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和:审美理想之维
QQ咨询:
有路璐璐:

和:审美理想之维

  • 作者:袁济喜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0020849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导 言/1
    上编 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
    **章 奠基时期(先秦)/7
    **节 人文地理的沾溉/7
    第二节 五行杂错之“和”/11
    第三节 儒家的“中和”之美/19
    第四节 道家的“和以天倪”/40
    第五节 儒道之“和”的融汇 — 《吕氏春秋》论“和”/44
    第二章 演进时期(两汉)/50
    **节 天人系统与“中和”之美/50
    第二节 “温柔敦厚”与诗教/55
    第三节 围绕《离骚》公案的“中和”与非“中和”之争/59
    第三章 深化时期(魏晋南北朝)/65
    **节 从人格之“和”到宇宙之“和”/66<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导 言/</span>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上编 审美范畴</span>“和”的发展历程</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章 奠基时期(先秦)/</span>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人文地理的沾溉/</span>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五行杂错之</span>“和”/1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儒家的</span>“中和”之美/1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四节 道家的</span>“和以天倪”/4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五节 儒道之</span>“和”的融汇 — 《吕氏春秋》论“和”/44</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章 演进时期(两汉)/</span>5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天人系统与</span>“中和”之美/5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span>“温柔敦厚”与诗教/5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围绕《离骚》公案的</span>“中和”与非“中和”之争/5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章 深化时期(魏晋南北朝)/</span>6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从人格之</span>“和”到宇宙之“和”/6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乐论之</span>“和”/6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span>“和”与艺术辩证法/7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四章 成熟时期(隋唐五代)/</span>8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初唐史家的折中文质/</span>8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皎然论</span>“诗之中道”/88</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司空图的</span>“饮之太和”/94</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五章 转折时期(宋代)/</span>10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幽淡和谐的社会审美理想/</span>10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理学家论</span>“中和”之美/10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诗教的重振/</span>11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六章 衰变时期(元明清)/</span>11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金元时期的余绪/</span>118</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清代的回光返照/</span>120</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近代的余响/</span>124</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上编 审美范畴</span>“和”的结构解析</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章 审美对象之</span>“和”/12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天地自然之</span>“和”/129</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社会与艺术之</span>“和”/13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审美对象形式之</span>“和”/141</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章 审美心态之</span>“和”/14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节 情志的和谐/</span>145</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二节 </span>“温柔敦厚”与人格涵养/152</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第三节 超越功利的</span>“大和”心态/156</p> <p>……</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道家的“以和为美”,是对儒家“中和”观念的抗衡与补充,也是先秦美学中的重要遗产。它无论在宇宙观还是在审美观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风采,其气象更阔大,境界更深邃,对“中和”之美的影响更深远,深刻地浸润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理论。
    道家的和谐说,建立在它的自然之道基础上。儒家也提倡人与“天地参”,但无论是《中庸》《周易》,还是《荀子》,其论天道都是为了说明人事,以天地的和谐论证礼义的和谐,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道家却以天地和谐作为至上的境界,将它置于人事之上。’《庄子·天道》篇有这样一则寓言,从中折射出老庄的和谐观念大大超越了儒家的“中和”境界。文中假托“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矣!’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忧忧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矣,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尧实行仁政,抚养老幼,不废孤疾,自以为很美,而舜却讥之为“美则美矣,而未大矣”。舜所推崇的大美,也就是日月运转,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不舍昼夜的天地之大美。这种观念,反映了道家之“和”境界更广大。庄子进而指出,人和只有顺应天和才能有效。《庄子·天道》篇指出:“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与天和者,才是真正的和谐之乐,而且只有实行天和,才能够均调天下,与人相和,即实行无为而治,使各人顺其性命之情。将天地之和作为人和、心和的*高指归,这是道家之“和”不同于儒家之“和”的地方。
    目录
    导 言/1
    上编 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
    **章 奠基时期(先秦)/7
    **节 人文地理的沾溉/7
    第二节 五行杂错之“和”/11
    第三节 儒家的“中和”之美/19
    第四节 道家的“和以天倪”/40
    第五节 儒道之“和”的融汇 — 《吕氏春秋》论“和”/44
    第二章 演进时期(两汉)/50
    **节 天人系统与“中和”之美/50
    第二节 “温柔敦厚”与诗教/55
    第三节 围绕《离骚》公案的“中和”与非“中和”之争/59
    第三章 深化时期(魏晋南北朝)/65
    **节 从人格之“和”到宇宙之“和”/66
    编辑推荐语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汇聚了蔡锺翔、陈良运、涂光社、袁济喜等诸多知名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在遵循基本撰写体例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个性与观点,彰显“和而不同”的学术自由精神,融会中西,将中国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与文化相比较,提出了诸多学术锐见。该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论史的研究及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