p align="left"><b>106 </b><b>相关作品</b></p> <p align="left"><b>107 </b><b>插图目录</b></p> <b>108 后记</b>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在1991 年,贝尔纳·拉叙斯(BernardLassus, 1929—) 于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校创建名为“园林,风景,领土”(DEA JPT)的博士研究生院时,就以“风景不是环境”这一思想而著称。本书译者张春彦就是这一博士学校的毕业生。换言之,风景不仅仅属于生态范畴。那么,为何存在景观生态?在所有文化中是否都存在着“风景”?过去的一代,相关争论已足够混乱,今天我们能否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
    以前,我在“园林,风景,领土”博士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以认识论的方法构思这一问题,*初更多地是凭直觉。
    风景的问题,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围绕人类的风土展开的各种思考中,这些思考同时以生物学、存在论和逻辑学为基础。
    从生态学角度看,这一问题属于乌克威尔(Uexküll,1864—1944)所谓“Umwelt 主体环境”(环境影响的世界、风土)的范畴,区别于Umgebung环境(客观环境数据)。这就是说,风土并不是固有存在的,而是取决于一定的主体(生命体),以适宜自己的方式去领会、感受。乌克威尔通过实验证明,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的物种,它们拥有不同的风土。
    从存在论角度看,这种关系可以得出:风土取决于主体,同样主体也取决于风土。这就是有关人类的风土。和辻哲郎(Watsuji Tetsuro,1889—1960)将其称为“fûdosei风土性”,并定义为“人类存在的构造性契机”。
    这一主体与风土之间的“契机”(即一种连动),使风土既不能被视为简单的客体对象,也不能被视为简单的主观再现。因此,不能将其简化为客观环境,正如事实所证明的,风景观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公元4世纪出现在中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欧洲。然而,客观环境并没有改变,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新的词汇?是因为风土已经发生变化。专注于谈论风景的文化精英们,事实上创造了一个与环境的新的关系(即新的风土),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风景”。
    这些历史事实提出了认识什么是“现实”这一问题。如果风景既不是客观的环境(Umgebung),也不是主观的想象,那么什么是风景的“现实”?这里应该回到1929—1930 年海德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Gallimard出版社, 1993)的讲课中。其中展开了“作为”(als)这一问题,对他来说这是展开世界(Welt)的条件,也是存在的条件。我们这里所说的“作为”是一种方式,以这种方式,客观环境显现在某些存在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环境作为风景呈现出来。
    目录
    10 历史的浪潮
    10 风景与思想
    15 没有风景设计师的风景
    17 历史的洪流
    19 回眸:曾经的风景文化
    26 大地自身的运动
    26 扁桃树、大麦和橄榄树
    30 大地的欢娱
    34 乡村与玄牝
    40 三月三
    40 羊脚山洞
    46 迪奇卡的下山路
    52 风景诞生的见证人
    58 事昧竟谁辨
    编辑推荐语
    无论对于设计师,还是从事教育研究的同行,本书从一个为我们经常所忽略的角度,引发我们对“景观”概念尤其是文化景观更深层的思考,值得我们去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索,特别是现代性影响下的这一代人。本书对今天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运动有着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批判意义,能够扩展前期研究的视野,深化设计的理论深度。而无论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还是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本书作为对景观文化学的深层阐释,具有教科书式的实用意义。今天,文化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相信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会引起相当高的社会反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