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余华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余华论

  • 作者:刘旭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06399944
  •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6399944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01日
    • 定价
      ¥46.00
    • 所属分类
    文章节选
    **章 先锋之前:与“现代派”同时的主旋律创作
    **节 川端康成的东方式忧伤 /3
    第二节 清新的忧伤下的内涵缺失 /11
    第二章 先锋时代:后现代之维
    **节 后现代转折:《十八岁出门远行》 /19
    第二节 关于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31
    第三节 反真理和叙述迷宫:后现代小说的特征 /39
    第四节 “围城”之困:**次转折的深层动因何在?/82
    第五节 中国“后现代小说”的生产机制 /88
    余 论 中国“后现代小说”的意义及走向 /98
    第三章 余华的第二次大转折:后现代到底层时代
    **节 转折之前:《呼喊与细雨》的恶叙事 /105
    第二节 第二次重大转折:《活着》的博爱时代的温情/116
    第三节 余华与小人物:福贵到许三观 /163<p>**章 先锋之前:与“现代派”同时的主旋律创作</p> <p> **节 川端康成的东方式忧伤 /3</p> <p> 第二节 清新的忧伤下的内涵缺失 /11</p> <p>第二章 先锋时代:后现代之维</p> <p> **节 后现代转折:《十八岁出门远行》 /19</p> <p> 第二节 关于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31</p> <p> 第三节 反真理和叙述迷宫:后现代小说的特征 /39</p> <p> 第四节 “围城”之困:**次转折的深层动因何在? /82</p> <p> 第五节 中国“后现代小说”的生产机制 /88</p> <p> 余 论 中国“后现代小说”的意义及走向 /98</p> <p>第三章 余华的第二次大转折:后现代到底层时代</p> <p> **节 转折之前:《呼喊与细雨》的恶叙事 /105</p> <p> 第二节 第二次重大转折:《活着》的博爱时代的温情 /116</p> <p> 第三节 余华与小人物:福贵到许三观 /163</p> <p> 第四节 《许三观卖血记》的问题:干硬的嘲讽 /182</p> <p> 余 论 隐含作者的精英身份与对底层的态度 /185</p> <p>第四章 后现代之欲望化一极:消费主义下的《兄弟》之殇</p> <p> **节 欲望消费之**:“屁股叙事” /195</p> <p> 第二节 《活着》与先锋同在:温情叙事</p> <p> 与血腥叙事的拼接 /197</p> <p> 第三节 “《故事会》模式”与“专业读者”的失望 /223</p> <p> 第四节 《第七天》给了读者什么? /236</p> <p> 余 论 知识分子、社会与文学 /259</p> <p> </p> <p>余华年谱 /268</p> <p>参考书目 /287</p> 后 记 /30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后 记 首先应该说,余华是当代文坛数一数二的作家,其文学才华也就莫言能与之相抗衡。我一直关注余华,从1996年硕士论文题目是余华代表的“先锋小说”,到1999年发表**篇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论文,直到今天,我一直把余华当成当代*好的几位作家之一来关注。其次要声明下,这本书很多地方批评得非常尖刻,但我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我是希望余华珍惜他的天赋。这个判断与我下一个判断紧密联系。 如果在世的中国作家中还有第二个人*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就是余华。不少论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适合中国,或者中国不需要诺贝尔。从整个全球化大工业和高科技经济模式来看,诺贝尔奖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衡量一个**的现代发展成就的重大指标,特别是文学,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奖能与诺贝尔文学奖相抗衡,获奖者可能有骂名、有意外,但其文学成就都是不可否认的,特别是中国正走向**大国的今天,全球化经济体系正在越来越高的层次上为中国所用,这些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指标更是越来越被重视;作为一个双向运动,诺贝尔奖也越来越考虑中国人选。对余华来说,就凭他的世界影响和九十年代积累的良好口碑,即使今天就获奖,中国和世界也没话说,还很可能比莫言的骂声少很多。当然这是指《活着》。《兄弟》尽管在国内国外的**都很高,影响也很大,但其文学成就很难说达到了**水平。余华创作的黄金时间至少还有二十年。从1987年到2017年,三十年过去了,余华的才华一点也没减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平均年龄在六十到八十岁的占近百分之六十①[1](),从这点来看,余华还很年轻。尽管按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规律,十年内不会重复给同一个**的作家,但十年之后或二十年之后还是可能的,那时余华六十多岁或七十多岁,获奖仍然是个人的巨大成就和**的骄傲。希望他能像写《活着》一样认真而投入地写一部像《兄弟》那样有“野心”的著作,只凭《活着》是不够的。余华应该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指出问题,并有往更高处走的可能,才是有效的、负责的批判。余华有获奖的资质、阅历和天赋,很多作家缺乏这些关键的东西,基本一生与诺奖无缘。余华所要做的,只要认真就够了,余华的长处是情节的建构和川端康成的细节描写,时刻不放弃这两点就能保证文学的正常输出,再像《活着》一样认真且充满爱和善意,则提供了人文意识方面的坚守和纯文学式的对人类本身的关注。 本书不是重在研究余华作品内部可以挖掘的哲学化的思想,或者可以与哪些世界文学大师和哲学家的伟大思想相对接,本书**是分析余华的写作技巧及其变化,更重要的是发现这些变化对他创作质量的影响。**是他的成功之处,但不代表文学性上的同等成功,很多评论者都认为《兄弟》之后是余华的倒退,甚至不认为《兄弟》是纯文学作品。纯文学的荒诞和超现实是“认真”的荒诞和超现实,评论界很明显*惊讶和失望的就是小说中过于随意的写作态度,国际上的成功也好理解,余华的叙事能力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再者,脱离了中国语境,从不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外国人来看,中国读者和评论家眼中的细节上的漏洞,都会被西方人转换成“后社会主义”时期的荒诞,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待莫言的权力批判的方式类似。余华的文本或者就成为了西方意识形态*期待的“后社会主义东方主义”的一个有机部分。如果中国成为了**大国,这些荒诞又会被看成是萨特或卡夫卡式的荒诞。西方在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伎俩百出本就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阴暗的表现,这是与人类伴生的权力之恶,精英集团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一直是文明的*大的敌人,这也正是文学思考的**。余华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涉及了权力问题,日常生活的权力也好,政治权力也好,都可能先成人类社会的阴暗之源。余华的叙事能力与这种思考结合,完全可能产生超过《活着》和《兄弟》的作品。我们希望这些分析能给余华和其他作家的创作有些启示。 余华研究有一个重大的好处和方便,余华写了大量关于文学的随笔,还有相当部分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比起小说来只多不少,几乎每一部小说都被多次在不同的散文随笔中提及。这给余华本身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把这些文章和片段放在一起,就能成为一部不下五十万字的《余华自论》。这也给研究者提供了另一个好处,就是看出一个作家本人的思想和意图与他的文学创作相契合的程度。有些随笔能从正面说明余华的一些想法,特别是看出余华创作的意图。但很明显的是,余华是一个经常与自己的意图分裂的作家,他的话常常提供的是反证,而不是自省和推进,这种就不能作为正面解读的依据。作家想什么想成为什么,不代表他在创作中真的能实现他的所想。从《兄弟》开始,余华和中国评论界积怨已深,特别是2013年的《第七天》,太多的批评让余华很伤心,余华的底气还是在于**和大众读者的支持,特别是在国外的众多奖项和销售业绩,从2015年出版的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来看,余华对评论界还是没有一点好感,先锋时代和底层时代的鱼水相谐之态似乎再也不会出现了。其实,作为评论界的一员,我们的批评不是针对余华本人,而是余华的作品,如果余华是一个商人,或者干脆就是郭敬明那样的通俗作家,评论界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批评声音了,因为我们仍然期待余华能拿出比《活着》更好的纯文学作品来,这个“更好”,指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相对深刻的思考。没有人指望**千万册的郭敬明会拿诺贝尔文学奖,但很多人期待余华能拿到。余华能做到文学性和大众接受上的同时的成功,这一点余华要大大超过莫言。我们希望有**我们可以说那句话:“中国又多了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名字叫余华。”我们等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由于本人疏懒,研究余华的资料又浩如烟海,在引证及论证上多有不足和缺憾,请大家多多批评。 感谢作家出版社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感谢刘艳女士和谢有顺先生的引见和督促,不然我不会把一直关心的余华写成一本二十万字的专著。感谢出版社李宏伟先生的中肯建议和出版过程中的诸多辛劳。感谢研究生周姿含、赵艺、叶杨莉、沈佳、王月林等同学在资料搜集方面的付出,感谢张宇阳同学认真的校对和建议。 2017年6月于上海 [1]① 魏瑞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年龄分布》,科学网。 免费在线读**章 先锋之前:与“现代派”
    [1]① 王侃:《余华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


    [2]② 余华:《自传》,《呼喊与细雨》附录。


    [3]① 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4]①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253页。


    [5]①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6]② 余华:《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目录
    **章 先锋之前:与“现代派”同时的主旋律创作
    **节 川端康成的东方式忧伤 /3
    第二节 清新的忧伤下的内涵缺失 /11
    第二章 先锋时代:后现代之维
    **节 后现代转折:《十八岁出门远行》 /19
    第二节 关于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31
    第三节 反真理和叙述迷宫:后现代小说的特征 /39
    第四节 “围城”之困:**次转折的深层动因何在?/82
    第五节 中国“后现代小说”的生产机制 /88
    余 论 中国“后现代小说”的意义及走向 /98
    第三章 余华的第二次大转折:后现代到底层时代
    **节 转折之前:《呼喊与细雨》的恶叙事 /105
    第二节 第二次重大转折:《活着》的博爱时代的温情/116
    第三节 余华与小人物:福贵到许三观 /163
    编辑推荐语
    余华是国内非常难得的作品畅销的纯文学作家。本书对他近40年的创作进行了梳理,论述了他青年时期所谓“现代派”先锋创作的文学技法来源、代表作《活着》等创作手法的转变过程和其成就,以及后来《兄弟》《第七天》两部作品的失误所在。分析和批评都很精当。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