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西北联大
QQ咨询:
有路璐璐:

西北联大

  • 作者:张在军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ISBN:9787515514673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5514673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01日
    • 定价
      ¥59.80
    • 所属分类
    文章节选
    引 子 /1

    序 章 辞别燕都 / 3**节 何去何从?/ 5第二节 历史选择了西北 / 12第三节 三校的历史沿革 / 18第四节 北平研究院分道扬镳 / 35第五节 半路杀出个河北女师 / 47

    上 篇 三校合一(1937年9月—1939年8月)

    **章 非常时期的西安临大(1937年9月—1938年4月)/ 55**节 长安居,大不易 / 55第二节 甚于长沙临大的院系 / 65第三节 玄风桥的“十八罗汉”/ 74第四节 抗日救亡活动 / 80第五节 “文武合一”的军训 / 85第六节 潼关吃紧,西安告急 / 91第七节 南迁:破天荒的大举动 / 97第八节 散布在三县六地 / 108
    第二章 昙花一现的西北联大(1938年4月—1939年8月)/ 118**节 联而不合也不和 / 118第二节 院系堪比西南联大 / 128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也是救国 / 135第四节 师生的经济生活 / 143第五节 “公诚勤朴” ——校训与校歌 / 151第六节 总理纪念周 / 158第七节 南郑的集中军训 / 164第八节 救亡组织与民主社团 / 171第九节 古路坝的西北联大附中 / 180第十节 解体分立:一石二鸟 / 190<br />引 子 /1<br /><br />序 章 辞别燕都 / 3**节 何去何从?/ 5第二节 历史选择了西北 / 12第三节 三校的历史沿革 / 18第四节 北平研究院分道扬镳 / 35第五节 半路杀出个河北女师 / 47<br /><br />上 篇 三校合一(1937年9月—1939年8月)<br /><br />**章 非常时期的西安临大(1937年9月—1938年4月)/ 55**节 长安居,大不易 / 55第二节 甚于长沙临大的院系 / 65第三节 玄风桥的“十八罗汉”/ 74第四节 抗日救亡活动 / 80第五节 “文武合一”的军训 / 85第六节 潼关吃紧,西安告急 / 91第七节 南迁:破天荒的大举动 / 97第八节 散布在三县六地 / 108<br />第二章 昙花一现的西北联大(1938年4月—1939年8月)/ 118**节 联而不合也不和 / 118第二节 院系堪比西南联大 / 128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也是救国 / 135第四节 师生的经济生活 / 143第五节 “公诚勤朴” ——校训与校歌 / 151第六节 总理纪念周 / 158第七节 南郑的集中军训 / 164第八节 救亡组织与民主社团 / 171第九节 古路坝的西北联大附中 / 180第十节 解体分立:一石二鸟 / 190<br /><br />下 篇 五校分立(1938年7月—1946月11月)<br /><br />第三章 后方**高等农业学府 ——国立西北农学院 / 203**节 西北农学院的筹建 / 203第二节 一校一系的沿革 / 211第三节 首任院长辛树帜 / 223第四节 名师荟萃张家岗 / 229第五节 院系设置与教学管理 / 235第六节 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 240第七节 “驱周运动”催生亢丁社 / 246第四章 后方*完备的工科大学 ——国立西北工学院 / 253**节 西北工学院的筹建 / 253第二节 三院的历史沿革 / 259第三节 三任院长的功过是非 / 275第四节 雄厚的师资与简陋的设备 / 284第五节 严格的教学与务实的科研 / 291第六节 七星寺的灯火 / 299第七节 “地狱”,还是“天堂”?/ 305第八节 学生社团与学生运动 / 315第九节 拒与西工归并的北洋西京分院 / 322<br />第五章 西北联大变身西北大学 / 331**节 “西北大学”为何复名?/ 331第二节 走马灯似的换校长 / 338第三节 三院十四系的师资 / 349第四节 教学条件与学术研究 / 358第五节 乐城的苦乐生活 / 366第六节 政治力量与进步社团 / 377第七节 “四一五”学运始末 / 385<br />第六章 西北*高师资训练处所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 394**节 师大精神“吾道西行”/ 394第二节 城固时期的西北师院 / 401第三节 黄河之滨建分院 / 409第四节 兰州分院改为本院 / 417第五节 教学、科研与课外活动 / 426第六节 知识青年投笔从戎 / 434第七节 附中:从关帝庙到十里店 / 440<br />第七章 西北*具声望的医学院 ——国立西北医学院 / 447**节 独立建校后的教学工作 / 447第二节 两任院长:徐佐夏和侯宗濂 / 455第三节 既为良师,亦为良医 / 466第四节 学生的生活、管理与就业 / 473第五节 日军的罪行 / 478 第六节 短命的兰州分院 / 485<br /><br />终 章 复员与留守 / 491**节 “复员”不是“复原”/ 491第二节 平大复校与西大回迁、西医归并 / 498第三节 北洋复校与西工迁咸、焦工复校 / 504第四节 西师留守与师大复校、女师回津 / 508第五节 薪火相传,生命永续 / 514<br /><br />后 记 / 518<br /><br />参考文献 / 521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此前读过张在军的《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了解其学术热情与工作经历,而辨析头绪繁多的西北联合大学,**描述武汉大学教授的故事或乐山的抗战文化遗迹要困难得多。……张著徘徊在史学与文学之间,偶有铺展过度的地方,但其对于研究对象的饱满热情,以及写作时的条分缕析,对于普通读者了解这所早已被遗忘的大学,还是很有意义的。——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也多次想问在军,他研究民国大学的原初动力来自何处?个人花费近十年的精力选择这个难题,其中乐趣何在?但终于是没有问,我只读他的书。先是一本关于武汉大学的研究,后来就是关于东北大学的研究,他还有写西北联大的学术计划,可以称得上是雄心勃勃了。说实话,就是专门在学校和研究所的职业研究者,也很少有在军这样的持续研究热情,我想这也许才是中国学术研究的希望……在军的研究放在专业研究中毫不逊色,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判断。我的偏见是对知识有兴趣,自然也就有能力,无兴趣则无能力。——谢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免费在线读**节 何去何从?

    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前,不少学校已经放暑假,北平地区的大部分学生不在校内。事变发生的第三天,蒋介石邀请一些主要大学的校长和知名教授在庐山举行国是座谈会。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人应邀参加。事变发生时,清华大学“因地处平西,毗连宛平,当七七之夜,敌人进攻卢沟桥,枪炮之声,校内清晰可闻”。 可是,对于这枪炮声,很多人已经麻木,并未想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在北平大学任教的曹靖华写道:
    这是七月七日的早晨,沉重的隆隆的声音,连续不绝地把我从梦中惊醒了。我在床上坐起来,细细地辨出这是郊外传来的炮声。天还没有亮,坐一会又躺下去,隆隆的声音依然在继续着。但由于近年来在故都听惯了这种声音,就毫不觉得惊疑:这大概还是“友邦”在“演习”的。
    目录
    引 子 /1

    序 章 辞别燕都 / 3**节 何去何从?/ 5第二节 历史选择了西北 / 12第三节 三校的历史沿革 / 18第四节 北平研究院分道扬镳 / 35第五节 半路杀出个河北女师 / 47

    上 篇 三校合一(1937年9月—1939年8月)

    **章 非常时期的西安临大(1937年9月—1938年4月)/ 55**节 长安居,大不易 / 55第二节 甚于长沙临大的院系 / 65第三节 玄风桥的“十八罗汉”/ 74第四节 抗日救亡活动 / 80第五节 “文武合一”的军训 / 85第六节 潼关吃紧,西安告急 / 91第七节 南迁:破天荒的大举动 / 97第八节 散布在三县六地 / 108
    第二章 昙花一现的西北联大(1938年4月—1939年8月)/ 118**节 联而不合也不和 / 118第二节 院系堪比西南联大 / 128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也是救国 / 135第四节 师生的经济生活 / 143第五节 “公诚勤朴” ——校训与校歌 / 151第六节 总理纪念周 / 158第七节 南郑的集中军训 / 164第八节 救亡组织与民主社团 / 171第九节 古路坝的西北联大附中 / 180第十节 解体分立:一石二鸟 / 190
    编辑推荐语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建校80周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泳作序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